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当文化化为人生气质
王宏甲
①中国“政”字,从“正”从“文”,讲的就是要用尽可能渊博的正大光明的文化来治理社会。当今学者们强调的“法治”,也是需要高尚的人文基础的。否则,再好的法律也会被用来徇私枉法。
②朱熹曾有一首被后世一再引用的《活水亭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人称之为哲理诗,因其于形象中寓深刻的道理。我想,在朱熹心中,这是一首倡学诗。用今天的话说,这首小诗意在启迪人们要善于读书学习,源源不断地了解新生事物,才能保持思维的活跃,充实自己,与时俱进。
③古希腊时期有人赞扬苏格拉底为智者,苏格拉底却纠正说:我不是智者,我是爱智者。我以为苏格拉底并不是自谦,他也是要告诉人们,爱智比智者重要。这爱智和爱学习,才是根本,是源头,是活水。有这源头活水,才有学识的枝繁叶茂,才可能有事业的发达和人生的自我完善。
④中国文化从孔子到朱熹,有过重要的传承。宋人熊禾撰《考亭书院记》说:“周东迁而夫子出,宋南渡而文公生。”开篇就道出了朱熹与孔子的关系。朱熹一生注释撰写的著作多达几十部,其中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编在一起并加注释。为什么要“注释”?凝聚着孔孟智识的古文字,到朱熹的时代已过去了一千多年,宋人要读懂春秋文字有困难了,更何况要理解孔孟思想殊不容易。朱熹不仅为“四书集注”,还需要倡学,才可能进行有效的传播。朱熹后半生学问最成熟的时期,定居福建建阳创办考亭书院并倡学。在这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倡学,影响是非常大的。受朱熹影响最大的是建阳人蔡元定,竟使蔡氏一门四代出了九位贤儒,史称“四世九儒,五经三注”,后句讲的是蔡氏子孙在五经中注释了三部经典。四书五经共九部经典,其中有七部是在建阳注释并在此刻印成书,成为直到近代中国每个读书人必读的教科书。请想一想,这地方当时有怎样的文化氛围?zxxk
⑤朱熹倡学,建阳曾“书院林立,讲帷相望”,来此读书的非止建阳子弟,而是“四方学子负笈来学”。朱熹及其弟子注释的古代文献就成为教本,这促进了建阳境内麻沙、书坊两镇雕版刻书业的繁荣。其中书坊一镇,雕坊比屋连檐,人口会集约三万,私家出版业前店后厂,蔚为壮观。中国印刷术起于唐盛于宋,宋代是把前此千秋竹简上的中华文化刻印到书本的重要时期。建阳成为宋代三大出版中心之一,四方书商贩者“往来如织”,建阳因之享有天下“图书之府”的盛名,这对于中国文化承前启后的影响,算得清吗!
⑥今天常听人说,喜读文学、文史作品,或者也动笔写写散文诗歌,是一种“业余爱好”。朱熹也写小诗,那也是他的业余爱好吗?他的《活水亭观书有感》诗,活生生讲的就是读书学习乃人生素质之“源头活水”。对一个领导者、执政者而言,“文化熏陶”造化文化素质,更不应是其“业余爱好”,而是从政参政最重要的基础素质。
(摘编自《领导文萃》杂志)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中国“政”字的字形可以看出,政治就是要用尽可能渊博的正大光明的文化来治理社会。即使是“法治”,仍然需要高尚的人文基础。 |
B.朱熹的《活水亭观书有感》和苏格拉底“我不是智者,我是爱智者”的名言,都集中体现了源头活水对事业和人生的重要性。 |
C.四书五经共九部经典,其中有七部是在建阳注释并在此刻印成书,成为直到近代中国每个读书人必读的教科书,这与朱熹倡导学习有着很大的关系。 |
D.对于一个领导者、执政者而言,“文化熏陶”造化文化素质,不仅仅要成为其“业余爱好”,还要成为其从政参政最重要的基础素质。 |
2.通读全文,用简练的文字概括作者的观点。(3分)
3.作者引用苏格拉底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制作一把精美的小提琴,木料的选择是关键。匠人们在选择木料时,非常在意树木年轮的多少。在他们看来,每棵历经岁月洗礼的大树中都藏着一个精灵,而这个精灵正是一把提琴的灵魂。
选准木料之后,木料要在阳光下风干两年,使其含水率低于10%。
风干的木料被切割成木板之后,放入一个黝黑的、终年不见阳光的房间,好像大师的闭关修炼,根除杂念,凝聚精魄。这段静默岁月要持续四到五年。
这样的修炼,极易让人联想到世人眼中的“大器”。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1】日前,上海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语文在其中4所高校中成了不考科目。对此,校方给出的解释是:“不是因为语文不重要,而是为了减轻考生负担”“自主招生考试并非高考,功能侧重于选拔专业人才”。
【材料2】很多年前,复旦大学老校长、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就曾表示,如果哪一天复旦大学要是能够自主招生的话,我第一天先考语文,如果语文不及格,就不用再参加其它的考试了。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对上述材料中所反映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5分)
语言文字运用(13分)
仿照下面画曲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向。(6分)
对于究竟什么是“幸福”?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
对每天需要翻过几座大山去上学的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来说,幸福是一条好走的路和一双合脚的鞋,或是离家更近一点的一所希望小学;① , , ;②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
马 君 武
马君武,字贵和,广西桂林人,学者,国立广西大学首任校长。
民国初,马君武怀疑宋教仁倒向袁世凯,对宋“言语讨伐”。宋按耐不住性子,打了马君武一耳光,马君武“奋起还击”,重伤宋教仁左眼。宋在医院躺了大半个月,伤口才“勉强愈合”。1917年初,国会讨论对德宣战,马君武为反战之中坚,但“政学系”骨干李肇甫却赞成对德宣战。马君武勃然大怒,大喝道:“放狗屁!”说罢举杖绕桌追打李肇甫。即便是在对诗赏月的风雅场合,马君武也难脱勇武之气。一次“南社”对诗,马君武被苏曼殊的诗“噎”得半天说不出话,“转羞为怒,急起,奋拳欲殴曼殊”。苏诗人竟“茫然不知所措”,幸亏众人劝住。
