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作文 《诗经?大雅》中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鸦有反哺之义...

作文

《诗经?大雅》中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的说法,“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是许多人信奉的名言。其实 “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心怀感恩,则四季如春。生活中我们如果常怀感恩之心,便会觉得总有幸福相伴。

请以“有一种幸福叫做感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略 【解析】写好这篇作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感恩。 宽泛的说就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它的情感比感谢要深切、要厚重、要丰沛。 (二)对谁感恩。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和范围。 在写作范围上同学们一定要拓宽选材空间,可以思考的范围有:回顾历史,放眼社会,倾听大自然,展望未来。 在写作对象上同学们要倾注丰富情感,可以寄托的情感的载体有人、物、景、事等。 (三)感恩的原因。 这是这篇作文的写作缘由。感恩,充实着我们的生活;感恩,塑造着我们的心灵;感恩,使世界变得美丽;感恩,使我们拥有爱心,天天拥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净的境界。但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缺乏感恩的表现:对父母辛苦的无动于衷、对老师付出的漠然置之、对动物受伤的冷眼相待、对别人危难的缺乏同情、对民族忧患的缺乏关注。。。。面对这些现象, 我们可以展现自己与写作对象之间发生的事件交往、情感交流和独特体悟。很多事情、很多情感值得我们写入作文。 生活是幸福的,因为生活中充满了感恩的热情,生活是甜美的,因为生活中飘散着感恩的芬芳。幸福是由感恩创造的,感恩便是幸福的一个分子,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有一种幸福叫做感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六句是评论《三国演义》中人物的诗句,请按顺序写出六位人物的姓名。(6分)

①爱将重才兴魏帜,吟诗横槊见英雄。②五丈原头星陨落,论今谈古一名臣。

③绝伦精武横偃月,败走麦城泪写裳。④持矛举火破连营,玄德穷奔白帝城。

⑤长坂桥边怒气腾,一声虎啸退曹兵。⑥舍身救得幼主归,七进七出盖世雄。

   ▲     ▲     ▲     ▲     ▲     ▲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     ▲   。(屈原《离骚》)

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  。(张溥《五人墓碑记》)

4.   ▲  ,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  ,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分析第一句所写意象及各自的作用。这些意象与题目有什么关系?(4分)

2.第三、四句历来备受赞赏,试分析其手法和表达的情感。(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冬,上在邯郸。陈将侯敞将万余人游行,王黄将骑千余军曲逆,张春将卒万余人渡河

攻聊城;汉将军郭蒙与齐将击,大破之。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至马邑,不下,攻残之。赵利守东垣,帝攻拔之,更命曰真定。帝购王黄、曼丘臣以千金,其麾下皆生致之。于是陈军遂败。

淮阴侯信称病,不从击,阴使人至陈所,与通谋。信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春,正月,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臣光曰:世或以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观其距蒯彻之说,迎高祖于陈,岂有反心哉!良由失职怏怏,遂陷悖逆。夫以卢绾里旧恩,犹南面王燕,信乃以列侯奉朝请;岂非高祖亦有负于信哉?臣以为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言负则有之;虽然,信亦有以取之也。始,汉与楚相距荥阳,信灭齐,不还报而自王;其后汉追楚至固陵,与信期共攻楚而信不至;当是之时,高祖固有取信之心矣,顾力不能耳,及天下已定,信复何恃哉!夫乘时以侥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是故太史公论之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选自《资治通鉴》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陈将侯敞将万余人游行游行:流动袭击

B.不下,攻之残:杀戮

C.不己功伐:夸耀

D.观其蒯彻之说距:距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①世或韩信首建大策②越国鄙远

B.①告信欲反状吕后②至激义理者不然

C.①与萧相国谋②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还。

D.①酬功报德者②秦以城求璧赵不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世人有的认为,卢绾仅仅凭与高祖是里巷旧邻的交情,就被封为燕王,而韩信却以侯爵身分奉朝请,高祖确实有亏待韩信的地方。

