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 雪野里的精灵 李存葆 东坡居士面对邈远天昊,苍茫坤宇,曾浩叹“寄...

阅读下面的文字

雪野里的精灵

李存葆

    东坡居士面对邈远天昊,苍茫坤宇,曾浩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真正体会出这两句话的奥义,是在多次晋谒了一棵巨树之后。

    那是县苔城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它苍劲葱郁,主枝周逸旁出,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时,顿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后来,我又多次拜谒它,每每都会对苏轼的话产生新的感悟。它的前句喻生命的短暂如蜉蝣,后句指生命渺小如沧海一粟。人类虽然可以嘲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站在这棵古树前,仰望着无涯无际的时空,我们便会感到:在宇宙间,地球仅是一粒微尘,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过俄尔一瞬,稍纵即逝。

    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都是相对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树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

    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现察所采访。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莲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轻易降落。

    这些美的萌芽,是春的启明星,正在呼唤着春蕊的艳丽,春树的繁茂,春蚕的吐丝……

    前年元宵节前夕,我应长白山林场友人之邀,曾到雪国一游。一日下午,我和友人在莽莽的安睡的一片杉林里漫游。蓦地,有几点蓝色的彩光在雪地里闪动,一下跃入我的眼帘,燃亮了我的双瞳。我趋前蹲下细瞧,竟是几朵蓝色的小花。这蓝色的小生命,由纤纤的细茎挑着,那吹弹得破的花萼,显得那样稚嫩和孱弱。

    这雪国中的蓝色小生命,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这小小的生命里,也浸透着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它们以小小的蓝色火焰与巨大的寒流搏击,它们以火热的心律终于鼓破了厚厚的冰窖,它们是这漫漫雪国里生命的精灵!友人告诉我,这蓝色的小花名叫“白头翁”。

    定林寺里的银杏树、崂山雪地里的小花小草,还有这雪国中的“白头翁”,都是造物主无与伦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观……

    人们惯常喜爱吟咏参天的大树,喜爱聆听它们博大生命的浩歌。但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浩歌是夏的宣言与旗帜,寂寞则是春的预告和序曲。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憧憬着春天却不能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众多的小花小草,谁也没有权利去有意或无意地践踏它们……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银杏树以其在时空中的伟大,谱写了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我”从第一次见到它开始,就一直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

B.文章提到古人嘲笑“朝菌”、“蟪蛄”生命的话,目的是以人的浅薄自大来衬托小花小草的伟大。

C.“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其中的“美”,不仅指小花的外观,也指它们的精神。

D.本文以苏轼的话开篇,然后用生活中的三个场景,从三个角度说明生命的力量,最后收束全文,含意深远。

E.结尾一段的意思是,我们应像天地公平地对待万物一样,善待那些弱小的生命。

2.文章把小花称作“雪野里的精灵”,意在表现小花的哪些特点?请加以归纳。(4分)

答:                                                                        

3.文章说“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两种“境界”分别指什么?二者有何相同点?(6分)

答:                                                                        

 

1.CE 2.①美丽;②纤弱,稚嫩;③顽强,不怕困难;④充满活力 3.①浩歌的境界:宏大壮丽的生命形态,轰轰烈烈、激荡人心。 ②寂寞的境界:纤小柔弱的生命形态,默默无闻、自强不息。 ③相同点:二者都是生命的奇观,都是生命力量的展示。 【解析】 1.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 A项,以偏概全。“一直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错,后来作者见到小花小草后,“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后,就不再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了。 B项,曲解文意。作者引用“朝菌”、“蟪蛄”,目的是抒写人生的渺小与短暂。 D项,分析行文思路错误。选取了三个场景,分别是巨大的银杏树、崂山顶的小花和长白山林场的白头翁;但只有两个角度,即浩歌的境界与寂寞的境界。 2.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理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 本题的答案区间在第8、9自然段,可以找到对应的信息。 3.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B级。 本题的答案区间是第2、9、10自然段。浩歌的境界指像银杏树一样的那种气魄、恢宏、博大、顽强的生命形态,寂寞的境界指像小花小草一样的那种纤细、孱弱、微小的生命形态。二者的相同点是“都是造物主无与伦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

中国古人写“钟声”的诗句很多,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杜甫的“晨钟云外湿”、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等。在这些诗句中,“钟声”以其自身特有的存在方式,构成中国古典诗学一个饶有兴味的审美意象。

钟声从一开始就与人类的文化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黑格尔说:“塔楼上的钟塔是专门为宗教仪式而设的,因为钟声特别适合于基督教的礼拜,这种依稀隐约的庄严的声响,能感发人的心灵深处……”在欧洲,钟声所传达的缥缈、崇高、严静的宗教意味,是自始至终贯穿下来的。

在中国,情况则有不同。在有关记载中,钟声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宗教祭祀仪式中的钟声,这种宗教音乐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恐惧、松弛和宗教性迷醉。另一类是与古代庆典活动相关的钟声,多用来表达一种阔大、热烈的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钟鼓乐之”。后来这类钟声又演变成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信号,如王勃《滕王阁序》的“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随着这层意义的出现,钟声也就逐渐具有了审美属性。

但这些都还不全是古典诗学中那种发人深省、令人超升、使人有所领悟的“钟声”意象。它的生成还有一个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层的原因,这就是:钟声昭示着时间。

无论中西,钟声都与时间有特殊的关系,或者说,钟声常给时间一种特殊的内涵。在西方,《圣经》中就常用“丧钟”一词提示尘世的虚幻。在基督教的生命观里,钟声能提醒人类:生命的短暂和上帝的永恒。钟声的这层时间含义实质上包含了两种意义:一是表示日常生活时间,如早钟、晚钟;二是表示带宗教色彩的时间,如丧钟,我们可称之为“精神时间”。钟声的这两种意义,在中国古代也有昭示,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成分。

