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永远的门 邵宝健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蛾。
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擦身而过,脚步并不为之放慢。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瓜子脸,肤色白皙,五官端庄。衣饰虽时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居们很不理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肩胛,瘦削的手。只有那双眼睛大大的,总烁着年轻的光,烁着他的渴望。
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花瓶永久性的位置。
除此之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旁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微雨的清晨。
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脉搏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力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他的屋子里尽管到处灰蒙蒙的,但那只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过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搬开那只老式花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形式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 作品的标题“永恒的门”:“门”,既指画在墙上的那扇门,也能够理解为许多
人的心灵之门。“永恒”,既表现了作品的悲剧性——两位主人公永远地被隔断
开来,也可理解为作品更深刻的含义——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着一种可以打
开,也可以封闭的隔阂。
B. 本文是以小院人对郑、潘二人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贯串全文的:起头,热烈恳切
盼愿郑、潘二人能发生感情;接着,对二人的缺乏温情暗示缺憾与同情;最后,
许多人看见隔墙上的门,为郑潘二人黑暗“私下勾结”而倍感愤激。
C. 小说结尾以“一扇画在墙上的门”戛然而止。从写法上可见其简约含蓄之妙,
从主题上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人与人之间虚伪感情的强烈讽刺。
D. 有文艺评论家说:“在一部诗剧中,要是咱们看见一幕的墙上挂着一支枪,就
肯定是会在后面的戏剧的情节入耳到这支枪响”。《永恒的门》中,画师屋内那
只老式的花竹书架即是如许一支“枪”。
E. 小说最后写许多人为画师整理遗物时,发现那插瓶被人擦拭过,瓶中的菊花傲
然怒放。我们根据作品内容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这是潘雪娥迟来的表白。作
品结局安排这样潜在的圆满,寄寓了作者对于有情人的祝愿。
2.联系全文,简要说明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3.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归纳。(6分)
4.小说以“永恒的门”为标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刘禹锡《陋室铭》)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登高》)
(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 。(苏轼《赤壁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徒异矣。
与遨同时张荐明者,燕人也。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子、庄周之说。高祖召见,问“道家可以治国乎?”对曰:“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荐明闻宫中奉时鼓,曰:“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高祖善之,赐号通玄先生,后不知其所终。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隐逸传》)
1.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 字: 书法
B.因徙居华阴,欲求之 因: 因为
C.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壁屋 写: 描摹
D.与乎石门之徒异矣 徒: 门徒
2.下列各句,均能说明郑遨“节高”的一组是(3分)
①遨少好学,敏于文辞 ②后闻妻子卒,一恸而止
③欲以禄遨,遨不顾 ④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
⑤遭乱世不污于荣利 ⑥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④⑤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遨年轻时好学能文,后来考进士却落第了,又恰逢社会动荡,于是隐居山林,
当了道士。
B.郑遨与道友李道殷、罗隐交情深厚,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被世人看作是三位高洁之士。
C.郑遨隐居山林,但经常有诗稿散落民间,人们对这些诗稿珍爱有加,甚至把它们誊写在丝绢上,作为馈赠佳品。
D.张荐明与郑遨同为当时著名的隐士,他曾喜好儒学,后来则一心崇奉道家学说,
他认为道家学说对治国大有裨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5分)
⑵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文学要切实面向底层
陈树义
近年来,现实主义的回归成为主流文学思潮,底层写作更是近年来文学批评界和学界热议的主要话题。不过,当今的底层写作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认知错觉与精神悖论。
某些底层写作者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或生活厄境照相式地誊写﹑影印下来就是一种人道主义关怀。这种肤浅的认识导致底层写作一味地渲染贫穷﹑剥削﹑残酷﹑绝望,使读者感受到的是一种视觉的惊悚与感情的宣泄,却忽视了对底层人民除经济的窘迫与社会地位的边缘外的精神和心理世界的探求与解析。菲力普·劳顿说:“生存价值问题是当代哲学家们关心的中心”,其实这也应该成为文学的核心命题。由苦难逻辑编织的形而上学的底层写作,其实只能是“伪底层写作”。底层写作关键必须在于对底层人民“认识自己”的引导与召唤。底层写作必须对底层人民的存在命题与价值命题作出进一步的追问。
精神悖论也是底层文学亟待解决的文化命题。首先是作为非底层者(作家)的外视角观察与叙述和底层群体的内在体验与外在接受的悖论。底层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失语”,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只能任作家用一种想象式的精神俯视和自认为的“现实主义”来书写。这种书写的结果必然是作家与底层人民的精神隔阂,作品只能在非底层群体交流,成为一道道“奇观”,以资谈论。而底层人民阅读描写自身境遇的底层文学却如同解读“天书”,望而却步。底层大众听不懂知识分子对于底层经验的表述,即使后者使用的是规范的现代汉语。正如批评家所指出的那样,张承志可能是20世纪末率先复活“穷人”和“富人”概念并且宣称为穷人写作的作家。从《黑骏马》到《心灵史》,底层人物始终是张承志小说的主人公。然而,张承志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估计他的大多数主人公读不懂这些小说。确实,某些作家引以为自豪的小说精致构思与叙述策略,与底层人民的阅读存在巨大裂缝,横亘在作者与期许读者之间,难以调和,使得“底层写作”曲高和寡。
虽然底层文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通过作家的眼睛和手,去发现和呈现底层的生活、挖掘和表现人物的内心,触摸到底层的脉动,毕竟是可喜的事情。但是我们的作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展现这些他者的“奇观”,以及展示“奇观”的种种套路和手段,作家的心灵必须穿越喧嚣,真实书写底层“沉默大多数”的心灵,同情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境地和心灵世界,同他们一起感受,一同思考,为他们而写作。
(摘自2009年12月01日人民网-《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底层写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底层写作必须对底层人民“认识自己”进行引导与召唤。
B.底层写作是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或生活厄境照相式地誊写影印下来的一种人道主义关怀。
C.底层写作要对底层人民的精神和心理世界进行探求与解析。
D.底层写作必须对底层人民的存在命题与价值命题作出进一步的追问。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生存价值问题”也是文学的核心命题。
B.底层群体的基本特征是“失语”,即大多数沉默不语
C.张承志是20世纪末率先复活“穷人”和“富人”概念并且为穷人写作的作家。
D.造成作家与底层人民精神隔阂的原因是作家用一种想象式的精神俯视和自认为
的“现实主义”来进行底层写作,而没有对底层人民的精神和心理世界进行探求
与解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家要真正进行底层写作,首先必须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认识错觉问题。
B.作家只要深入底层人民的生活,同情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境地和心灵世界,同他们
一起感受,一同思考,就能进行底层写作。
C.作家要解决底层写作中存在的“曲高和寡”的问题,就必须知道底层人民期许什么。
D. 作家只有真正消除了底层写作上的“精神悖论”,即想象式的俯视和自认为的“现
实主义”,才能用自己的眼睛和手,去发现和呈现底层的生活、挖掘和表现人物
的内心,触摸到底层的脉动,写出底层人民喜欢的真正的底层文学。
作文
请以《让这个世界看见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