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

5.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

6. 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1.无边落木萧萧下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3.别有幽愁暗恨生                   4.赢得仓皇北顾  5.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

浣 溪 沙(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1.有人评价此词“诗中有画”,从词的上阕看,这一评价是怎样体现出来的?请简要说明。(5分)

2.词的下阕,诗人是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变化的?请作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1)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2)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王恢从代主击其辎重。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予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无何,梁内史缺居:过了。

B.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约倍:违背。

C.未至马邑百余里,掠卤行:将要。

D.单于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怪:责怪。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安国“为人多大略”“忠厚”特点的一组句子是(   )

①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   

②安国日:“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③安国笑日:“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④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⑤阴使聂翁壹为间             

⑥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在狱中遭到狱吏的侮辱,但他怀有宽容之心,在他东山再起后并未对狱吏田甲施以报复。

B.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和韩安国的意见是一致的。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比较充分,所以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C.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受派遣做间谍,逃到匈奴,后来为取得单于使者的信任,斩杀死囚,悬头于马邑城上,向单于诈降,最终却功败垂成。

D.为突袭匈奴单于,汉军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伏兵三十余万,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并统领各路兵马。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

(2)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经学读本与教学方法的演变

张亚群

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由此产生了源远流长的“经学”。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起源于子夏和荀子,并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深化。两汉儒学处于独尊地位,“五经”、“七经”立于太学,“明经”“孝廉”也设为察举科目,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起了特殊作用。隋唐而下,经学与科举结合,对儒家通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产生重大影响。儒家经典从“九经”展到“十三经”,并形成“四书”。经学文本从多家注疏逐渐统一。学校教材和科举考试标准,从《五经正义》演变为《四书集注》;教育方法,从注重启发、自学转向考试技能的训练。

潘光旦认为,理学与科举的流弊是导致中国教育由主动变成被动、由启发变成训练的三个因素之一,他辨析“教”与“训”的差异:从字面上看,“训是有言之教,教是无言之教”:“训”与“教”是政治与教育的一个基本分别,“政治用得着训,而教育用不着训”。儒家讲教育的两大作品《论语》与《学记》里,根本找不到一个“训”字。“教”字也用得很省:分别只有7个和18个“教”字,并且与狭义的教育没有多大关系。相比之下,“学”字用得较多:《论语》里至少有56个“学”字,《学记》中有48个“学”字,甚至题目也用“学”字,而不称“教”。这种现象“绝”不是偶然的,而有深切的教育的意义的”。它说明,在儒家先贤的教育理念中,“自动的学重于被动的教”;“真正的教育,不但教别人能自动的学,更教自己作进一步的学的功夫”。

对比官学与早期书院在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颇能反映科举制下教育方法的变化。宋代书院秉承儒家通识教育传统,十分重视境培养学生自觉能力。朱熹认为,学问靠自己积累,义理靠自己探索,为师者只是引路人,只负指导学生读书之责。他提出:“读书须有疑”,“疑者足以研期微”;“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如是学”。朱熹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包括升堂讲说,认真读书、自行理会,互相切磋,质疑问难,优游山水之间,等等。朱熹门人后学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居敬持志”六项。元代程端礼据此编著《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用以指导学童读书。

相比之下,官学教育主要以应试为目的,实行训诫教学方式。办学者只重视月课、季考,很少有实际教学活动。明清时期,这种教育状况日趋明显,难以满足学者研习学问和培养人才的需要。

1.下列关于“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经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的子夏和荀子。

B.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学问的“经学”源远流长。

C.隋唐而下,“经学”就成为学校教材和科举考试标准。

D.《四书集注》是经学文本从多家注疏演变为逐渐统一的一个标志。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科举制度下的教育方法是早期书院式教学方法,由原来学生主动学习变成被动的教,由原来的启发式教学变为训诫式教学。

B.儒家讲教育的两大作品《论语》与《学记》里找不到一个“训”宇,说明儒家先贤的教育理念中,注重启发,认为主动学习才是教育的根本

C.教育方法从注重启发、自学转向考试技能的训练,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深切的教育的意义的

D.朱熹认为老师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引路人,担负着指导学生读书、训练学生能力之责,他的看法流弊甚远

3.根据原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因此,通识教育的教育方法注重启发,强调自学。

B.对儒家通识教育内容和方法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学,从“九经”扩展到“十三经”,说明儒家思想也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

C.朱熹的教学法和读书方法,形式灵活多样,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自学,对后人很有借鉴意义。

D.明清以应试为目的官学教育,深受理学与科举流弊的毒害,很难满足学者研习学问和培养人才的需要。

 

查看答案

作文。

《中国教育报》曾刊发过一条来自新华社的新闻,标题是“有责任感的毕业生求职

最受欢迎”,内容是山东人才网对200家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在挑选大

学毕业生时,看重的因素依次是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待人接物能力等等,其中责任感

被排在第一位。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以“也谈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写出下联,注意对仗。(3分)                  

上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