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汗血马 魏继新 夕阳正在西下,苍茫的暮色给无垠的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汗血马

魏继新

夕阳正在西下,苍茫的暮色给无垠的沙丘涂上了一层忧郁、凝重的昏黄,晚霞正在渐渐暗淡下去,几缕破碎的云丝被烧得通红后,又仿佛随着沙漠粗糙而夹着尘沙的戈壁风吹得骤冷,云丝便变得像一块块冷却后的生铁在青黑中镶上了一层红边,使干燥的沙漠更显得荒凉而凄惨,呈现一派壮观的悲怆。但尽管如此,空气仍然十分干燥,使人嗓子眼儿里仿佛冒得出火来,所以,在汉子的眼里,那落日依然在使人炫目地燃烧着,使他觉得连呼吸也刺激得嗓子一阵阵针扎般地疼痛。

汉子的头发已经有些灰白了,但短而粗糙的胡须却显示出他并未衰老,而恰恰是正值壮年,只不过岁月的沧桑与坎坷过早地给他的须发涂上了一层白霜。汉子留平头,额头像石块一般坚硬,有几条刀砍斧凿般的皱纹横在其间。他面部轮廓分明,线条执拗粗犷,眼睛凹陷,带点儿凶狠、阴沉,与他做伴的,是一匹身架不高,但却并不因风沙、干渴折磨而失去其矫捷神韵的枣红马。那马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相依为命,好几次在他昏迷时背负着他脱离险境。这一次,又是它,带着负伤的他日夜兼程地奔走了三天三夜,直到闯入茫茫戈壁,才摆脱了仇家的追杀。

马喷着响鼻,艰难地把腿一次次从深陷的黄沙中拔出,但尽管如此,它还是不时用劲拽着缰绳。助不愿再骑它的主人一臂之力,但它终归还是太累了。汉子心疼地拍了拍马背,终于找了一处背风的沙口,躺了下来,那马,便偎在他头前,用身躯替他挡风。汉子见了,艰难地一笑,对它报以感激。

月亮升起来了,荒原变得苍白而神秘,一层忧郁的月光,镀在汉子和马身上,使他们看上去,犹如一尊正在渐渐风化的黝黑的泥塑。

汉子醒来时,如炽的烈日已高高地悬挂在荒漠之上。他已记不得闯进戈壁有几天了,只昏昏沉沉地被同样疲乏的马艰难地拽着走。偶尔看见被风沙掀露出的人兽的白骨。汉子嘴唇喃喃地动着,眼前不断出现许多幻象。他仿佛看见自己杀了杀害他全家的仇人,与弟兄们拉竿子杀富济贫的情景,也仿佛看见官家围杀了全部弟兄,还有他的媳妇玉茹,他要与官家拼命,玉茹却叫他一定要冲出去。他冲出去了,进了戈壁,却终于因饥渴难耐晕倒了。

醒来时马正嘶鸣着,用蹄把刀踢到他面前,又躺下来,把脖子对准他的脸。汉子一下明白了,马要他拿自己的血解渴。汉子眼里涌出了泪水,他抱住马脖子,缓缓拿起刀,但他没有割马,而是割了自己手腕,血汩汩涌出,他把手腕对准马嘴。马似乎也明白了,吸吮了几口,便扭过了头,汉子看见马眼里也有泪水。他撕了条布巾,包住伤口,缓缓爬上马背,马站起来,艰难地向前走去,汉子却昏过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过了多少个白天和黑夜,马一阵长长的嘶鸣把他惊醒了,汉子迷迷糊糊地看见了一片绿地,而马也竭尽余力,艰难地奔跑起来,还出了汗。汉子用手一摸,闻到异味,拿到眼前一看,那汗中,竟带着血丝……

后来,汉子便在这沙漠中的绿地安了家,放牧着马匹牛羊。渐渐地,这儿变成了一块小小的绿洲,不少牧民也在这儿落了户。汉子的马不仅与他终身为伴,而且也渐渐繁衍成一群。只是,此马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但每汗必血,实非一般良驹矣。

于是,人们便呼那马为汗血马,尽心恤之,轻易不使其驰骋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超乎人的想象又在情理之中,极具艺术魅力。

