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人在理智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流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绝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自合于球规。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白石说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则在神髓风骨。

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从心所欲,不逾矩”,艺术的创造活动尽于这七个字了。“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从心所欲”。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孔夫子到快要死的时候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1.下列关于“格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格律是诗歌中的不变化者,体现的是整齐、规范和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格律就会变成死板的形式。

B.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但这并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而是人不能活用它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C.古今大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都从格律入手,但后来都达到了脱化格律的境界;是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使他们在整齐之中求变化,避免了单调。

D.格律不能束缚天才,天才之作往往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风骨。格律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即使他遵循了格律,诗歌也仍然腐滥。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艺术是情感的流露,它也有群性和个性之别,讲究寓整齐于变化,但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

B.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它先于理智而产生,但在理智发达之后,它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

C.诗歌从四言、五言到七言,从古、律、绝到词,体现的是形式的变化,但它们在音节上都讲究格律,体现的又是诗歌的共同特点。

D.“从心所欲”和“不逾矩”是一对矛盾,艺术家要打破这个矛盾,做到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从心所欲,不逾矩”是道德家和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也说明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

B.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它一方面有群性,另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由遗传得来,不易变化;个性则成于环境,会随着环境而变化。

C.作者认为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旨在说明将格律用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时,就可以超越格律的束缚而达到自由的创作境界。

D.作者认为一味变化也还是单调,所以他不主张从变化入手,认为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1.C 2.B 3.A 【解析】 1.“都从”错误,应是大半从格律入手。 2.“它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错误,应该是“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 3.“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一次语文课前“五分钟健脑操”活动中,老师说:“我乡下亲戚们的孩子中,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叫小军。他爸爸是我的表哥,他信奉‘儿多家势望’,生了三个儿子;他又觉得‘女儿是爹的酒坛子’却未能如愿。他的三个儿子,一个叫大毛,一个叫二毛,请问同学们那还一个叫什么名字?”不少同学们脱口回答:“叫小毛!”李老师笑问:“是吗?”回答“叫三毛”“叫小毛”的同学思忖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叫小军。”老师笑了笑,让大家讨论答错了的原因何在。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2分)

(1)从接受信息的角度看                             

(2)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                              

 

查看答案

有个人要设宴招待朋友,可惜搜遍口袋只有8文铜钱,十分尴尬。(4分)

老佣人说:“ 容易办成。”便拿6文买了两只鸡蛋,1文买了些韭菜,1文买了豆腐渣。老佣人端出第一盘菜,是韭菜面上铺两只蛋黄,他说:“这叫做‘ __________’。”

又端出第二盘菜,韭菜上是一圈蛋白,说:“这叫‘ __________’。”

第三盘菜是炒豆腐渣,名称叫做:“__________ .”

第四道菜是清汤上浮动着两个蛋壳,取名为:“__________ ”老佣人说:“我喜欢杜甫这首诗,所以做的菜肴凑上这四句诗,成其文雅,请不要嘲笑。”主人十分高兴,客人也重重奖赏他。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8分)

1.蜀道之难,                           

2.丛菊两开他日泪,                             

3.                            ,不尽长江滚滚来。

4.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

5.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8.为天下笑者,何也?              

 

查看答案

诗词鉴赏(6分)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空”字含义丰富,请加以分析。(2分)

2.诗中写昭君的“怨恨”,昭君怨恨什么?杜甫写昭君的怨恨其用意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梁惠王上》

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数罟不入洿池(数罟:密网)

B.五亩之宅,之以桑(树:树木)

C.七十者帛食肉(衣:yì,穿)

D.鸡豚狗之畜(豚:小猪 彘:猪)

2.下列划线的虚词意义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五亩宅,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

B.请以战喻斧斤时入山林

C.狗彘食人食不知检然不王者,未之有也

D.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是何异刺人而杀之

3.下列各组最能反映孟子“王道”之成观点的句子是(   )

①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①②⑤   B. ③④⑥   C.①②⑦   D.③④⑦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A.“五亩之宅……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提出的措施,比上一段提出的措施更前进了一步。

B.最后一段孟子批评了统治者的暴政,摆出事实,揭穿谎言,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了比喻进行驳斥。

C.由“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一句可知当时年成确实不好,到了饿死人的地步。

D.结尾一句与开篇的“民不加多”照应,而且回应了梁惠王的疑问。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