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名篇名句填空(8分)(一空一分,错字不得分) 1.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 ...

名篇名句填空(8分)(一空一分,错字不得分)

1.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                 

2.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此第一境也。“                 ” 此第二境也。“                             ”此第三境也。

3.子曰:“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         ,民利百倍;             ,民复孝慈;                ,盗贼无有。

 

1.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2.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每空1分,有错、别、漏、加字者,该句不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

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 烟中沙岸似西兴

已无船舫犹闻笛, 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 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计, 一到扶桑恨未能。

【注】①海门:大海的门户,古代镇江北固山距海比今天要近二三百里。②西兴:浙江杭州萧山西兴镇,范蠡曾筑城于此,吴越曾在此鏖战。③乘桴:乘小筏。孔子有“道不行,乘桴.游于海”。④扶桑: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树,据说太阳从这里出来;又传说为东方海中的古国名,旧时指日本。

1.这首诗描写景物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2.“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选自《左传》)

1.下列四句中加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A.靡不有初,鲜有终克:能够

B.衮职有,惟仲山甫补之。阙:空缺

C.宣子谏,公患之。骤:多次

D.使鉏麑之贼:刺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医文化

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是相对于西方医学而言的。西方医学还没传到我国时,没有“中医”这个名词。此

前,“中医”有很多称谓:岐黄、青囊、杏林、悬壶、橘井等。每个名称都与一个有趣的故事相关。例如,“中医”的第一个名字“岐黄”来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黄帝与被称为“天师”的歧伯讨论医学的书,后世的人们称《黄帝内经》中的医学为“岐黄之术”。《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医学的经典,所以“岐黄”就成了中医的代名词;又如鲜为人知的“橘井”,说的是西汉道士苏耽的故事。苏耽事母至孝,成仙之前告诉母亲将有瘟疫流行,饮服井水泡橘叶可防治。第二年疫病爆发,他母亲用这个办法救治了无数病人。为纪念其功德,后人用“橘井泉香”来称赞中医。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其中有“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话。意思是有病而

不医治,却常常因为合乎医理而自己痊愈。这并不是让我们有病扛着不治,而是强调人体自身调节对健康的重要性。人体常常通过自身调节达到阴阳平衡,这样病痛往往不药而愈。这正是中医的奥妙:通过调节人体各项机制,使之达到平衡而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我们现在说的“中医”是鸦片战争前后才出现的。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了区别中西医学,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以法律形式将中国医学命名为“中医”,人们又称之为“汉医”“传统医学”“国医”等。

中医的原理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来简单概括,就是“中和”。汉代说的“中医”,“中”虽然不是“中和”之意,但“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句话却深得中医理论的精髓: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平衡,人才不会生病。如果阴阳失衡,疾病就来了。中医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就是说身体没有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就会百病全无。为实现“中和”这一保持健康的最终目标,中医采用古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哲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秘密。中医学中的精气学说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就是气聚合在一起而产生的,气散了形体就灭亡了;不光人体,天下万物都是气构成的;正是有了这个气,万物才生生不息,变化不止。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认为,人是由气聚合成的,气分阴阳,只有阴阳调和才能保持健康;人有五脏六腑:八脉十三经,脏腑是聚藏气的地方,经脉是疏导气的管道,脏腑的健康情况又通过经脉穴位,乃至发、牙、舌、耳、唇、眉、指甲、皮肤等外表器官表现出来,五脏分别对应五官、五色。中医专家可以通过经脉穴位、五官五色出现的异常来判断疾病情况,并通过多种手段辨证施治,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它不光是一种医学技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文化,是在中华文明这株万年巨树上结出来的硕果。尽管传统的中医学观念与源于欧洲现代科学的西医学并不能完全相容,但是我们应当乐观地看到,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两大医学必然会在实践中互相完善,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医文化》,作者:过常宝)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名思义,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这是相对于西方医学而言的。在西方医学传到中国以前,中国虽然没有“中医”这个说法,但有其他多种称谓。

B.中国流传着许多赞誉中医的动人故事,例如“橘井泉香”歌颂西汉道士苏耽及其母亲的功德,他们在瘟疫爆发之年用井水泡橘叶救治了无数患者。

C.有些病痛,患者无需就医自会痊愈,这是因为人体具有自身调节功能,这种自身调节往往可以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这样有些病痛就会不药而愈。

D.我们通常说的“中医”,源于鸦片战争前后,是英国的西医给中国医学起的名称,以区别中西医学;1936年,国民党政府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命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和”二字,是对中医原理和精神的简单概括,意思是身体保持中和之气,无阳燥,不阴虚,就会百病全无;反之,阴阳失衡,就会疾病缠身。

B.为了解释生命的秘密,实现“中和”这一保持健康的最终目标,中医学以中国古代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哲学理论为理论基础。

C.人是由气聚合而成的,这是中医学中的精气、阴阳、五行三种学说的共识;阴阳五行学说还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八脉十三经是气的聚藏之地。

D.中医专家之所以能够通过经脉穴位、五官五色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是因为经脉穴位以及发、牙、舌、皮肤等外表器官可以反映脏腑的健康情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的医学经典,后人称其医学为“岐黄之术”;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是书中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

B.中医强调人体自身调节对健康的重要性,但并不主张有病扛着不治。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记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C.中医是中华文明的巨树结出的硕果,它不仅是一种医学技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文化。它的最终目标不单是治病,更是帮助人类达到至高境界。

D.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尽管两大医学在观念认识上绝不相容,但二者必然会在实践中取长补短,互相完善,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也绝对不要卖。”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竟然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再把石头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竞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来买。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成“稀世之宝”。院长对男孩说:“生命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①日前,以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主席胡彪为第一提案人,联名所有在湘全国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提案。提案建议,将学雷锋日扩展到3月学雷锋月,并设立“雷锋奖”作为中国公民道德建设最高荣誉。 

②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学雷锋”既发挥了我国的光荣传统,同时又针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体现了“学雷锋”的与时俱进,对于解决当前存在的“小悦悦事件”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③“雷锋精神影响了我一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忘不了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美元说,上小学时,雷锋日记就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学习雷锋好榜样》那时几乎天天要唱。 

有人认为,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雷锋已经过时。也有人认为,随着当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更应该将雷锋精神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并发扬光大,世代传承。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和联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