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木华黎,札剌儿氏,世居阿难水东。父孔温窟洼。有五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木华黎,札剌儿氏,世居阿难水东。父孔温窟洼。有五子,木华黎其第三子也。生时有白气出帐中,神巫异之,曰:“此非常儿也。”及长,沈毅多智略,猿臂善射,力挽二石强。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侍太祖,俱以忠勇称,号掇里班曲律,犹华言四杰也。

太祖尝失利,会大雪,失牙帐所在,夜卧草泽中。木华黎与博尔术张裘毡,立雪中,障蔽太祖,达旦竟不移足。一日,太祖从十余骑行溪谷间,顾谓曰:“此中或遇寇,当奈何?”对曰:“请以身当之。”既而,寇果自林间突出,矢下如雨。木华黎引弓射之,三发中三人。其酋呼曰:“尔为谁?”曰:“木华黎也。”徐解马鞍持之,捍卫太祖以出。寇遂引去。

辛未,从伐金,薄宣德,遂克德兴。壬申,攻云中、九原诸郡,拔之,进围抚州。金兵号四十万,阵野狐岭北,木华黎曰:“彼众我寡,弗致死力战,未易破也。”率敢死士,策马横戈,大呼陷阵。帝麾诸军并进,大败金兵。追至浍河,又败之,僵尸百里。

甲戌,从围燕,金主请和,北还。命统诸军征辽东,次高州,卢琮、金朴以城降。乙亥,裨将萧也先以计平定东京。进攻北京,金守将银青率众二十万拒花道逆战,败之,斩首八万余级。城中食尽,契丹军斩关来降,进军逼之。其下杀银青,推寅达虎为帅,遂举城降。木华黎怒其降缓欲坑之,萧也先曰:“北京为辽西重镇,既降而坑之,后岂有降者乎?”从之。

庚辰,复由燕徇赵,至满城。武仙以真定降,承制以仙权知河北西路兵马事。史天倪进言曰:“今中原粗定,而所过扰纵兵抄掠,非王者吊民之意也。”木华黎曰:“善。”下令禁别掠,所获老稚,悉遣还田里。军中肃然,吏民大悦。

癸未春,复攻下河西堡寨十余。三月,渡河还闻喜县,疾笃,召其弟带孙曰:“我为国家助成大业,擐甲执锐垂四十年.东征西讨,无复遗恨,第恨汁京未下耳!汝其勉之。”薨,年五十四。(选自《元史》,有删改)

1.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诸军并进麾:旗子

B.高州次:驻扎

C.渡河还闻喜县,疾笃:(病)重

D.擐甲执锐四十年垂:接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失牙帐在若属皆且为

B.裨将萧也先计平定东京余与四人拥火

C.木华黎怒其降缓欲坑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D.汝勉之尔无忘乃父之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木华黎是元太祖的重臣猛将,他出生时有令人不解的怪异现象,长大后臂长力大。

B.木华黎忠诚勇敢,从善如流,他听从劝谏,禁止剽掠,放还被俘老少,深得人心。

C.木华黎沉毅多智,知人善任,萧也先、寅达虎等人都是他统一中原时的手下大将。

D.木华黎戎马一生,纵横驰骋,东征西讨,骁勇善战,为元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4.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一日,太祖从十余骑行溪谷间,顾谓曰:“此中或遇寇,当奈何?”(5分)

(2)今中原粗定,而所过犹纵兵抄掠,非王者吊民之意也。(4分)

 