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说,马君武虽“性烈”,却有其“烈”的道理。他曾经是孙中山的秘书长,又是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者之一,实为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但如此文人脾性,在政坛自是四面碰壁。因固执己见,马君武曾被国民党开除。后来,国民党广西党部欲为其恢复党籍,就让他填个表。表上有“何时入党”一栏,马君武却填上“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党部的官员们哭笑不得,只得作罢。
这位留德工学博士,精通英、日、德、法等数国文字,又写得一手好诗。《共产党宣言》的纲领,是他首次译成中文,刊登在《民报》上。他还是第一个翻译并出版达尔文《物种起源》的中国人。
马君武一度任广西省长,但多次与桂系军阀交恶,其座船被军阀袭击,连随侍身边的妻子都中弹殒命。死里逃生的马君武向老友陆费逵痛陈道:“政治生活,真是我所不能过的……可惜数千册心爱的书籍和许多未刊行的诗文译稿,完全丢了,实在令我心痛。”
陆费逵答曰:“你是文学家、工业家、教育家。我国应该做的事多得很,你的脾气,不宜搞政治,何不去做本行的事业呢?”
从此,中国政坛上便少了一个“勇夫”,却多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大学校长。
其时,恰逢国立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空缺,全校学生一致公议,要求教育部任命马君武为校长。他的学生回忆,马校长一到,“久不冒烟之实习工厂,亦浓烟冉冉升空;严冬冷寂之教室与图书馆,亦得有煤生炉取暖,全校员生振奋不已。”
在出任广西大学的首任校长后,马君武又奉行“锄头主义”。他要求学生拿起锄头参加建校劳动,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又使家境贫寒的学生通过劳动得到一点报酬,以补贴生活费用的不足。 抗战期间,为了让学生适应战斗生活,马君武还大力提倡军训。西大学生过着军事化的生活,戴军帽、扎皮带、裹绑腿,每日三餐,号兵吹号,学生列队进入食堂,有时候还要搞夜间演习。
在用人方面,马君武不拘一格。他从中学教师暑期讲习班中选拔人才,来广西大学担任助教。反之,对不安心本职工作、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则不管资历、学识如何,一旦聘期已满,立即予以解聘。
马君武的同代人,显然很清楚地意识到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这位校长以其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极力推广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与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誉。
但这个一度“恃才傲物”的马校长,却多次因学校的工作低下“勇武”的头颅。他曾求张学良为其捐助一笔办学款,张学良拒见,他便在张的公寓门房外呆了一夜,张学良只好接见。康有为去世后,他的家人将其藏书出售,马君武得知这一消息,立即派人前往,苦苦哀求,才得以花费巨资,将康的藏书收于校图书馆。
1936年,广西当局改组西大,规定校长由省政府主席兼任。马君武请求担任理工学院院长,遭拒,只得离开他一手创建的西大。离别前,他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我一生做的许多工作,都是别人求我,只有办西大,是我求别人。
1939年,59岁的马君武再度出山,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他的居所位于校区内杉湖旁,门前是他亲撰的一副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
1940年,马君武逝世。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 马君武是广西大学首任校长,在任期间发生的三件事——还击宋教仁,杖打李肇甫,拳殴苏曼殊,体现了他勇武好斗性格特点。
B. 马君武是留德博士,才华过人,有很深厚的翻译功力。座船被军阀袭击,数千册书籍和诗文译稿完全丢失,使他十分心痛,于是出巨资购买了康有为的藏书。
C. 马君武接受老友的建议,顺应形势需要,开始投身并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他以教育家的眼光和作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D. 马君武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时,居所门前的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意味着,马君武已经洗净先前勇武之气,显得温情脉脉了。
E. 这篇传记的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否定了前期马君武的不合时宜的举动和做法,高度肯定了从事教育事业以后的贡献。全文以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
2.马君武为什么会在当时的高等教育界享有盛誉,请简要概括原因。(6分)
3.马君武经历了从“从政”到“从教”的转变,你同意他的转变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
贫困却不潦倒的风度
天歌
张罗同学聚会时,我们这些混得不错的同学很自觉很有风格地把费用划为三等:混得一般的交300;混得不好的,一分钱都不用出;混得好的,聚会缺多少,补多少,兜底。大家图的就是个乐儿,不想让自家兄弟姐妹为几两银子犯难。
尽管这样,班长还是颇为担心地说:九度能来吗?
