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记念刘和珍君(节选) 鲁迅 ⑴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记念刘和珍君(节选)

鲁迅

⑴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⑵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⑶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⑷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⑸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⑺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⑻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⑼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⑽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⑾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⑿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⒀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⒂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1.从第⑴段到第⑸段,作者是怎样运用记叙、议论与抒情表现手法的?(6分)

2.反问与反语是鲁迅杂文的常用的修辞方法,请在文中各举一例进行解说。(4分)

3.第⑹段“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是一个过渡句。请问鲁迅下面还有哪些话要说?(4分)

4.结尾“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一句,其

中“真的猛士”与“苟活者”分别指什么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分)

 

1.第⑴段先记叙听到噩耗,后议论自己颇为怀疑;第⑵段记叙噩耗得到证实,其中渗透对段政府的无比愤怒之情;第⑶⑷两段记叙段政府与反动文人的诬蔑,其中包含着愤怒与痛斥之情;第⑸段直接抒发悲愤感情。 2.“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意思是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根本不会在政府面前喋血,而不应该的事就偏偏发生了,作者借助反语抒发愤慨之情。“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之中的“伟绩”“武功”,反话正说,揭露中外杀人者的罪行。 3.既赞颂刘和珍等人的伟大壮举,又批评这类徒手请愿、作无谓牺牲行为;既指出这次牺牲行为对人们所产生的影响,又抨击“中外的杀人者”镇压人民的罪行,还痛悼与怀念刘和珍等青年烈士。 4.“真的猛士”是指勇猛前进与斗争的革命者(1分),“苟活者”是指支持革命但还没有投身于革命实践的人(2分)。这样写意在总结全文,升华主题(2分),给不同方面的人以激励与启发作用(1分)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表现手法。通读全文,边读边勾画有关情感的语句。然后一一分析概括。一项2分,给足6分为止。 2.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修辞手法。注意边举例,边说明。其它说法言之有理即可,一项2分。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通读第6段之后的内容,可得知,作者赞颂刘和珍。抨击“中外的杀人者。(每点1分,给足4分为止) 4.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章的主旨。通过两类人的对比,升华了主题,激励与启发人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2._________,禾黍秋风听马嘶。(《长亭送别》)

3.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___。(《长亭送别》)

4.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              ,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

5.沧浪之水清兮,______;_______,可以濯吾足。(《渔父》)

6.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逍遥游》)

7.定乎内外之分, ________,斯已矣。(《逍遥游》)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回朔鬈曲一蹴而就层峦叠嶂

B.赊帐垄断震聋发聩残羹冷炙

C.凋敝取缔貌合神离望尘莫及

D.攻讦僵硬消声匿迹斑驳陆离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丽(qǐ)   缱(quǎn)  无(yíng)   命途多(chuǎn)

B.白(xī)   绳(qiàn)  丽(guī)   通大道(qú)

C.粉(qī)  芽(pēi 发(bèng)   众易举(qíng)

D.印(lào)  邂(gòu)  颓(yuán) 茕孑立(qióng)

 

查看答案

作文

放下架子,平和生活;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放下名利,泰然处世。

放下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智慧。

放下,为了更好地拿起;放下,为了更多地拥有。

请以“勇于放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语段,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4分)

苏格拉底有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

钱钟书访问美国国会图书馆,主管者引导参观藏书库,显得很得意。问及钱钟书的感想,他说:“我亦充满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

(1)苏格拉底要表达的观点是:                         

(2)钱钟书要表达的观点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