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据媒体报道,陈昌良25岁时就担任重庆市大足县原明星乡副党委书记,前程似锦,但因妻...

据媒体报道,陈昌良25岁时就担任重庆市大足县原明星乡副党委书记,前程似锦,但因妻子张兴平突患重病不能下地行走,4年后他毅然辞职回家照顾妻子至今16年。

官员辞职回家照顾病妻这件事,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你对陈昌良的行为有何看法?请自拟题目,写一篇700字以上的文章,体裁不限。

 

参考例文: 美丽的亲情 亲情是一张白纸,要我们用画笔去将他填满;亲情是一首诗歌,要我们用音符去将它传唱;亲情是一张图画,要我们用心灵去将它解读。怎样的亲情,才会使人将它铭记于心? 材料中提到的男主人公陈昌良,他为了亲情,为了妻子,他的故事,我们将会铭记。此时无数个亲情的记忆,无数个难忘的时刻浮现在我的面前。小时候,我们是那样的无知,但是我们是快乐的,因为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亲人带给我们的是快乐。那时,我出生在一个大家庭中,我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房子后面是爷爷的小农院。每天我就会像跟屁虫一样,跟在爷爷后面去院里摘蔬菜,摘水果。爷爷都会告诉我要注意安全,可我却沉浸在了那忙碌的时刻。就在这时,我一个不小心就被爷爷用来固定小树的树枝扎到了手,我突然大哭起来。爷爷连忙跑来抱起我,看看我的伤。爷爷那焦急的表情直到现在我还记得。爷爷那和蔼的话语直到现在我还记得。 亲情,就是那最纯真的表情,最纯真的话语,就是那最美丽的一瞬。 我们长大了,明白了许多人情世故,世间冷暖。我们也明白了,我们的亲人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亲情的温暖。可是,当我们小的时候却不明白,他们对我们的深深责怪之下,带给我们的又是什么。 儿时,我们是那样的淘气;到了青春期,我们又是那样的逆反,常常惹出这样那样的事来。面对父母的指责下,我们的逆反却变本加厉。但那时的我们却不懂,父母是在指导我们从逆反中走出来。上初中时,大大小小的事情父母总是爱过问,每次都是以不愉快收场。有时候吵得很凶。那时和父母关系很糟糕。吵得最凶的时候还会冷战,当时家里的气氛很恐怖,弥漫着硝烟的味道。但是现在,当我一个人坐下来回过头去想那些事,才发现那样的事,那时的我,那时的话语,幼稚,无知…却不明白父母那样做是善意的。他们的爱是无私的,他们的亲情是美丽的。 当我们有一天为父母洗手时,你会发现他老了,他已不再年轻了。手上的皮肤是那样的粗糙,还有那岁月的伤痕…我们也会有那么一天,面对亲情时,我们要感谢,我们要铭记。 美丽的亲情,美丽的记忆,美丽的爱。 【解析】材料中可以看出陈昌良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毅然辞职),所以写这篇文章立意应持肯定态度。可以从“责任”“亲情”“家庭”等方面入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5-18题。(16分)

悼夏丏尊先生  

丰子恺

(1)我从重庆郊外迁居城中,候船返沪。刚才迁到,接得夏丏尊老师逝世的消息。记得三年前,我从遵义迁重庆,临行时接得弘一法师圆寂的电报。我所敬爱的两位教师的最后消息,都在我行旅倥偬的时候传到。这两位老师同样的可敬可爱,昔年曾经给我同样宝贵的教诲;如今噩耗传来,也好比给我同样的最后训示。这使我感到分外的哀悼与警惕。

(2)犹忆“卢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州,中途在上海下车,到梧州路去看夏先生。先生满面忧愁,说一句话,叹一口气。我因为要乘当天的夜车返杭,匆匆告别。我说:“夏先生再见。”夏先生好像骂我一般愤然地答道:“不晓得能不能再见!”同时又用凝注的眼光,站立在门口目送我。我回头对他发笑。因为夏先生老是善愁,而我总是笑他多忧。岂知这一次正是我们的最后一面,果然这一别“不能再见”了!

(3)犹忆三十余年前,我当学生的时候,夏先生教我们国文。他教国文的时候,正是“五四”将近。我们做惯了“太王留别父老书”、“黄花主人致无肠公子书”之类的文题之后,他突然叫我们做一篇“自述”。有一位同学,写他父亲客死他乡,他“星夜匍伏奔丧”。夏先生苦笑着问他:“你那天晚上真个是在地上爬去的?”引得大家发笑,那位同学脸孔绯红。又有一位同学发牢骚,赞隐遁,说要:“乐琴书以消忧,抚孤松而盘桓。”夏先生厉声问他:“你为什么来考师范学校?”弄得那人无言可对。这样的教法,最初被顽固守旧的青年所反对。他们以为文章不用古典,不发牢骚,就不高雅。竟有人说:“他自己不会做古文(其实做得很好),所以不许学生做。”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学生,对夏先生这种从来未有的、大胆的主张,觉得惊奇与折服,好似长梦猛醒,恍悟今是昨非。这正是五四运动的初步。

