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归至武阳渡作 刘克庄 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归至武阳渡作

刘克庄

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

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1)这首诗选取的是游子归家时的一个片段情景,二、三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二句前半句鞋“高城已近”,家乡近在眼前,心情轻松愉快,后半句波折顿起, 天边飘来乌云,高城被遮,诗人的情绪转为懊丧,三句为无可奈何,只望乌云能放过城西高 塔,因为那是他回家的指南  明白如话,质朴直率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五经》,至大理丞。仁宗深器之。入为右司谏,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皇祜中,颇多灾异,奎极言其征日:“水旱饥馑,此天道之不顺也。地震为患,大河横流,此地道之不顺也。邪曲害政,群小纷争,众情壅塞,此人事之不和也。夫帝王之美,莫大于进贤退不肖。今天下皆谓之贤,陛下知之而不能进;天下皆谓之不肖,陛下知之而不能退。

内宠骄恣,近习回挠,阴盛如此,宁不致大异乎?又十数年来下令及所行事,或有名而无实,或始是而终非,故群臣百姓,多不甚信,以谓陛下言之虽切而不能行,行之虽锐而不能久。臣愿谨守前诏,或敢私挠,必加之罪。毋为人所测度,而取轻于天下。”拜翰林学士,权开封府。

奎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孙氏辜榷财利,负其息者,至取物产及妇女。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居三月,治声赫然。除端明殿学士,拜枢密副使。治平中,丁父忧,居丧毁瘠,庐于墓侧,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

神宗初立,奎适终制,以故职还朝。逾月,参知政事。时已召王安石,辞不至,帝顾辅臣曰:“安石历先帝朝,召不赴,颇以为不恭。今又不至,果病耶,有所要耶?”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乃命知江宁。

御史中丞王陶,以论文德不押班事诋韩琦,奄状其过。诏除陶翰林学士,奄执不可。陶又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司马光谏日:“奎名望清重,今为陶绌奎,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非宜。”帝乃召奎归中书。及琦罢相,竟出知  青州。明年薨,年五十八。赠兵部尚书,谥日文肃。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卜六·列传第七十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宗深之                               器:器重                 

B.奎发孙宿恶                               宿:往日

C.以论文德不押班事诋韩琦,奎其过    状:陈述

D.及琦罢相,出知青州           竟:竟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陛下知之不能进             楚怀王贪信张仪,遂绝齐

B.故职还朝              苟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命知江宁              度我至军中,公

D.今陶绌奎                   秦王赵王击缻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吴奎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

①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②臣愿谨守前诏,或敢私挠,必加之罪

③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

④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

D.御史中丞王陶因毁谤宰相韩琦而被贬,吴奎也因支持王陶而受到牵连,但在司马光的劝谏下,皇帝还是把吴奎留在了中书省。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以谓陛下言之虽切而不能行,行之虽锐而不能久。(3分)

(2)毋为人所测度,而取轻于天下。(2分)

(3)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陶又疏奎阿附。(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漫说姓名文化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汉族的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省籍、家乡不能替代的。在我们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在冷漠的现代社会内,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在姓氏文化浓浓的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文学礼仪。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性情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当然也有嫌名不讳、二名不偏讳、已祧不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等不予避讳的规则。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姓名文化是一种经过数千年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内容的独特的文化系统。

B.姓名文化是一笔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其他民族和我国的周边地区都产生了影响。

C.姓名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很讲究避讳,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D.姓名文化是一种活的传承,我们每个人都应是他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担负起责任。

2.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我们源于上古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几乎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

B.绵延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始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

C.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

D.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是我国民族伦理精髓的重要体现。

3.根据文中信息,以下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是

A.如今,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社会里人们对自己原始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

B.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从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

C.在古代,“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但这种人名文化现象没有得以最终的延续,如今,避讳传统已在人名文化中逐渐消失。

D.作者之所以认为姓名文化是我国最大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我们的姓名文化那样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成书早于范晔的《后汉书》,后人因为推重陈寿的史学与文笔,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外,加上《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B.“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楚辞》。“风”是《诗经》中传统的表现手法,“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并称,后来成了文学的泛称。

C.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D. 法国作家莫泊桑、俄国作家契诃夫和美国作家欧•亨利以写短篇小说名噪于世,有“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美称。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我们可以从他的失败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他不善于把握擦肩而过的机遇,二是他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

B.他们只具有普通人的才智,所受的教育也很一般,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善于抓住机会、制造机会,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

C.这次邂逅相逢,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彼此,我们都不再是二十年前懵懂莽撞的少年了。

D.我们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使塑料业务增长了两倍多。虽然功名显赫,但我显然已经得罪了总部的一些强权人物。

 

查看答案

下列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英雄不怕出身低,不少现在的大明星,在未踏入演艺圈前,几乎都有一段     的血泪史。

②为创作《新绘全本三国演义》,他与夫人再度携手,赴三国古战场      ,与千古风流人物进行灵魂碰撞。

③亚明先生听此情况,立即表示要把这幅原作送给我。我再三       ,他执意要送。④孔子作《春秋》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就是说,夷狄到了中原地区,      了华夏文化习俗,他们就成了华夏族。

A.辛酸    查访    推卸    袭用         B.辛酸     察访    推谢    习用

C.心酸    查访    推谢    袭用         D.心酸     察访    推卸    习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