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去找史铁生 陈村 ①我在新年的头上专程去了一次北京,...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去找史铁生     陈村

①我在新年的头上专程去了一次北京,为的是和史铁生做个谈话,用在《收获》的专栏上。本来早该去了,因为年底忙乱,因为他和我的身体都要挑一个恰当的时候,还因为我说的等2001年再去飞机栽下来也是21世纪的作家啦。反正我是去了,谈了,回来了。

  ②我和史铁生谈的话题是“生存还是不生存”,也就是“爱与死是永恒主题”中的那个“死”。我相信我俩对死的心得要比别人多一些。去的那天正好是他生日,本来要打开的话头因客人的来访未能展开。那样也好,死总是排在生的后面的,明天再谈。当日晚上我们去一个叫孔乙己的饭店吃饭。在中国式的环境中,祝贺一声他的50大寿就开始吃了。他那天抽烟,喝一点点酒,说一点点话。他说一上午不敢动弹,把精力攒下来了。他说要健康不说长寿了吧。

③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望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了。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说话,可是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的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④除了他的体力精力,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谈得很快乐。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他是小说家,我喜欢读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文字明净,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不做作,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己,爱世界。

⑤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诸多奥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和乐趣。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他更多被阅读的是《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读时候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⑥读史铁生的文章,和他谈话,都不会越读越狭隘。他肾亏却没有阴湿之气。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我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他不是,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乐。经过那道窄缝之后,快乐肯定不再张扬,应该称为喜悦了。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不容易破灭。许多游戏和他无缘,他不再迷失,可以观赏自己,观赏上帝的手艺。

⑦我最后想说的是陈希米,他的妻子。她是“我们上海人”,在北方久矣。我永不能忘记的是她的笑,那是天使的笑容。天使的笑,是那种忘忧的笑,忘我的笑,来去自由的笑,让看见的人也喜悦的笑。没人比她笑得更美好。我看资料,孩子一天笑上150次,成人可以一天不笑一次。她常常笑着,灿烂又本分地笑着。有了她的笑,那个凝重的50岁的史铁生再没有装扮殉道者的理由和必要了。生活就是这样,一会儿笑盈盈一会儿沉甸甸。

⑧我这次去北京,是由妻子陪同护送。也许下次到北京去见史铁生,我也要坐个轮椅了。我们将讨论轮椅的牌子,谈论足球的伟大,言说一些好笑的事情。我可以负责地说,本人即便已经坐上轮椅,依然可以春心荡漾,可以不依不饶,可以尖酸刻薄。当然,更可以在一个个深夜,摆放好自己,默读史铁生的文字,感受生的气息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第①段写作者拜访史铁生的缘由,简洁的叙述中,传达出作者对自己身体和未来生活的一丝隐忧。

B.作者不仅叙述了史铁生的生活现状,也借在孔乙己饭店的寿酒,充分表达了对史铁生的美好祝福。

C.在作者看来,史铁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文字,更在于他面对磨难的乐观态度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D.很多人只阅读了《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作者认为,他们根本没有理解史铁生。

E.文章叙述结合,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史铁生由衷的关爱和敬仰之情。

2.(1)结合全文,说说题目“去找史铁生”有哪几层含意。(4分)

(2)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他肾亏却没有阴湿之气”的理解。(3分)

3.第⑦段,作者插入对史铁生妻子陈希米的笑的描写,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4分)

4.作者说“摆放好自己,默读史铁生的文字,感受生的气息”,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

和思考?(200字左右)(10分)

 

1.C E 2.(1)答题要点:作者去找史铁生做访谈的客观事实;身体也欠佳的作者希望感受史铁生 的豁达和乐观;作者希望人们能够领悟史铁生对生命的追求和思考。 (2)答题要点:①史铁生虽然在生活中遭受几近灭顶的打击,②但他江没有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消沉颓废,并没有以低沉消极的生活态度、狭隘的人生观来面对生活的不幸,③而是以豁然开朗的喜悦来平衡困苦。 3.答题要点:①作者插入对陈希米笑的描写,是因为史铁生的乐观、旷达也来源于陈希米 的支持,②这样写是用陈希米的乐观坚强衬托出史铁生的旷达,③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主题更加 突出。 4.略 【解析】 1.A“传达出作者对自己身体和未来生活的一丝隐忧”,作品并没有此意。B主要介绍史铁生 的情况,无借酒祝福之意。D作者认为,他们根本没有理解史铁生。无此意。 2.(1)本题考查对题目的理解,去找即为访谈。引导人们认识史铁生和他的乐观精神。 4分。共三层含意。答出两层即给满分。意思对即可。(2)肾亏的是身体,但健康的是精神。答题时要答出精神方面。3分,共3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3.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修辞手法。写陈希米就是要侧面描写史铁生。4分,共3个要点,第①个要点1分。第②个要点2分。第③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4.本题为开放题,角度提示:生命的质量,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态度,如何面对生命中的不幸、生活中的磨难……答题时表明观点,1分;语句理解,1分;联想思考,5分;语言表达2分;结构层次1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典诗歌鉴赏。(6分)

