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句子:
(1) ,万类霜天竞自由。
(2) ,激扬文字。
(3) ,散了她的芬芳。
(4)在康河的柔波里, 。
(5)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6)风萧萧兮易水寒, 。
(7)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
(8)枯藤老树昏鸦, 。
(9) ,似曾相识燕归来。
(10)学而不思则罔, 。
阅读故事,回答问题
第二次冒险
退休教授安德鲁是个言语不多的人,然而谈及他一九四四年春的那回遭遇,就会激动地滔滔不绝,我们也会听得入迷。
那是在大规模反攻的前夜。盟军向德国控制的法国诺曼底地区空投了伞兵,安德鲁就是其中之一。不幸,他在远离预定地点好几英里的地方着陆。那时候差不多天亮了,那些记熟了的标志,他一个也没找到,也见不到自己的伙伴。
他懂得,必须马上找地方隐藏起来。在熹微的晨光里,他看见不远处有一个小小的、红色屋顶的农家住宅。他不知道住在里面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总得碰碰运气。他朝那住宅奔去,一边温习着出发前刚学的几句法语。
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妇女——她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眼光善良而镇定——开了门。她的丈夫和三个幼小的孩子坐在饭桌旁边,惊异地盯着他。
“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
“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的说着就把美国兵推进壁炉边的一个大碗橱里。
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冲锋队员闯了进来。他们已经看到这个伞兵的降落。这是附近唯一的房子。他们搜查也很彻底,转眼之间就把这个伞兵从碗橱里拖了出来。
无需履行手续,德国人依照惯例,把女人的丈夫当场枪毙。女主人和孩子放声大哭起来。如何处置俘虏安德鲁,德国兵却有一场争议。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得暂时把他推进一间棚屋里,把门闩了。
棚屋后面,有一小小的窗口,越过田野就是树林。安德鲁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他刚跑进树林,就听到周围追兵的叫嚷声,他们有条不紊地搜索着,抓住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伞兵没有失望。他一回头又跑进田野,穿过院子。院子里还躺着那个被害者的尸体。这个美国兵再次敲响了他们家的门。
女主人很快地走出来。她脸色苍白,泪流满面,笔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刚才的到来,使他失去了丈夫,孩子们失去了父亲。
“当然,快!”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的碗橱里。德国冲锋队员再没有到这户农家搜查。
1.上文对女主人的刻画只用了寥寥数语,但人物却非常鲜明,请概括她的性格特点(3分)
答:
2.“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安德鲁从哪些情况判断出“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3分)
答:(1)
(2)
(3)
3.那个刚刚失去丈夫的法国女人因为什么原因再次收留了那个美国伞兵(2分)
答:
4.文题“第二次冒险”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1) ;(2) 。
把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文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
阅读两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分析两首词,分析它们各自使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4分)
(2)这两首词都写到了梅花的生存环境,这些描写对表现梅花的品格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在横线上填上表现梅花品格的词语。(2分)
陆词:从“驿外”“风和雨”上可看出梅花的 的品格。
毛词:从“悬崖”“百丈冰”上可看出梅花的 的品格。
Ⅱ鸿门宴(节选)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礼不辞小让 让:谦让
B.度我至军中 度:估计
C.沛公则置车骑 置:置办,准备
D.会其怒,不敢献 会:遇上
2.下列句子与“大王来何操?”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
A.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C.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王曰 D.沛公安在?
3.下列对人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在山东时一向待人傲慢,但在项羽面前谦词卑礼,惟恐有所不至,出来未辞而觉得于礼不合,表现了他能伸能屈的性格。
B.樊哙是一员有胆有识的武将,其劝说沛公及时脱身的一席话,足见其雄才韬略。
C.沛公最后虽然得了天下,但与西楚霸王相比,全然无勇无谋,因此,在发怒的项羽面前,带来的礼物也不敢拿出,只能在逃席后托张良转送。
D.项羽虽是西楚霸王,曾取得了赫赫战绩,但是他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最后终不免于失败。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Ⅰ烛之武退秦师(节选)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 B.且贰于楚也
C.子犯请击之 D.焉用亡郑以陪邻
2.下列句子中“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愿得而腊之以为饵
3.比较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正确的一组是( )
A.(1)相同,(2)不同 B.(1)不同,(2)不同
C.(1)不同,(2)相同 D.(1)相同,(2)相同
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信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D.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