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9分,每小题3分)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

(9分,每小题3分)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

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今有不义之民,尚未循化,而遽罚过礼,非政之先。”竟不肯施行。

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浚遒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均乃下书曰:“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于是遂绝。

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阙乞还者数千人。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每有驳议,多合上旨。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均顾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政化大行。

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因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

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建初元年,卒于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夫送终逾制,之轻者失:过错

B.常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募:招募

C.有唐、后二山,民共之祠:祭祀

D.帝善其不,迁均司隶校尉挠:阻碍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均恩德感动民众的一组是(    )(3分)

①禁人丧葬不得侈长   ②诣阙乞还者数千人   ③百姓耆老为祷请   

④其为民爱若此   ⑤使中黄门慰问   ⑥后闻其言而追悲之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均早年任郎官司时好读经书,常用休息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任上蔡令时执政平稳,不做偏激之事,体现了他宽厚的风格。

B.宋均任九江太守时,认为虎豹鼋鼍所以为害,在于未能善待它们,应屏除贪欲,撤除槛阱;对于共祠唐、后二山的习俗,主要不应当因此这肆扰百姓。

C.宋均在尚书令任上正直敢言,任地方官员又有政绩,因而深受皇帝赏识。他因病请求辞职时,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同时仍想委以重任。

D.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早年任尚书令时即想以此向上陈告,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5分)

(2)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5分)

 

1.D 2.C 3.D 4.(1)如今成为民害,罪过在于残忍的役吏,而不辞劳苦地张网捕捉,不是顾怜的根本办法。(2)忠臣坚持道义,不应有二心。如果惧怕威势丧失公正,我即使是死,也不会改变志向。 【解析】 1.D项“挠”应解释为“弯曲,屈服”,可根据上下文意判断。他在皇帝面前不畏惧,不屈服,才被皇帝欣赏。译为“阻碍”,于上下文不通。今有成语“不屈不挠”,其中的“挠”即为“屈服”之意。 2.①是宋均上任之前,上蔡的禁止令,与宋均恩德无关。⑤⑥是皇帝对宋均的慰问、追思,与“感动民众”无关。 3.D项“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理解错误,把“苛察之人”的两面性理解为“烦苛的人”“狡诈刻毒的人”两种人。原文“苛察之人”的两面性为:廉洁守法、狡诈刻毒。 4.(1)翻译“咎”“劳勤”“忧恤”对一处给1分,整句语意通顺流畅给2分。本题主要是要求考生在理解句意的前提下准确翻译关键字词,句意不理解,则容易译错。(2)译对“执义”“失正”“虽”一处给1分,译出整句大意给2分。准确翻译关键字,首先要理解句意,否则,容易译错。例如“虽”最易误译为“虽然”。据下文的“死”,“虽”应译为“即便”或“即使”。 宋均字叔庠,是南阳阳安众人。凭借父亲的职务担任郎官司,当时年仅十五,喜爱读经书,常利用休息日向博士学习,精通《诗》《礼》二经,善于辩论,提出疑难问题。到二十岁,调动补任辰阳长。当地风俗很少有求学的人而大都相信巫鬼,宋均给他们设置学校,禁止过多地祭祀鬼神,百姓这才安定下来。 调任上蔡令,当时禁止百姓丧葬不得奢侈,宋均说:“送终超越礼制,过错是轻微的。现在有不仁义的百姓,还没有遵循教化,就以超过礼制立刻惩罚他们,这不是政令首先考虑的。”最终不肯旅行。 调任九江太守,九江郡多有猛虎横行,屡次为百姓的祸患,常常招募人设置槛阱捕杀,但还是有许多人遭受伤害。宋均说:“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自有依托的地方。况且江淮一带有猛兽,好像北方有鸡猪一样,如今成为民害,罪过在于残忍的役吏,而不辞劳苦地张网捕捉,不是顾怜的根本办法。应力求屏除奸吏贪官司,一心考虑举荐忠诚善良的人,全部撤除槛阱,免除削减督促人捕杀猛兽的制度。”这以后,传言说老虎一起向东渡东江而去。中元元年,有很多蝗虫,它们飞到九江郡界,就向东向西飞散离开,因此宋均的名场远近称赞。浚遒县有唐、后两座,百姓一起祭祀它们,众巫师于是挑选百姓家的女儿为山神娶妻,年年改换,百姓不敢与做过山神妻子的人家结亲,前后县令没有一个人敢禁止。宋均于是下命令说:“从今以后,给山神娶妻都要娶巫师家的女儿,不要肆扰百姓。”于是这种情况就断绝了。 永平元年,调任东海相,在东海郡任职五年,因犯法被免官司。东海郡的官吏百姓思念宋均的恩德教化,给他作赞歌,数千人到朝廷请求让他回来。显宗认为他有才能,永平七年,征召授予他尚书令。每次辩论争议,大多符合皇上的心意。宋均曾经删裁可疑的事情,皇帝认为其中有奸诈的阴谋,大怒。各个书很惊恐,都叩头谢罪。宋均回过头严厉地说:“忠臣坚持道义,不应有二心。如果惧怕威势丧失公正,我即便是死,也不会改变志向。”皇帝称赞他的不屈服,提升宋均为校尉一职。几个月后,出应试做河内太守,施行好的政治和教化。 宋均曾经卧病,百姓中年老有声望的人为他祈祷请求,早上、晚上询问宋均的日常生活,他是如此地被百姓喜爱。因为疾病上书请求免官司,皇帝派遣中黄门慰问他,于是留京养病。司徒一职窑,皇帝根据他的才能让他担任宰相,宋均含泪推辞。 宋均性情宽厚仁和,不喜欢苛刻的法律条文,常常认为用烦繁苛来显示精明的人,自身或许廉洁守法,但这些人乖张、狡黠刻薄,毒害百姓,百姓受害流离失所都是由他们造成的。早年任尚书令时即常常想以此向上陈千,只是限于当时的形势,因而未敢上奏。皇帝后来听到这样的话追怀悲伤。建元初年,在家中病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文言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判断句)