饮酒(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释] ①殄:灭绝,消灭。 ②绁:系,缚。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前两句说青松生在东园却被众草掩没,可见众草之深、青松之孤。

B.众草等“异类”被严霜摧毁,才显出青松挺拔之英姿、常青之秀色。

C.诗人用“连林”反衬“独树”,表现出独松的寂寞冷傲、孤芳自赏。

D.“提壶”二字回扣标题,但“挂寒柯”、“远望”则暗示陶渊明饮酒意不在酒。

E.“吾生梦幻间”流露出人生“如梦幻泡影”、对人生彻底绝望的颓废之感。

2.提壶挂寒柯”也有版本作“提壶抚寒柯”,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说说自己的理由。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洒,泛舟东下, 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 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管,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铲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铲去,罪益重。吏止死,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

邑民死丧,子弱、业破不能具葬,易于辄出俸钱,使吏为办。百姓入常赋,有垂白偻杖者,易于必召坐与食,问政得失。庭有竞民,易于皆亲自与语,为指白枉直。罪小者劝,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吏。治益昌三年,狱无系民,民不知役。改锦州罗江令,其治视益昌。 是时故相国裴公出镇锦州,独能嘉易于治。尝从观其政,导从不过三人,其察易于廉约如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易于出俸钱辄:动不动就

B.亦不使罪尔曹蔓:指牵连

C.刺史惊问状:样子

D.其察易于廉约如此廉约:清廉简约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线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易于诏曰                   有垂白偻

其治益昌                   罪小者劝,大者

A.两个“视”字相同,两个“杖”字不同

B.两个“视”字相同,两个“杖”字也相同

C.两个“视”字不同,两个“杖”字相同

D.两个“视”字不同,两个“杖”字也不同

3.比较下列各句中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易于属令                  ③使吏

②以易于挺身民              ④指白枉直

A.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不同

C.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D.①句和③句不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4.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易于为益昌令时,刺史治所城嘉陵江南,而刺史崔朴乘春游乐,何易于腰笏引舟至其处并责备了他,使他羞愧难容。

B.在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时,何易于先是命吏铲除茶树,后自纵火焚之,观察使认为他挺身为民而没有弹劾他。

C.何易于辄出俸钱助贫困百姓丧葬,体恤老人并向他们问政得失,百姓打官司,他亲自了解情况,公正决断并及时处理。

D.何易于改绵州罗江令,是时故相国裴公刺史绵州,能观察何易于治政,因而他观察到何易于廉约如是。

5.用“/”为划线部分断句:

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查看答案

背诵默写(每空1分)

1.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2.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                              

3.                       ,则芥为之舟。

4.我决起而飞,                     

5.策扶老以流憩,                       

6.寓形宇内复几时,                     

7.故木受绳则直,                      

8.不积小流,                     

 

查看答案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20分,每小题1分)

1.总角之宴,                。  

2.身既死兮神以灵,                

3.盈盈一水间,                

4.                ,池鱼思故渊。

5.                ,俯身散马蹄。

6.                ,复照青苔上。

7.但使卢城飞将在,                

8.                ,不尽长江滚滚来。

9.                ,使我不得开心颜。

10.11.前军夜战洮河北,               

12.                ,此时无声胜有声。

13.                ,山深闻鹧鸪。

14.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15.人生如梦,                。 

16.春如旧,人空瘦,                   

17.                   ,胡取禾三百廛兮?

18.晓看红湿处,              

19.                ,到黄昏,点点滴滴。

20.木末芙蓉花,               

21.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又称《诗》、《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B.杜甫,字子美,唐代诗人。他的诗作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生活和百姓疾苦,诗风沉郁顿挫,被后人誉为“诗圣”。

C.辛弃疾,字易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词风以豪放为主,与苏洵并称“苏辛”。

D.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诗人。《再别康桥》是他的代表作。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