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怎么解决生活中的矛盾?这需...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怎么解决生活中的矛盾?这需要智慧,需要勇气,需要行动。矛盾解决了,或许还有新的矛盾。人,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前进着。

请以“矛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写议论类文章要观点明确,材料典型,分析合理;写记叙类文章要主题明确,素材鲜活,描写生动。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略 【解析】1、首先明确话题作文的审题重点不是材料和提示语,而是话题。材料也许只是“话题”寓意的载体、样式的示例、命题人情感的倾向,提示语也许只是命题人对考生思维的引导;而“话题”才是命题人真正的落脚点,是写作的真正“目标”。所以,话题作文无论是否附带材料,“话题”本身才是审题的第一要点。 2、本题的话题“生活中的矛盾”的关键词是“矛盾”,必须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是指因认识不同或言行冲突造成的隔阂、嫌隙;或是指相互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事物或思维中的两个对立面。所以凡是不涉及上述两点的事例都不能看做矛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我国发展核电的四点理由。(每点不超过6个字)(4分)

核能的最新发展是核聚变,即氘和氚的聚变。氘-氚聚变反应将释放巨大的能量,每升海水中含30mg氘,通过聚变可释放出相当于3000多升汽油的能量。把海水中存在的45亿吨氘,用于核聚变提供能量,按世界目前能耗水平,足以满足未来几十亿年的能源需求。在所有能源中,核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核能在各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尽相同,全世界平均16%,2007年,我国核电只占总供电量的1.2%,到2020年要达到5%,到2030年达到10%。所以,核电应在较短时间内发展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白云一片去悠悠,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       ▲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3.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        。(高适《燕歌行》)

4.我欲因之梦吴越,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古来圣贤皆寂寞,       ▲        。(李白《将进酒》)

6.       ▲      ,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7.盘飧市远无兼味,       ▲        。(杜甫《客至》)

8.云横秦岭家何在?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      。(《论语·卫灵公》)

10.      ▲        ,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列问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此诗写于元和十一年( 816),此时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②桂岭:今广西柳州一带。③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1.结合全诗内容,概括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3分)

2.颈联中上下两句各有一处比喻,请选择其中一处指出其妙处。(2分)

3.请简要分析尾联的表达特色。(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①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杜牧的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杜牧得知消息即携眼医石生赴扬州探视。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其时当为初秋。“蝉噪”就使人觉得音色的凄咽。

B.颔联从视觉角度写静。“满阶砌”的青苔、“故迟留”的白鸟写出了禅智寺的空寂。

C.颈联从明暗的变化写静。前句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后句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

D.这首诗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动中一静衬托,结尾用静中一动突出,相映成趣,艺术构思是十分巧妙的。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景。诗人用意遣词十分精细。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露出了萧瑟秋意,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B.颔联中的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却使人倍觉孤单冷落。

C.从颈联中可以获知禅智寺的周围树林茂密,阳光几乎透射不进,夕阳西下时,沉沉的暮霭产生了。

D.尾联诗人感慨自己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想到国家衰败这一局势,诗人的伤感油然而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人。祖云,父溆,仕历州县令佐,世以儒学称。禹锡贞元九年擢进士第,又登宏辞科。禹锡精于古文,善五言诗,今体文章复多才丽。从事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典记室,尤加礼异。从佑入朝,为监察御史。与吏部郎中韦执谊相善。

贞元末,王叔文于东宫用事,后辈务进,多附丽之。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顺宗即位,久疾不任政事,禁中文诰,皆出于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士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刘禹锡有母,年八十余。今播州西南极远,猿狖所居,人迹罕至。禹锡诚合得罪,然其老母必去不得,则与此子为死别,臣恐伤陛下孝理之风。伏请屈法,稍移近处。”宪宗曰:“夫为人子,每事尤须谨慎,常恐贻亲之忧。今禹锡所坐,更合重于他人,卿岂可以此论之?”度无以对。良久,帝改容而言曰:“朕所言,是责人子之事,然终不欲伤其所亲之心。”乃改授连州刺史。去京师又十余年。连刺数郡。

太和二年,自和州刺史征还,拜主客郎中。禹锡衔前事未已,复作《游玄都观诗》。其前篇有“玄都观里桃千树,总是刘郎去后栽”之句,后篇有“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又到来”之句,人嘉其才而薄其行。

(选自《旧唐书》,有删节)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记室,尤加礼异典:主管

B.贬连州刺史坐:受牵连,犯罪

C.多禹锡之辞也率:大致,一般

D.禹锡前事未已衔:嘴里说着

2.下列句子,全部直接表现刘禹锡各方面才能的一组是(3分)  (    )

①禹锡精于古文,善五言诗,今体文章复多才丽

②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

③引禹锡及柳宗元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

④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

⑤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⑥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禹锡首次被贬官,是因为他参与了王叔文改革集团。改革失败,他被贬连州,又改贬到朗州。

B.刘禹锡在被贬朗州十年间,创作了不少民间俚曲。他依照诗人的写法,创作新歌词入民谣,并教人歌唱。

C.刘禹锡因写《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被外放作播州刺史,裴度为之求情,皇帝认同了裴度的说法,念及刘禹锡母子之情,改授连州刺史。

D.刘禹锡因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和《游玄都观诗》,诗中有怨忿之句,人们钦佩刘禹锡的诗才,而不赞赏他的人品。

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王叔文于东宫用事,后辈务进,多附丽之。(4分)

(2)夫为人子,每事尤须谨慎,常恐贻亲之忧。(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