(4)李先生做教师,以身作则,不多讲话,使学生衷心感动,自然诚服。譬如上课,他一定先到教室,黑板上应写的,都先写好(用另一黑板遮住,用到的时候推开来)。然后端坐在讲台上等学生到齐。譬如学生还琴时弹错了,他举目对你一看,但说:“下次再还。”有时他没有说,学生吃了他一眼,自己请求下次再还了。他话很少,但学生非常敬爱他。夏先生则不然,毫无矜持,有话直说,凡事千叮咛万嘱咐,“唯恐天下大乱”。偶然走过校庭,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他也要管:“为啥同狗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门,夏先生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然后赶快走路。走得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喊:“少用些钱!”学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实在感激他,敬爱他。

(5)夏先生与李先生对学生的态度,完全不同。而学生对他们的敬爱,则完全相同。这两位导师,如同父母一样。李先生的是“爸爸的教育”,夏先生的是“妈妈的教育”。夏先生后来翻译的《爱的教育》,风行国内,深入人心,甚至被取作国文教材。这不是偶然的事。

(6)后来李先生做了和尚,芒鞋破钵,云游四方,和夏先生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李先生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他是真正做和尚,他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事”的。夏先生虽然没有做和尚,但也是完全理解李先生的胸怀的;他是赞善李先生的行大丈夫事的。只因种种尘缘的牵阻,使夏先生没有勇气行大丈夫事。夏先生一生的忧愁苦闷,由此发生。

(7)凡熟识夏先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快、不安、不真、不善、不美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他不但忧自家,又忧友,忧校,忧店,忧国,忧世。朋友中有人生病了,夏先生就皱着眉头替他担忧;有人失业了,夏先生又皱着眉头替他着急;有人吵架了,有人吃醉了,甚至朋友的太太要生产了,小孩子跌跤了……夏先生都要皱着眉头替他们忧愁。学校的问题,公司的问题,别人都当作例行公事处理的,夏先生却当作自家的问题,真心地担忧;国家的事,世界的事,说明: 6ec8aac122bd4f6e别人当作历史小说看的,在夏先生都是切身问题,真心地忧愁,皱眉,叹气。故我和他共事的时候,对夏先生凡事都要讲得乐观些,有时竟瞒过他,免得使他增忧,他和李先生一样的痛感众生的疾苦。但他不能和李先生一样行大丈夫事,他只能忧伤终老。

(8)以往我每逢写一篇文章,写完之后总要想:“不知这篇东西夏先生看了怎么说。”因为我的写文,是在夏先生的指导鼓励之下学起来的。今天写完了这篇文章,我又本能地想:“不知这篇东西夏先生看了怎么说。”两行热泪,一齐沉重地落在这原稿纸上。

                            (选自《丰子恺集》,东方出版社2008年8月版,有删改)

1.第(2)段夏先生说“不晓得能不能再见”,他为什么这么说?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感?(4分)

                                                                                        

2.从第(3)段来看,夏先生在写文章上有什么主张?又反对什么?(4分)

                                                                                       

3.第(5)段提到“爸爸的教育”和“妈妈的教育”,这两种教育有什么不同?(4分)

                                                                      

4.文章题为“悼夏丏尊先生”,却又用大量笔墨写到李叔同先生与其在行为品性上的异同,有什么作用?(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唐多令    

刘过(南宋)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刘过,少怀志节,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鲜为朝廷所用,后布衣终身。

下片着一“愁”字,请具体指出全词写出了词人哪些愁。(6分)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帝子降兮北渚,                。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2)                 ,乾坤日月浮。                 ,老病有孤舟。

(杜甫《阁夜》)

(3)雕栏玉砌应犹在,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4)              ,囷囷焉,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 (杜牧《阿房宫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段,完成9-12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①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柰何?”优孟曰:“请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②,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③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选自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有删节)

注:①乐人:善歌舞的艺人。 ②太官: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③寝丘:楚邑名,故址在今河南。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衣以文绣                      衣:(给)穿衣

B.优孟前为寿                    寿:拜寿

C.庄王许之                      许:应允

D.于是庄王谢优孟                 谢:道歉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B.常以谈笑讽谏

贪吏安可为也                尽忠为廉以治楚

C.有敢以马谏者             D.齐、赵陪位于前

马者,王之所爱也           请葬之于人腹肠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A.楚庄王嗜马,一心要为爱马厚葬,并且禁止群臣进谏,体现了他的昏庸愚昧,专断横蛮。

B.优孟尽管在当时的地位不过是供帝王取乐调笑的弄臣,但是有智谋,有胆识,敢于讽谏。

C.优孟装扮成故相孙叔敖去见楚庄王,并非真心要当相国,而是借此替孙氏之子请求封地。

D.优孟有感于尽管孙叔敖忠正廉洁,其子却穷困到要靠卖柴糊口,因此主张为官无须清廉。

4.请把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6分)

(1)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译文:                                                        

(2)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段,完成6-8题。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节选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            托:寄托

B.足相蹑于其门                    蹑:践踏

C.与可以书遗余曰                  遗:遗留

D.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A.画竹前必先有一个缜密的构思过程,应酝酿、孕育好竹子的整体形象,力求意在笔先。

B.有些人明白了画画的道理但还是画不好画,其原因之一就是不能认真学习,努力实践。

C.文与可把求画之人的“缣素”当作“袜材”,可见其品性高雅,讨厌世俗求画的麻烦。

D.作者与文与可在书信来往中彼此讥刺,互相攻讦,可见两人内心存有隔阂,互不服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