B.第二自然段,对汉子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表明了汉子有过沧桑与坎坷的经历,性格粗犷。

C.小说采用补叙的方式介绍了汉子和汗血马进入沙漠的原因,叙述的故事曲折而又引人入胜。

D.本文中有许多细腻感人之处,如“汉子眼里涌出了泪水,他抱住马脖子,缓缓拿起刀……汉子看见马眼里也有泪水”,写出了汉子对马的感激之情。

E.小说结尾表明马终于带领主人冲出困境,有了一个美满的结局,小说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

2.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汗血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说讲述了“汗血马”和汉子的故事,表达了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见解。(8分)

 

1.E(3分) A (2分) D(1分) 2.(6分)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极写戈壁环境的恶劣。②渲染悲壮的气氛,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③为下文的情节展开做环境铺垫。④将汗血马放在艰险的环境中,为后文突显汗血马的精神蓄势。(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3.(6分)①对主人赤诚、忠心。②坚韧刚毅,不畏艰险。 4.(8分)①通过对汗血马忍受着干渴将主人带出沙漠的故事,歌颂了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精神,写马就是写人。(歌颂人的精神)②从汉子与汗血马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只有相互扶持,无私奉献,才能产生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而唯有“爱”才是这强大力量的动力和源泉。(歌颂人与人的互助与爱)③汗血马与汉子出生入死,相依为命战胜各种困难,表现了人与动物征服自然的强大力量。(歌颂人征服自然的力量)④写出了人和马,跨越种类的感情,这需要更多的接纳和爱。(歌颂超越物种的爱) 【解析】 1.D应是表现了汉子与马之间的感情。B没有动作描写 C是插叙 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的表现手法。小说的环境描写一般有六种作用,如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表现性格特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等,本小说开篇以环境描写的比较细腻,恶劣的环境使得汉子与宝马之间的深受感情得以更完全的体现。 3.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通过汗血马带主人逃命,为主人挡风沙,让主人喝自己的血,显示出汗血马的赤诚与忠诚。通过它带主人一路奔逃,坚持走出沙漠,显示出它的坚韧刚毅,不畏艰险。本题每点概括1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 4.本题属于探究题,答案要点为:作品主旨为歌颂人的精神、歌颂人与人的互助与爱、歌颂人征服自然的力量、歌颂人征服自然的力量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3.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观雨

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①陈与义:北宋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此诗写于汴京失陷后诗人流寓湖、湘时。②海:暴雨。

1.第二、三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亢,字公寿,少豪迈有奇节。为应天府推官,治白沙、石梁二渠,民无水患。通判镇戎军,上言:“元昊喜诛杀,势必难制,宜亟防边。”因论西北攻守之计,仁宗欲用之,会丁母忧。

元昊反,为泾原路兵马钤辖,累迁知鄜州。初,亢请乘驿入对,诏令手疏上之,后多施用。会元昊益炽,以兵围河外,纵游骑钞麟、府间,二州闭壁不出。民乏饮,黄金一两易水一杯。徙亢管勾麟、府军马事。单骑叩城,出所授敕示城上,门启。既入,即纵民出采薪刍汲涧谷。然夏人犹时出钞掠,亢为筑堡置兵守之。其时禁兵皆败北,无斗志,乃募役兵敢战者,夜伏隘道,邀击夏人游骑。比明,有持首级来献者,亢以锦袍赐之,禁兵始惭奋曰:“我顾不若彼乎?”咸愿一战。亢知可用,始谋击琉璃堡,夜引兵袭击,大破之。战于兔毛川,亢自抗以大阵,而使骁将伏短兵强弩数千于山后。亢以万胜军皆京师新募市井无赖子弟,罢软不能战,敌目曰“东军”,素易之,而怯虎翼军勇悍。亢阴易其旗以误敌,敌果趣“东军”,而值虎翼卒。搏战良久,伏发,敌大溃,斩首二千级。

范仲淹宣抚河东,复奏亢前所增广堡砦,宜使就总其事。诏既下,明镐以为不可,屡牒止之。亢曰:“受诏置堡砦,岂可得经略牒而止耶?坐违节度,死所甘心,堡砦必为也。”每得牒,置案上,督役愈急。及堡成,乃发封自劾,朝廷置不问。蕃汉归者数千户,岁减戍兵万人,河外遂为并、汾屏蔽。

