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在谈论文学边缘化,甚至文学死亡的话题时,以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在谈论文学边缘化,甚至文学死亡的话题时,以为文学似乎与当代社会进程无关,这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文学是人类价值建构和精神生长的过程,是人类生存意义的自我确证。这就是我们在经济活动主宰世界、网络语言控制信息的今天,谈论文学的意义要旨。

    首先,人是生存在社会上的动物,这种生存是以理智和情感为指导的,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作为与万物共生的人。他的最基本的使命是为自己的存在寻求意义,我是谁,我为什么而生,我为什么而活着。而文学最基本最伟大的功能就是为人类的生存赋予意义。荷马史诗、希腊悲剧、《神曲》、《浮士德》、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还有屈原,《史记》、唐诗宋词、元代杂剧、清代的民间戏曲等等,不管它们是什么题材体裁,实质上都是告诉人们生活的意义。

    文学不是哲学或宗教,它不提供生存的理论,而是以它对世界的感悟保证人类的精神永远有一个支点即理想。不管是在精神迷茫的时候,还是在情绪晦暗的时候,或者在我们陷入迷狂的激动时刻,文学总会给予我们可靠的心灵指引。人们通过阅读,领悟到人生或世界的某种真相,点燃起心中生存的信念。寻找到个人的生存目标……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通过树立英雄榜样,通过英雄的现身说法而逐步建立起公众的价值信仰,再通过榜样的力量和信仰的力量使公众将公认的价值观融入自己个人的日常行为中,文学就这样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帮助我们建立起了完整的价值系统。它以形象的方式告诉人们,人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怎么样。而我们在阅读中,就接受了既定的精神秩序和系统化的价值观,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再次是文学承担着文化的自我修正功能。当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在某一天可能显得不可思议的时刻,文学往往可以发挥文化自我修正的功能。比如文艺复兴就是对欧洲中世纪的宗教专制主义的反叛与修正,而现代主义文学则又是对资本主义的高度垄断和机械化生活秩序的批判。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以“新时期文学”为标志的一段文学历史和文学思潮,正是对此前自己的文化禁锢和思想禁锢的反叛。其中所洋溢的对现实的参与精神、批判精神,对个性自由和人性解放的追求,对理想主义、现代化、民主化的向往等,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多元化局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文学是人类价值生长的过程,也是人类文化的镜子,它照耀着人类的灵魂,同时也照射着人类的行为,使人成为人。所以,文学总是与人的生活融为一体的。

(作者曾凡  选自2008年8月《人民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第三段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哲学和宗教能够为人类提供生存的理论,但不能够保障人类的精神永远有一个支点即理想。

B.文学、哲学和宗教都不能提供生存的理论,但文学能保障人类的精神永远有一个支点,所以文学更高明。

C.文学对世界充满感悟,而哲学和宗教对世界没有这种感悟,所以文学和后两者区别很大。

    D.文学能够保障人类的精神永远有一个支点即理想,这取决于它对世界的感悟。

2.根据文章内容,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文学最基本最伟大的功能就是为人类的生存赋予意义,优秀的文学作品赋予的意义相对来说更大一些。

B.阅读文学作品能让人们领悟到人生或世界的某种真相,点燃起心中生存的信念,寻找到个人的生存目标。

C.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来自社会的规范,一方面来自生活中环境的影响。前者的影响更大一些。

D.文学对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潜移默化的方式,一种是形象的方式。

3.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只有阅读传统的纸质媒体刊载的文学作品,我们才能建立完整的价值系统,而观看电影、电视等媒体播放的文学作品却做不到这一点。

B.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文学都使我们觉得活着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使我们有了具体的生存目标和方向,文学总是与人的生活融为一体的。

C.因为中国文化的现实精神,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都与《史记》以来的精神脉络相通,所以《史记》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源头。

D.在经济活动主宰世界、网络语言控制信息的今天,文学依然没有被边缘化,依然没有死亡,这是因为文学有旺盛的生命力,有庞大的读者群。

 

