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天,几位淘气的学生为了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天,几位淘气的学生为了看一看动物的内脏,把校长的宠物狗给杀了。校长非常气愤,处理方式却让人意想不到:罚学生画一幅狗的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 闯了大祸的学生只得认真地画好了两张图交给校长。校长见学生认错态度较好,图形画得仔细,便免去了对他们的处分。没有料到的是,校长的惩罚竟然激发了学生对解剖学的极大兴趣。那位带头杀狗的“坏学生”就是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英国解剖学家麦克劳德。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让惩罚变得有意义 郑蕴绮 麦克劳德“画狗体解剖图”案例耐人寻味,品读此案例,使我们从中受到启发。 惩罚的最终目的是教育,而教育的核心则是人格心灵的唤醒。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2岁时,有一天在院子里踢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说,我家的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来的,你须照价赔偿。可是,在1920年,12.5美元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可以买125只鸡。他没有办法,回家找他父亲。里根的父亲在确定事情的原由之后,就对里根说,那你就赔吧!不过这12.5美元是我借给你的,一年之后,你要还给我。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里根就开始做擦皮鞋、送报纸之类的活打工赚钱,最后终于赚得12.5美元还给他父亲。里根在晚年的回忆录中提到了这件事,并深情地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情使他懂得什么是责任,那就是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父亲的惩罚让他终生受用! 北师大教授、博导安文铸指出:“从一个角度看学生,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天才;从多个角度看学生,也许就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天才。”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只要拥有适当的土壤和空气,他也许会成为中国不可多得的人才。因而,老师在评价学生时,就必须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差异评价,每一位学生只要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有发展,有创新,都要给予肯定和赞赏,这样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不仅能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能保护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并鼓励其充分发展,为创新意识的萌芽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一方沃土。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保持冷静,仔细地分析学生错误行为的心理和动机。若像麦克劳德杀狗的好奇心理,我们完全可以顺应,让事态发展下去,使学生在一定的处罚压力下,继续学习、探究,并从中受益。富有人情味的惩罚,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育家魏书生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做了很多尝试,例如惩罚唱一支歌,在愉快的氛围中,并没有削弱惩罚教育的效果;再如,惩罚犯错误的同学为班集体做一件好事,这更能激起学生向善、向美、向上的追求! 正确实行惩罚教育,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园丁的主要工作是为花草树木修枝剪叶,使之成材,而在修枝剪叶时,幼苗定然要承受一定的痛苦,这一点,园丁心里是清楚的。园丁之所以决心这样做,因为他懂得自己做法的目的是为了使幼苗更好地生长、成材。许多人把教师比做园丁是因为教师是在给学生修枝剪叶,剔除其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些不良习惯。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实施惩罚,是不能迁就学生所犯错误的,否则它就会妨碍人的健康成长,难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惩罚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同时也是一门艺术,甚至可以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巧妙地运用惩罚来教育学生,既可以使学生对错误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又可以在受惩罚中学得知识,受到锻炼。惩罚必须触及学生的内心,让其从思想深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每一个学生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亲爱的老师和父母们,请你们以博大的胸怀去容纳孩子,用理解、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用有意义的惩罚去教育孩子,相信孩子一定能在你们爱的感召下一步步走向成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对下面信息进行整合,给“绿色食品”下一个定义。(3分)

要求:注意所给信息之间的逻辑性,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删除信息点。食品是

①绿色优质、营养类食品。  ②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的食品。

③绿色食品必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   ④绿色食品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⑤绿色食品是指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的食品。

⑥绿色食品上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

绿色食品:                                                    

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本单元的文章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敬辞或谦词。(2分)

示例: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1.尊称对方的父亲为____________;称自己的父亲为____________。

2.问老人的年龄说____________;表示请人谅解的客套话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玉树藏族自治州                                  

              ,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

①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连

②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

③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

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

⑤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⑥气候高寒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句式,以“青春”开头,再续写两个句子,组成文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青春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追忘钱学森:此生三事最关情

11月1日凌晨,凄厉刺骨的雨夹雪笼罩京城。这是22年来最早的一场冬雪。有人说,这场不期而至的初雪,是为一位老者的逝去而下的。“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这是钱学森对官位和地位的不屑。“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这是钱学森对金钱与利益的鄙薄。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懂得拒绝的人不多,钱学森拒绝了很多虚名浮利,却赢得了更高的声誉。

