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

A.行李之往来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下面“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3分) (   )

A.吾还也。

B.以无礼于晋。

C.越国以鄙远,君知难也。

D.行李之往来,共乏困。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3分)(   )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4.翻译下面句子。(10分)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3分)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分)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分)

 

1.C 2.A 3.D 4.①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时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②依靠人家的力量反过来却要伤害人家,(这是)不仁义的。 ③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要的土地呢? 【解析】 1.A行李,古义: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B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D夫人,古义:那人;今义:妻子。 2.A项是语气词,后三项都作代词。 3.①③不是烛之武所言,⑥并没有表现他的智慧。 4.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 国 之 美

【美】赛珍珠

这就是中国!

她的美是那些体现了最崇高的思想,体现了历代贵族的艺术追求的古董、古迹,这些古老的东西,也和它们的主人一样,正缓慢地发生着变化。

这堵临街的灰色高墙,气势森严,令人望而却步。但如果你有合适的钥匙,你或许可以迈进那雅致的庭院。院内,古老的方砖铺地,几百年的脚踏足踩,砖面已被磨损了许多。一株盘根错节的松树,一池金鱼,一只雕花石凳。凳上坐着一位鹤发长者,身着白色绸袍,宝相庄严,有如得道高僧。在他那苍白、干枯的手里,是一管磨得锃亮、顶端镶银的黑木烟袋。倘若你们有交情的话,他便会站起身来,深鞠几躬,以无可挑剔的礼数陪你步入上房。二人坐在高大的雕花楠木椅子上,共品香茗;挂在墙上的丝绸卷轴古画会让你赞叹不已,空中那雕梁画栋,又诱你神游太虚。美,到处是美,古色古香,含蓄优雅。

变化中的中国发生了一些让人伤心的事情。

前几天,我去了一个著名中国现代画家的画室。看着那一幅幅广告画,一幅幅俗套的健美女郎像和那用色拙劣的海上落日图,我的心直往下沉——一堆粗制滥造的油画!但是在画室的一个不显眼的角落,我发现了幅小小的水彩画。那是一条村巷,在夏日的黄昏的阵雨中,弥漫着淡蓝色的雾,一些银灰色的斜线划过画面。从一座让人感到亲切的小屋的窗口,闪出微弱的烛火。一个孤零零的人手撑油伞踽踽独行,湿漉漉的石块上投下了他那摇晃的身影。

我转过身来,对画家说:“这是最好的一幅。”

他的脸顿时明朗起来。

“你真这么看?我也是这样想的!这是我以前每天都看到的故乡街巷,但是,”画家叹息一声,“这是我为消遣而画的,这画不能卖掉。”

虽然这儿的千百万在贫困中挣扎的人们,一直都在为一口饭而终日辛劳,但我知道,无论如何,人不能仅靠植物生活。我们最需要的是那些大家都能自由享用的美——澄塘霞影,婀娜的花卉,清新的空气,可爱的大自然。

前几天,我把我的这个想法对我的中国老师讲了,他随口讲了一句:“仓廪实则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

我想是这样的。

然而,我相信我的园丁昨晚美餐了一顿。当时,他在草坪上快活地干活。我则坐在竹丛下沉思。突然,一片奇异的光彩把我从沉思中惊醒,我抬头一看,西天烧起了绚丽的晚霞,令我心驰神往。

“噢,看哪!”我喊道。

“在哪儿?在哪儿?”园丁紧紧抓住锄把叫道。

“在那儿。看那颜色有多美!”

“哦,哪呀!”园丁却不胜厌恶地说,弯下腰去借着修整草坪。“你那样大声喊叫,我还以为有蜈蚣爬到你身上了呢!”

说实在的,我并不认为爱美要以填饱肚子为前提,再多的美食家也只是美食家。此外,如果我的中国老师所说的那句话绝对正确,那我该怎样解释下列情况呢?那又老又聋的王妈妈,可怜的寡妇中更可怜的一个,整日里靠辛辛苦苦为人缝衣换碗饭吃,然而,她桌上那个有缺口的瓶子里,整个夏天都插有她不知从哪儿弄来的鲜花。当我硬是送她一个碧绿的小花瓶时,她竟高兴地流出了眼泪。

还有那个小小的烟草店。那位掉光了牙齿的老店主,整天都在快乐地侍弄他的陶盆里一株不知其名的花草。我院外的那位农夫,让一片蜀葵在房子四周任其自然地长着。还有那些街头“小野孩儿”,也常常害羞地把脸贴在我门上,向我讨一束花儿。

不,我认为每个儿童的心田里,都能播下爱美的种子。尽管困苦的生活有时会将它扼杀,但它却是永生不灭的,有时它会在那些沉思冥想的人的心田里茁壮成长,对这些人来说,即使住进皇宫与黄帝共进晚餐也远非人生之最大乐趣。他们知道自己将永远不会满足,除非他们以某种方式找到了美,找到人生之最高境界。

1.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如何围绕“中国之美”这一题旨逐层展开文章的?(5分)

2.文章画线出有两处景物描写,试分析它们在描写内容、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之处。(6分)

3.阅读相关段落,回答下面问题。(6分)

(1)画家先“明朗”后“叹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园丁的“快活”和“厌恶”反映出怎样的内心世界?(3分)

4.结合作品,分别对下列两个问题进行探究。(8分)

(1)“仓廪实则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句话作者显然并不完全同意,请结合全文举例说明作者怎样看待物质与审美的关系。(4分)

(2)文末说“除非他们以某种方式找到了美”,你认为可以有哪些方式?(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漫说姓名文化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省籍。家乡不能替代的。在我们的5000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在姓氏文化浓浓的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姓名文化是一笔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B.姓名文化说明了每个人的姓氏几乎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C.“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姓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D.每个人都是姓名文化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负责。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我们源于上古的5000多个姓氏中,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

B.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

C.绵延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始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

D.文化中的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显示了民族伦理精髓。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今社会,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的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慰藉,这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现代社会里的人们对自己的原始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

B.人名的走向转变正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从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可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

C.春秋战国前期,有“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如今这种禁忌在人名文化中消失。

D.姓名文化之所以是我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在南昌,这个工业园区颇为与众不同:它不仅金融、休闲等现代服务行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而且工业产值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省级开发区前列。

B.2010年春节期间,各家影院会通过放映大量的贺岁片,如赵薇、陈坤主演的《花木兰》,周润发、周迅主演的《孔子》等,观众的需求将会得到满足。

C.重庆曾经“黑势力”横行,各行各业几乎都有黑势力的渗透,近来重庆掀起了“打黑风暴”,一些横行多年的犯罪团伙被摧毁,一批“黑老大”落网。

D.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将强化政府的责任和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使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有些人拿着纳税人的钱去西方学习,美其名曰“取经”,但全学些皮毛,好的东西一点儿都没有学到,这和买椟还珠有什么两样?

B.这躲在大山中的小村庄,小河环抱,绿树掩映。每至春来,桃红柳绿,鸣禽上下,一派万紫千红落花流水的胜景,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C.一年前歌星藏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D.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所有芸芸众生,但我仍然很高兴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字音、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寥阔 风华正茂 青荇(xìng) 忸怩(niǔ)

B.斑斓 义气风发 瓦菲(fēi) 颓圮(pǐ)

C.惆怅 峥嵘岁月 冰屑(xiāo) 叱骂(chì)

D.松弛 图穷匕见 箕踞(jù)骨髓(su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