亢好施轻财,凡燕犒馈遗,类皆过厚,至遣人贸易助其费,犹不足。以此人乐为之用。驭军严明,所至有风迹,民图像祠之。

(节选自《宋史·张亢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亢管勾麟、府军马事徙:调任。

B.夜伏隘道,击夏人游骑邀:堵截。

C.敌目曰“东军”,素之易:轻率。

D.及堡成,乃封自劾发:打开。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亢有智谋的一组是(3分)

①治白沙、石梁二渠,民无水患     ②势必难制,宜亟防边

③有持首级来献者,亢以锦袍赐之    ④夜引兵袭击,大破之

⑤使骁将伏短兵强弩数千于山后     ⑥凡燕犒馈遗,类皆过厚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亢有政治远见。他预见到元昊反叛,及时提出西北攻守策略;元吴反叛后,他手写奏章,建议大多被仁宗采纳。

B.张亢胆魄过人。他单骑入城,解除州民忧患;后来为增建堡砦,搁置停修公文,朝廷问罪也不惧怕。

C.张亢善于用兵。琉璃堡之战,他先赏赐勇士,激起禁兵斗志后夜袭破敌;兔毛川之战,他巧诱敌军,最终取得了胜利。

D.张亢政绩突出。在他守边期间,蕃汉回归的人很多,戍边士兵人数大为减少,人人都愿意为他效劳,百姓非常爱戴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元昊益炽,以兵围河外,纵游骑钞麟、府间,二州闭壁不出。(5分)

(2)亢阴易其旗以误敌,敌果趣“东军”,而值虎翼卒。(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昔人眼中,“雄浑”作为一种风格,或一种美的表现形态,几乎是高不可攀的。《诗品集解》曾说:“文中惟庄马,诗中惟李杜,足以当之。”范围是小的可怜了。西方美学中有个与“雄浑”比较相近的范畴,叫做“崇高”,按照康德的见解,艺术领域并不存在“崇高”;它,仅仅表现在自然界。然而。前一种说法至少遗漏了词中的苏辛,忘却了李杜之前的屈原和李杜之后的陆游;就后一种说法而论,既然艺术是生活(包括自然界)的再现,生活中可以有崇高,艺术何以独无?不过,康德对崇高现象的分析仍有精到之处。根据他的分析,崇高引起的感觉和通常所说的美感很不一样。它不是那种直接的单纯的快感,而是一种生命力暂时受到阻遏而后洋溢迸发的振奋感。崇高的事物以其巨大的威力常常显得很可怕,但又并不是加害于人,所以结果在我们心中唤起的就不是恐惧,而是勇气和自豪。雄浑之美怕也就是这么回事。

在叙事性作品特别是小说中,雄浑之美如何产生,前人似乎说得不多。依我看来,小说的雄浑,在内容上总是与一种严重的社会冲突或人与自然的冲突联接在一起;而在形式上往往与宏伟的结构密切相关。前者,使人在惊心动魄的斗争面前对正义的力量、高尚的精神肃然起敬;后者,则使人好像面临巍峨的大厦而慨然兴叹。

雨果的《九三年》很雄浑,这是因为它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的生死决战为题材,既写了人与自然的搏斗,更写了人与人的较量,其中更表现出了强烈的人道色彩。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失》则不然,它没有什么扣人心弦的场面,而以音乐般的气氛和情绪取胜。它也写冲突,却并非战争中你死我活的搏斗,而是一个具有崇高心灵的音乐家与庸俗环境的对抗以及他自己内心经历的斗争。作者崇拜贝多芬,他的作品也同贝多芬的英雄性乐曲一样,表现着这样一种进程: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走向胜利!小说描写克里斯朵夫艰难奋斗的一生,从“蒙蒙晓雾初开”到“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一步一步将读者引向雄浑高远之境。

康德曾把崇高分为“数量的”和“力量的”两种。“数量的索高”系指体积的无限大。虽然他把崇高局限于自然界,但艺术中同样存在一个“体积”问题。西欧美术史上,没有哪个画家能比米开朗琪罗更雄浑,而他的名作《创世纪》之所以令人产生庄严雄伟之感,显然与其巨大而辉煌的结构分不开。试想我们进入罗马西斯廷教堂,猛抬头望见离地十八米的拱形天顶上,许多健壮而富于英雄气质的人物正扮演着各个不同的神奇故事,所有的故事都用建筑物的形式和装饰纹样区划开来。而整个画面又形成一个浑然的整体,这是多么壮观的现象啊!连画家的对头拉斐尔也不由得惊叹:“米开朗琪罗是用着同上帝一样杰出的天才创造出这个世界的!”