1.A 2.D 3.C 4.(1)一天,太祖带着十多个骑兵在山谷间行走,回头对木华黎说:“此地如果遇到强盗,应当怎么办?”(5分)(2)如今中原已基本平定,但是我军经过的地方,还是任由士兵抢掠,这不是君王安抚人民的本意。(4分) 【解析】 1.麾:指挥 2.其: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所:……的地方/与“为”搭配,表被动。以:介词,“用”/连词,表修饰。之:代词,“降兵”/动词“到、往”。 3.寅达虎不是木华黎的部下 4.第(1)句中的关键字词:“从”(使动用发,带领)、“顾”(动词,回头)、“或”(或者,也许)、“奈何”(怎么办),语句要通顺。 第(2)句中的关键字词:“粗”(粗略,大致)、“而”(表转折,但是)、犹(尚且,还是)、“吊”(慰问、安抚),句式“非……也”,表否定的判断句。语句要通顺。 参考译文: 木华黎,姓札剌儿氏。父亲是孔温窟洼。孔温窟洼有五个儿子,木华黎是他第三个儿子。木华黎出生时有白色的雾气弥漫于帐中,神巫非常惊异地说:“这是个非同寻常的孩子。”等他长大以后,性格沉稳坚毅,足智多谋,长了一双猿猴般的长臂,擅长射箭,力挽两石强弓。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侍奉太祖,都以忠诚刚勇著称,号称掇里班曲律,就像汉语说的四杰。 太祖曾经作战失败,正赶上天下大雪,迷失了军帐所在地,夜里躺在草丛中。木华黎与博尔术张开毛毡,站立在雪地中,为太祖遮蔽风雪,一直到天亮始终一动不动。一天,太祖使带着十多个骑兵在山谷间行走,回头对木华黎说:“此地如果遇到强盗,应当怎么办?”他回答:“请让我用身体来挡住他们。”一会儿,强盗果然从树丛中突然杀出,箭如雨下,木华黎弯弓搭箭,三箭射中三人。强盗头子高声叫道:“你是谁?”他回答:“木华黎。”慢慢地解下马鞍拿在手中,护卫着太祖的身体冲出树林,强盗们于是退去。 辛未,木华黎跟从皇帝讨伐金国,直逼宣德,攻克德兴。壬申,进攻云中、九原这些郡县,攻克了它们。进军包围抚州。金兵号称四十万人马,在野狐岭北面摆好阵势。木华黎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不拼力死战,就不能轻易地击败他们。”率领敢死队员,跃马横抢,大声呼叫着冲向敌阵。皇帝指挥各军同时进攻,大败金军。追杀到浍河,长达一百里的道路上布满了僵硬的敌尸。 甲戌,跟从皇帝包围燕州,金主请和,返回北方。皇帝命令木华黎统帅各军出征辽东,进抵高州,卢琮、金朴率城投降。乙亥,部将萧也先献计平定了东京。进攻北京,金国守将银青率人马二十万拒守花道迎战,大败银青,斩首八万多人。城中粮尽,契丹族士兵杀出关来投降,木华黎率军进逼城下,银青的部下杀死了银青,推举寅达虎担任主帅。寅达虎率全城投降。木华黎认为投降慢了,十分生气,想活埋寅达虎。萧也先说:“北京是辽西重镇,人家已经投降却要活埋他,以后还会有再投降的人吗?”木华黎听从了这个建议。 庚辰,再次从燕州进军攻取赵州,进驻满城。武仙率真定府投降,按照惯例让武仙代理河北西路兵马事。史天倪进言说:“如今中原基本平定,但是我军经过的地方还是任由士兵抢掠,这不是君王抚慰人民的本意。”木华黎说:“好。”下令严禁抢劫掠夺,所俘获的老少一律遣还家园故里。军中从此肃然有序,各地的官吏百姓都非常高兴。 癸未春天,木华黎又攻打下了十余个河西一带的堡寨。三月,渡过黄河回到闻喜县,病情加重。招呼他的弟弟带孙说:“我帮助国家建立了伟大的功业,穿着铠甲手执武器将近四十年,东征西讨,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只恨汴京还未攻下!你要努力啊。”去世,终年五十四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中国文化中,“龙”很早就作为一种地位崇高、内涵丰富的象征物而存在了。但是,古代文献和文物中的龙,还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现在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概念,是近代才形成的。