是啊,九度是那样好面子的一个人,这些年,先是在有着大好前途的机关里受了牵连下岗,后是爱人查出了淋巴癌,再后来跟人合伙开饭店,饭店没开起来,借来的钱却全让人卷走了。九度这些事都是在校友录上,同学们辗转相传的。九度也来校友录,留言却总是说些好事:姑娘考了第一名(尽管那只是小学二年级的期中考试);妻子终于不用再去化疗了。还有,他给报社提供的新闻线索被采纳了,人家给了50块钱。
有同学提议大家凑些钱帮帮九度,好歹阶级兄弟一场。却不想班长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他说:那家伙说他还想捐点钱出来给谁呢!人家的日子过得好着呢!
同学说:你看九度,日子都过成那样了,还是绷着,还装,死要面子活受罪。
是的,九度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不倒架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九度是可以申请贫困贷款的,他却硬撑着不肯,同学中一度流传着他的一句名言:把钱留给更困难的同学吧。并把这句话演变成各种版本:把不及格的机会留给渴望人生完美的同学吧!把失恋的痛苦留给没有痛苦过的漂亮女生吧!
那年冬天,东北那叫嘎嘎冷,连件旧棉衣都没有的九度走路全靠跑。他说:本来在零度边缘,这一跑,温度“噌”地蹿了九度。其实,九度说的是39度,不过冻得嘴一哆嗦,“30”就吞了下去。这话风行了起来,九度就叫了九度,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淹没了他的本名。
聚会那天,九度还真来了。不光来了,还穿得特别利索。一身浅灰色的西装配了一条红格子领带,比好些混得不错的同学收拾得还像成功人士。有同学上去就是一拳,说:你个九度,不装能死啊?咱们哥们儿,谁还笑话你不成?
九度打着哈哈,跑前跑后张罗着。席间,大家喝酒聊天,牢骚怨气差点就把酒店的天花板顶起来:什么股票太没谱了,说套牢就套牢,十几万转眼就打了水漂儿;什么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钢琴说白买就白买,那玩意儿放家里死占地方,又不能当写字台使;什么现在的官场简直就没法混,大领导之间都别扭着,听谁的话站谁的队,有学问着呢!九度笑着给大家布菜、倒酒,一哥们儿喝得有点大,硬着舌头说:九度,你说你点背的,啥啥没赶上,要不咋也弄个副局干干。
我们都拦着那哥们儿不让他哪壶不开提哪壶,如果同学聚会整成富人对穷人的颐指气使就没劲了。没想到九度却端起酒杯,对大家说:“我九度这些年是遇到些事,但是,还好,都扛过来了。我正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呢,今年我闺女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学费全免。”我的天!我暗叫一声,给儿子找了4个补习老师,结果连市重点的门都没摸着。九度说:“我也重新上岗了,电视台聘我当特约记者,咱也混进新闻界了。还有,我爱人从得癌症到今天已经8年了,也就是说,我们每一天都在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九度一口干掉了杯里的酒,不知为什么,刚才那些牢骚满腹或者臭显摆的哥们儿都有点蔫,咋好像自己的日子过得没九度带劲呢?
聚会结束时,班长拿出了账单。账单上,九度的名字下面没有写交钱的金额,而是写着一行字:物品搬放、保管,接送……班长说:九度不肯白白占大家的便宜,他没交钱,一定要以别的方式补偿回来。
还有,他的那身西装是他从前在机关时做的,他的妻子最近很不好
看着依旧忙忙碌碌送同学的九度,我说:换了我们,谁可以做到像九度那样贫穷却不潦倒,活得生气勃勃的呢?
是的,我们眼里要面子的九度,其实要的是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方式。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生活里的温暖,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在这一点上,九度表现得相当有风度。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第二段班长的担心,引出下文,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了悬念,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毕业后的九度生活境遇不佳,却在校友录上只报喜不报忧,并且拒绝大家的帮助,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C.一句“把钱留给更困难的同学吧”被同学们演绎出了各种版本,这是在开九度的玩笑,包含着大家对九度“瘦死不倒架”的嘲讽。
D.小说以同学聚会为中心事件,运用插叙的叙述方式,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塑造了主人公九度的形象,高度赞扬了他的人生态度。
E.小说情节一波三折,通过人物命运的大起大落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活境遇,而是面对生活的态度这一主题,引发了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2.小说的主人公九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陈述。(6分)
3.小说写“同学们”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