就在冬雪降临的前一天,这位98岁高龄的科学巨匠溘然离世,走完他辉煌的一生。据说他走得平和安静,一如他生前的低调内敛。

“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说这话的是1950年代的一位美国海军次长。

1935年赴美留学的钱学森,36岁已成为麻省理工的终身教授,被视为当时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与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而他深情地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得知钱学森要回国,美国联邦调查局多方阻挠甚至强行逮捕。此后,中国政府提前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才换回了钱学森。回国后,钱学森白手起家造导弹,从零开始教徒弟,在火箭导弹、控制科学、应用力学、系统科学、航天技术、思维科学等方面做出卓越成就。

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方法,去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个“天性害羞、内向,才智过人,只想一辈子安分守己做研究的科学家”,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他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

如今,钱学森三个字,几乎就是中国对科学家品质的诠释。而说起来,钱家是依照“继承家学,永守箴规”八字论辈取名的,“学”是辈分,至于名字“森”,繁茂之意,并无特殊含义,最初曾用“林”。不过,“学森”的谐音是“学深”,倒是体现了学问深远之意。而家庭对他成长的影响也可谓深远。

钱学森出身书香门第。当代众多政治家和学者均出自这个家族,诸如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复、钱穆等,家族的辉煌触动着钱学森。钱学森之父钱均夫既是一位爱国的革命人士,亦是新中国文史专家,他对钱学森要求极其严格。而钱学森的岳父蒋百里,更是著名军事教育家,与蔡锷、张孝准并称为“中国士官三杰”。钱学森与夫人蒋英长达一个甲子的婚恋故事,被世人传为佳话。

钱家和蒋家乃世交。蒋百里有“五朵金花”,而钱均夫膝下只有独子钱学森,便恳求蒋家把蒋英过继给他们。蒋百里夫妇慨然答应,从此蒋英改名“钱学英”,并与奶妈一起住进了钱家。钱学森和“钱学英”还曾一起合唱《燕双飞》,博得两家的喝彩。蒋英后来毕业于柏林国立音乐学院,成为优秀的歌手、钢琴家。1947年,钱学森回国,深情打动蒋英,两人心有灵犀,在上海结为连理,之后共赴美国。1950年8月,正当钱学森一家准备离开美国之际,美国政府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扣留了他们长达5年之久。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里,钱学森吹竹笛,蒋英弹吉他,两人共同以音乐排解内心的寂寞与烦闷。在蒋英的关怀劝慰下,含冤忍怒的钱学森很快用意志战胜了自己,他安下心来,开始埋头著述。一册《工程控制论》和一册《物理力学讲义》,便是蒋英与钱学森贫贱不弃,生死相依的笃爱深情的结晶。钱学森生前也承认从妻子的艺术知识中他获得了很多科学研究的灵感。

从44岁回国到98岁去世,半个多世纪里,钱学森备受历届国家领导人的尊崇:新中国成立早期周恩来亲自过问并引进这位“海归”;毛泽东邀请他参加生日宴会,并特意安排他坐到自己的身边;邓小平每每论及科学技术都不忘提及钱学森的名字;江泽民授予他的这位上海交通大学的学长“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胡锦涛亲自登门到家中给他拜年;温家宝更是像朋友串门一样连年去看望他,最后一次是在他去世前的86天。正是这样的尊重与关怀为这位科学巨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温家宝总理亲往探望钱学森时,长卧病榻的他最为关注的,是国家科技人才的后续培养。他曾六次饱含忧虑地向总理发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位科学老人的赤诚相问,足以衍化成这个国家和民族绵长的思索。

一位科学家的成长,除了天赋与努力之外,还需要适宜的土壤和空气。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能做的,除了纪念钱学森先生,最好的缅怀方式莫过于给予后来者同样的眷顾。如今,世上已无钱学森。而下一个钱学森,尚不知在何处。

(摘自《时代周报》有删改)

1.文章以“22年来最早的一场冬雪”开篇,有什么目的和作用?(4分)

2.题目所说“此生三事最关情”是指钱学森一生中哪三件事?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怀?

(4分)

3.文章说“一位科学家的成长,除了天赋与努力之外,还需要适宜的土壤和空气”,从文章看,除了天赋与努力还有哪些“土壤和空气”促进了钱学森的成长?(4分)

4.文中说“如今,钱学森三个字,几乎就是中国对科学家品质的诠释”,请结合文章分析钱学森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并阐发你从中得到的两点启示。(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