 D  C  B 【解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西伯利亚雪原上有一种动物叫白貂,白貂十分爱惜自己的一身纯白、漂亮的羽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玷污。于是猎人们抓住白貂这个弱点,在它的巢穴周围撒上一圈煤粉,这样白貂往往就束手就擒了;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的守护着自己的纯白、漂亮的羽毛。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仔细阅读下面例句,自选一个对象,按照例句的形式进行描述。(5分)
  例句:平常心,是惊心动魄激战后那只动情的琵琶,是车水马龙的马路边那朵小菊,是历尽艰辛后那宽容平和的笑容。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终不察夫民心。《离骚》屈原
2.        ,往来无白丁。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刘禹锡
3.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李白
4.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宿云梦馆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注】欧阳修曾坐“朋党”之罪出放外任,这诗是外放时途经云梦驿馆之作。
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第一、二句诗做简要分析。(6分)
2.这首诗的第四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什么名句?作用是什么?(5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知风气,闻于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会孙权起于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
初,权在吴,欲讨黄祖。范曰:“今兹少利,不如明年。明年戊子,荆州刘表亦身死国亡。”权遂征祖,卒不能克。明年,军出,行及寻阳,范见风气,因诣船贺,催兵急行,至即破祖,祖得夜亡,权恐失之,范曰:“未远,必生禽祖。”至五更中,果得之,刘表竟死,荆州分割。
及壬辰岁,范又白言:“岁在甲午,刘备当得益州。”后吕岱从蜀还,遇之白帝,说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权以难范,范曰:“臣所言者天道也,而岱所见者人事耳。”备卒得蜀。
初,权为将军时,范尝白言“江南有王气,亥子之间有大福庆。”权曰:“若终如言,以君为候。”及立为吴王,范时侍宴。曰:“昔在吴中,尝言此事,大王识之邪?”权曰:“有之。”因呼左右,以侯绶带范。范知权欲以厌当前言,辄手推不受。及后论功行封,以范为都亭侯,诏临当出,权恚其爱道于己也,削除其名。
范为人刚直,颇好自称,然与亲故交接有终始。素与魏滕同邑相善。滕尝有罪,权责怒甚严,敢有谏者死,范谓滕曰:“与汝偕死。”滕曰:“死而无益,何用死为?”范曰:“安能虑此,坐观汝邪?”乃髡头自缚诣门下,使铃下以闻。铃下不敢,曰:“必死,不敢白。”范曰:“汝有子邪?”曰:“有”。曰:“使汝为吴范死,子以属我。”铃下曰:“诺。”乃排阁入。言未卒,权大怒,欲便投以戟。逡巡走出,范因突入,叩头流血,言与涕并。良久,权意释,乃免滕。滕见范谢曰:父母能生长我,不能免我于死。丈夫相知,如汝足矣,何用多为!”
黄武五年,范病卒,长子先死,少于尚幼。于是业绝,权追思之,募三州有能举知术数如吴范、赵达者,封千户侯,卒无所得。
《三国志·吴范传》
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其术多,遂以显名 应验

B.未远,必生祖 通“擒”,捉

C.权以范,范曰:“……” 责难

D.尝言此事,大王之邪? 知道

2.下列句子分成四组全部能表现吴范“神机妙算”的一项是( )(3分)
①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 ②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
③至五更中,果得之 ④刘表竟死,荆州分割
⑤昔在吴中,尝言此事 ⑥使汝为吴范死,子以属我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3.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当初,孙权在吴郡,想要讨伐黄祖,吴范认为当时不吉利,不如下一年再出兵,并预料到那时刘表会身死国灭。但孙权没有采纳他的建议,结果真的没有成功。

B.孙权即位做了吴王后,在论功行赏时,本已封吴范为都亭侯,但诏令发出后,孙权变卦,取消了对吴范的封赏,原因是孙权觉得吴范对自己吝惜法术。

C.在搭救魏滕一事上,吴范表现出了重情重义、勇敢无畏的一面,这一点也触动了铃下,是使锻铃下同意进去为他通报的重要原因。

D.黄武五年,吴范病逝,孙权追念他,想再招募像吴范一样懂得术数的人,却一无所获。这件事从侧面展现出吴范法术的高超。

4.将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范知权欲以厌当前言,辄手推不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母能生长我,不能免我于死。太夫相知,知汝足矣,何用多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