近代以前,中国文化中“龙”的原形,原本就是天上的龙,即夜空中的苍龙七宿。华夏先民仰观天文,以察时变,根据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运行判断时令。他们将周天环绕赤道旁的星星划分为二十八宿,作为天文坐标。二十八宿又按四方分为四组,每组七宿,称为四象。四象当中,古人尤其关注苍龙七宿,这不仅是因为苍龙群星明亮璀璨,引人注目,更重要的是,在上古时期,苍龙七宿的出没运行正好跟一年四时的循环相吻合。

《周易》中对“龙”的阐发,说的就是苍龙群星一年四时的运行情况。“初九,潜龙勿用”,冬天的龙星,潜入地面看不见,所以无用。“九二,见龙在田”,春天的龙星从东方地平线上升了起来。“九五,飞龙在天”,夏天的龙星腾跃彪炳于南方的夜空。此时,龙星升到了一年中的最高点,故称“飞龙”。“上九,亢龙有悔”,秋天的龙星,开始从最高点掉头向西下降,故称“亢龙”。“用九,群龙无首”,则是秋末冬初的龙星。此时,苍龙群星前面的几个星宿开始潜入西北方的地面,故称“无首”。

苍龙群星周行四野,标识四时,昭示着大自然四时轮回的时间节律。在古人的心目中,龙星就成为天道的象征。在古代,只有帝王才有通天的权力,因此,也只有帝王才有观察天象、颁历授朔的权力。于是,龙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帝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龙”从真龙天子的徽章,转变为华夏民族的象征,这一“世俗化”的转变发生于晚清,其背景自然是专制皇权的瓦解,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而具体追溯起来,清朝的国旗——黄龙旗在“龙”的地位转变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国旗是民族国家的象征。清朝把龙绘制在国旗上,表明龙已经从皇家的徽章变成了全民的图腾。由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战舰和商船纷至沓来,为了辨别船只,清朝国旗应运而生。龙旗一旦从天子旗号变为国家旗号,龙的象征也就不再仅仅为皇帝一人所独占,而是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身份的标识。清朝的黄龙旗随着使节、商船、留学生和华侨走出国门,进入西方人的认知和想象。从此之后,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一切都和龙结下不解之缘。

随着清朝的崩溃,清朝的黄龙旗也颓然委地。但是,“龙”作为民族标志的意义却在最广大的民众中留存下来。历经此后的风云变革,依然深入人心,产生了莫大的民族凝聚力、认同感。生于不同岁月的中国人一共有十二个生肖,但是,普天下的华夏儿女却有一个共同的“属相”: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选自刘宗迪《拨云见日寻“龙”踪》,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中国文化中“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龙因其地位崇高、内涵丰富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B.龙的原形在近代以前指的是夜空中的苍龙七宿。

C.作为天道的象征,龙星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古代帝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D.龙在晚清时期变成了全民的图腾,后来成为普天下华夏儿女的共同“属相”。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作者强调“龙”内涵丰富,但同时也指出“龙”不是民族的图腾。

B.二、三两段主要介绍苍龙七宿的由来,并引用《周易》的文字予以佐证。

C.四、五段揭示了龙星从帝王专属演变成民族象征的这一世俗化转变过程。

D.文章介绍了“龙”文化的演变,批判了将“龙”作为帝王权力象征的观点。

3.从文章内容看,苍龙群星的运行有怎样的规律?(3分)

 

查看答案

作文

请以 “心存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60分)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4.不得透露个人信息。5.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4分)

情景:一青年学生与一老教师相约登山,各负一行囊。学生要替老师背负。老师婉拒,学生坚持。

要求:(1)老师要说出婉拒的理由,学生坚持的理由要有针对性;

(2)符合情景与身份,语言得体。

老师婉拒说:

学生坚持说: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 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情谊就想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它的高低,而在于厚重;

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适时。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下列语句,给“想象练习”下定义。要求:必须为单句,语序合理,不得丢掉语句中的信息(可增删词语)。(5分)

①想象练习不进行真正的实践练习,而是把想要掌握的技能或运动场面等在脑海中反复地呈现。

②它可以保证比赛时发挥出较高的水平。

③这种训练可以稳定和改善技能,并能防止技能下降。

④想象练习是一种练习的方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