B.韩信有个门下舍人曾因得罪韩信,被囚禁起来,准备处死。春季,正月,舍人上书举报事变,将韩信打算谋反的情况告诉吕后。

C.司马光认为,高祖早在韩信被杀之前就已经有诛杀韩信的念头了,只是当时力量还做不到罢了。待到天下已经平定,韩信就没有什么可依赖之处了。

D.太史公司马迁认为,韩信对汉家的功勋,本可以与周公、召公、太公吕尚等人相比,可惜他在天下已定之时,图谋叛逆,最终也只能落得个被斩灭宗族这一理所当然的下场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购王黄、曼丘臣以千金,其麾下皆生致之。(3分)

(2)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3分)

(3)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再谈“微博”与“说理”

徐贲

①对我的《微博是好的说理形式吗》(下称“徐文”),曾宪皓先生写了《微博正是好的说理形式》(下称“曾文”)的讨论文章。微博是广为人们运用的传播媒介,公共说理也是人们很关心的话题,讨论微博与说理的关系,目的不是要争一个谁是谁非的最终结论,而是加深对问题的了解,因此,我愿意就曾先生文中提到的几个关于说理和微博的问题再作一点讨论。

②首先便是什么是公共说理的“理”。此“理”指的是一个由“理由”来充分支持的“结论”,在这二者之间还需要有一个可靠的、可称为“假设”的中介保证。这当然不是唯一可以称作“理”的理。牧师布道说的是理,老百姓心目中的天道是理,发展是硬道理坚持的是理,但这些都不是公共说理的那个理。这些“理”与公共说理的“理”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结论是靠“信仰”支撑的,不需要说出理由。

③曾文说,“贡献出结论,不代表推演缺位”。这话是对的,但是,在公共说理中,那个不缺位的推演不能只是发生在说话者的头脑里,而必须说给公众听。放在一个人头脑里的推演是否可靠,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合理,不说出来,别人又如何检验呢?说理不仅要说出“什么”,而且还要解释“为什么”。

④曾文说,“不认‘结论’和‘理解’。照此思维,禅宗是虚妄,顿悟不存在,口号皆扯淡”。这话恰恰犯了一个公共说理的错误——— 扯开话题,因为徐文讨论的是“说理”,不是禅宗,不是顿悟,也不是口号。公共说理不是对人类其他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否定。提倡公共说理,不是说别的什么都是“胡闹”或“扯淡”。禅宗、顿悟、呼口号有它们自己的作用,但不在讨论说理的范围之内。

⑤曾文认为,在说理时“以偏概全”不是什么大问题,“统计学上的以偏概全,不排斥这段话在精神上抓住症结,不排斥它的正确。恰恰是它抽出了现象中的‘理’,人们才认同它,转发它”。以偏概全不是统计学意义上的谬误,而是一种有社会危害的思维方式,叫作“草率概括”,说理要求避免草率概括,那是因为许多的成见或偏见都是因草率概括造成的。成见或偏见就是在握有充分证据之前,便先有了确定的意见和看法。

⑥其实,在说理中,要“抽出现象中的‘理’”,有比草率概括更好的办法,那就是用“限定词”。图尔敏的说理论证称之为“模态限定”,也就是在陈述主张的时候,添加“往往”、“可能”、“也许”、“基本上”、“在很大程度上”等限定语。这不仅仅是为说理留余地,而更是一种话语伦理的基本教养(公正、客观、不夸张)。

⑦这当然不是说夸张(或求痛快)就不好,而是说,夸张在说理中会削弱说话者的可信度。许多在文学修辞中常用的有效手法或风格在说理中恰恰是应该避免的,因为说理不是文学。

⑧说微博不适用于说理不是贬低微博,这就像说水壶不适用于煮饭不是要贬低水壶一样。曾文说,“微博可以加图片、视频、长微博,实在不行还能用文章链接嘛”。但这正说明,微博所起的毕竟只是引介与索引的作用,它本身并不是在说理。亚里士多德曾指出一种逻辑错误:“5是2加3,因此5既是奇数,又是偶数”,所以,微博只是                            

(选自2011年12月06日的南方都市报)

1.第⑧节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在原文第⑧节中的“     ”处,填上符合文意的句子。(6分)

2.作者和曾文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6分)

3.请根据材料内容概括曾宪皓先生认为“微博正是好的说理形式”的理由。(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