在中国文化里,钟鸣常与桑榆之年等特定意象连用,表达对时光消逝的感觉和对生命的领悟。尤其在佛教东渡,带给中国传统思想以“空”的观念后,寺院的钟声被赋予了一切皆空的佛教思想,从而逐渐变成人们反省、忏悔、探视内心和领悟生存的象征。钟声作为一种信号,它展示出生命在时光中消耗、磨损的程度,从心灵深处提醒人们:夕阳西下或早晨到来,旧的结束或新的开始,以及“我们向何处去”或“何处是归程”等。钟声又常与年华已逝、风尘碌碌的惆怅心情联系在一起,其缥缈而又严静的音律也最易把精疲力竭的生灵,引入宗教的虚幻精神境界。

在西方,对“钟声”意象最为关注和凝神思考的当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他晚年一直思考用“诗”去追寻在现代社会中“隐去”的上帝。他认为,对诗来说,重要的是“说出”(蕴含)“精神能量”。这蕴含的精神能量,被他比喻为“沉默的钟声”。他要求诗人用这“钟声”去寻回上帝和神性事物,让人们通过诗,聆听到内心深处“沉寂的钟声”,最终完成向上帝皈依的历史旅程。

中国人真正悟出这“沉寂的钟声”的悠长意味的,则应首推唐代诗佛王维。诗如: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过香积寺》)

谷口疏钟动,渔樵唯觉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归辋川作》)

这些可以说是古典诗学中“钟声”意象的最佳表现。它充满了一种真正经心灵领悟、体验到的空寂。它具有那种令人大悟的“精神能量”。与海德格尔“沉寂的钟声”不同的是,它不是召唤人们皈依上帝,而是皈依佛家宣扬的空寂的世界本原。在古典诗学中还有一种召唤,它不是召唤人们走向“空寂”,而是召唤人们回归自然,如唐人于良史云:“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钟声借助它积淀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宗教情感,往往能一举将人从现实世界引入虚幻王国。这对那些在现实世界中遭受挫折、困顿的人们来说,尤其如此,如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钟声”已失去原始宗教内容,也部分失去佛教内容,而成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

(选自《文史哲》2003年第2期,有删改)

1.   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钟声最初都是一种表达宗教意味的信号。

B.在中外文化中,钟声或传递宗教的情感,或表示庆典的气氛。

C.中国“钟声”的审美属性是伴随宗教属性同时产生和发展的。

D.在真正悟出“沉寂的钟声”的意味这方面,西方要早于中国。

2.下列诗句中的“钟声”,与“精神时间”无关的是(    )(3分)

A.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C.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D.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3.中国古典诗学中的“钟声”具有哪些文化内涵?请简述。 (3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和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

1.下列对选项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多了,应该要先使他们富裕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教育他们。

B.孟子列举了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三个事例,喻劝君王要善于“以时”养民。

C.孟子认为,王道之始,重在使人民养生丧死而无憾,只要做到这点,君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D.孟子提出了他的施政理想:“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2.从上面两则选段来看,孔子和孟子在治国施政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3分)

答:                                                                      

 

查看答案

《三国演义》)

(2)老葛朗台看见查理母亲的梳妆盒,像饿虎一般扑去抢夺,即便女儿拿起剪子准备拼命,也没有改变主意。但后来,他却突然改变了态度。请简述他转变态度的原因及表现。(《欧也妮·葛朗台》)

选第(   )题

答:                                                                        

 

查看答案

今人常用“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来比喻人虽死余威犹在。“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典出《三国演义》,请简要叙述这个故事。

 

查看答案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押赴西伯利亚的犯人起程了。那正是天气炎热的七月,街上差不多一片荒凉,少数几个过路人在路边阴影里走着。有的犯人经不起烈日照晒,当场中暑倒毙了。聂赫留朵夫一路为犯人恶劣的处境四处奔波说情,他几乎成了犯人的袒护者。(《复活》)

B.住在圣母院里,爱斯梅拉达重新恢复了希望。一天早晨,她走到屋顶边上,从圆形圣约翰教堂的尖顶上方俯视广场。她看到了她朝思暮想的弗比斯正勒马驰过广场。于是她请求卡西莫多去找弗比斯,可是弗比斯用大马靴踹了卡西莫多一脚,策马远去。(《巴黎圣母院》)

C.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薛蟠向柳湘莲调情遭柳一顿暴打,只被打得“好兄弟”“好哥哥”“好老爷”的乱叫,喝了泥水才给放过。原来这柳湘莲最痛恨这个不堪的薛蟠,只和宝玉交好。前文宝玉挨打,忠肃王爷要找的戏子琪官就是他。尤三姐耻情拔剑自刎,他后悔莫及,也拔剑自刎。(《红楼梦》)

D.觉民对琴低声说:“琴妹,我们学堂明年暑假要招收女生。”听到这消息,琴十分高兴,说到时候要第一个去报名。回家后,她找母亲商量,母亲的态度虽然让她很失望,但当她读了易卜生的《娜拉》后,又充满了希望,并写信给许倩如,表明自己的决心。(《家》)

E.大个子拿侬长相难看,头脑简单,内心纯朴。她在葛朗台家里起早贪黑,什么都干,像一条忠心耿耿的狗那样保护主人的财产。有时葛朗台也会怜悯地瞧着她说:“可怜的拿侬!”但在拿侬看来,主人的这种怜悯也是拿侬的全部幸福。(《欧也妮·葛朗台》)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