对于大部头长篇小说来说,宏伟的结构更是通向雄浑的必由之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以法俄战争为背景,反映的社会生活极其广阔。笔触所及,不仅包罗国王的御前会议,贵族的沙龙聚会,地主的庄园生活;而且布下好几条爱情线索,展现了青年男女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但所有这一切都直接间接地与战事交织在一起,人生的悲欢离合无不与战场的风云变幻休戚相关。

历来人们对雄浑或崇高的具体解释也许纷纭有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认为它是一种高格调,高境界。

(节选自俞汝捷《小说24美》)

1.下列有关“雄浑”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雄浑”曾被人当作一种风格或一种美的表现形态,《诗品集解》中用“文中惟庄马,诗中惟李杜,足以当之”来举例说明。

B.与“雄浑”比较相近的范畴是西方美学中的“崇高”,只是,康德认为“崇高”只表现在自然界而不存在于艺术领域。

C.“雄浑”会带给人那种直接的单纯的快感,而“崇高”带给人的却是一种生命力暂时受到阻遏而后洋溢迸发的振奋感。

D.“雄浑”之美与“崇高”的事物给人感受常常相同,它们巨大的威力常常显得很可怕,但又并不是加害于人,往往会在我们心中唤起勇气和自豪而不是恐惧。

2.下列对“小说的雄浑”的分析与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的雄浑,在内容上总是与一种严重的社会冲突或人与自然的冲突联接在一起,使人在惊心动魄的斗争面前对正义的力量、高尚的精神肃然起敬。

B.小说的雄浑,在形式上往往与宏伟的结构密切相关,使人好像面临巍峨的大厦而慨然兴叹,对于大部头长篇小说来说,宏伟的结构吏是通向雄浑的必由之路。

C.小说的雄浑通过宏大的创作体现出来,正如《九三年》《约翰?克里斯朵夫》《创世纪》以及《战争与和平》,它们要么有宏阔的题材,要么有宏伟的结构。

D.小说的雄浑是雄浑的一种具体表现,它与崇高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被人们认为是一种高格词,高境界。

3.下列依据文章内容进行的推断合理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借助西方美学中的“崇高”来解读“雄浑”,“雄浑”范围虽小了点,但可以存在于艺术领域,这一点却是“崇高”不具备的。

B.康德所说“数量的崇高”对小说而言是宏伟的结构所表现出的雄浑,而“力量的崇高”对小说而言是丰富的内容及深刻的主题带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

C.《约翰?克里斯朵夫》之所以雄浑,正是罗曼?罗兰在作品中以贝多芬及贝多芬的英雄性乐曲为主要表现对象,一步一步将读者引向雄浑高远之境的。

D.只要将笔触及到广阔的社会生活,描绘人生万象,展现人生悲欢离合,创作出大部头长篇小说,就能够让这样的小说达到雄浑的境界。

 

查看答案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条鲤鱼,想要跃过那道高高的龙门。它腾空一跃,结果方向不对,掉在了堤岸上。几次挣扎后,它自觉回河乏力,就放弃了努力,绝望地等待着死神的来临。

这时,一群蚂蚁围了过来。它们喊着整齐号子,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把鲤鱼拖回家。众蚂蚁一起去狠狠地咬那条倒霉的鲤鱼的尾部。那条鲤鱼痛痒难忍,一边骂它们残暴,一边蹦跳着想弹掉尾部的蚂蚁。蚂蚁们咬紧牙关,坚持不懈,鲤鱼弹来跳去却怎么也甩不掉,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弹跳。鲤鱼每弹跳一次,身体就往前滑一步。鲤鱼闻到了水草的气息,奋力拼搏。这时,那群蚂蚁赶紧松口,落到了安全的地面上。那条鲤鱼终于蹦到了河里,摆脱了死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