B.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

C.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

D.故燕王欲结于君(被动句)

 

查看答案

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A.而君幸于赵王于:介词,在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于: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

B.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以:介词,在……时候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以:介词,用

C.欲因此时降武因:介词,趁此,趁机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介词,通过,经由

D.粗思傅会,十年乃成乃:副词,才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乃:副词,于是,就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   )

A.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尊重吾念之顾:只是,只不过

B.如惠语以单于让:责备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

C.大将军邓骘其才奇:奇怪盒盖隆起,形似酒尊:通“樽”,酒杯

D.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扬言

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   阴:暗中的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诗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妙在景中有情。词人写风之凉、月之残,都是为了倾诉离情别绪。

B.“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风雨,热爱山水田园生活的思想情感。

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作者运用典故,以廉颇自况,表达了要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和报国无路的悲愤。这一句集中地体现了全词的主旨。

D.“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词人为情所伤,日渐憔悴,故以人比黄花。在结构上又照应了“重阳”节气,浑然一体,意味无穷。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为:(    )

A.元杂剧剧本的体例十分精严,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包括曲词(歌唱部分)、宾白(道白、对白)、科介(动作、表情等舞台说明)三部分。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原名万家宝,创作了《雷雨》《茶馆》《北京人》等话剧剧本。

B.词可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两大词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为苏轼和辛弃疾,其作品多气象阔大、意境雄浑、笔力劲健;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为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其作品多婉丽柔美、含蓄蕴藉、声调和谐。

C.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法。凡是有关社会生活、事件动态、日常工作和学习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短评、札记(包括一部分读后感),都可以归入杂文一类。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其中的“列传”是用来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即西汉一代229年间的史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