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

文言文阅读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洒,泛舟东下, 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 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管,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铲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铲去,罪益重。吏止死,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

邑民死丧,子弱、业破不能具葬,易于辄出俸钱,使吏为办。百姓入常赋,有垂白偻杖者,易于必召坐与食,问政得失。庭有竞民,易于皆亲自与语,为指白枉直。罪小者劝,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吏。治益昌三年,狱无系民,民不知役。改锦州罗江令,其治视益昌。 是时故相国裴公出镇锦州,独能嘉易于治。尝从观其政,导从不过三人,其察易于廉约如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易于出俸钱辄:动不动就

B.亦不使罪尔曹蔓:指牵连

C.刺史惊问状:样子

D.其察易于廉约如此廉约:清廉简约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线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易于诏曰                   有垂白偻

其治益昌                   罪小者劝,大者

A.两个“视”字相同,两个“杖”字不同

B.两个“视”字相同,两个“杖”字也相同

C.两个“视”字不同,两个“杖”字相同

D.两个“视”字不同,两个“杖”字也不同

3.比较下列各句中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易于属令                  ③使吏

②以易于挺身民              ④指白枉直

A.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不同

C.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D.①句和③句不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4.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易于为益昌令时,刺史治所城嘉陵江南,而刺史崔朴乘春游乐,何易于腰笏引舟至其处并责备了他,使他羞愧难容。

B.在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时,何易于先是命吏铲除茶树,后自纵火焚之,观察使认为他挺身为民而没有弹劾他。

C.何易于辄出俸钱助贫困百姓丧葬,体恤老人并向他们问政得失,百姓打官司,他亲自了解情况,公正决断并及时处理。

D.何易于改绵州罗江令,是时故相国裴公刺史绵州,能观察何易于治政,因而他观察到何易于廉约如是。

5.用“/”为划线部分断句:

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1.C 2.D  3.A 4.A 5.易于:“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解析】 1.情况。即为什么要这样。 2.视:看/同于 杖:木棍/用木棍打 3.①做②为了③给④给 4.A责备了他,文中无此意。 5.本题考查断句,注意常用于开头或结尾的虚词。还有如曰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背诵默写(每空1分)

1.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2.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                              

3.                       ,则芥为之舟。

4.我决起而飞,                     

5.策扶老以流憩,                       

6.寓形宇内复几时,                     

7.故木受绳则直,                      

8.不积小流,                     

 

查看答案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20分,每小题1分)

1.总角之宴,                。  

2.身既死兮神以灵,                

3.盈盈一水间,                

4.                ,池鱼思故渊。

5.                ,俯身散马蹄。

6.                ,复照青苔上。

7.但使卢城飞将在,                

8.                ,不尽长江滚滚来。

9.                ,使我不得开心颜。

10.11.前军夜战洮河北,               

12.                ,此时无声胜有声。

13.                ,山深闻鹧鸪。

14.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15.人生如梦,                。 

16.春如旧,人空瘦,                   

17.                   ,胡取禾三百廛兮?

18.晓看红湿处,              

19.                ,到黄昏,点点滴滴。

20.木末芙蓉花,               

21.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又称《诗》、《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B.杜甫,字子美,唐代诗人。他的诗作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生活和百姓疾苦,诗风沉郁顿挫,被后人誉为“诗圣”。

C.辛弃疾,字易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词风以豪放为主,与苏洵并称“苏辛”。

D.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诗人。《再别康桥》是他的代表作。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以楚地民歌的形式和方言声韵创作出的新诗体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后世称之为“楚辞体”。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总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它是“五言之冠冕”。

C.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的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D.元曲四大家为“关、马、郑、王”。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王实甫的代表作是《西厢记》。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六百一十六言:语句低眉手续续弹信:随意的

B.坐促弦弦转急却:退回其叶沃若沃若:润泽的样子。

C.靡室劳矣室劳:家里的劳苦活儿。女也不爽不爽:指不爽快。

D.枉将他气杀也么哥也么哥:句尾助词。向哥哥有句言行:相当于“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