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8分)。
审丑 严歌苓
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着赵无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我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们年轻那时候,媳妇们都得要彩礼一样。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还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找给我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大爷,可现在……”
“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
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审丑”原则的学生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都刊出了这个“审丑”创举——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轻捷打旋的透明塑料膜。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敲开门,里面男主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
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唉,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
“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正下着。冰箱里我存了青岛的啤酒。瞅你赶得这个巧!”
这时有人轻轻叩门。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我哪儿来的爷爷?他老脸不要,我可要脸!”小臭儿说。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
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浑浊两副嗓音。
“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
“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
“那我多等会儿。”
“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
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一个小时后,老头走了。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沤烂了,成浆了。
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在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
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无定揣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他只好从学校找到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街是条偏街,在城郊。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门边一辆垃圾车……
“哦,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他死啦。去年冬天死啦!”
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
“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
“朋友”。无定答。
“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
“对。”
“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
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节选自《审丑》,有删改)
1.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4分)
2.结合文意赏析两处划线部分。(4分)
(1)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2)心坠得他累
3.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4.“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2分)
你说,美只在于客观。
那么,你怎么解释“情人眼中出西施”?怎么解释“有多少个哈姆雷特演员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怎么解释同样的枫叶,在驾车出游的杜牧太守眼中,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因之“停车坐爱枫林晚”;在送别张生的崔莺莺小姐眼中,却是“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因之无限伤心?怎么解释李渔论《琵琶记》时所说,“同一月也,出于牛氏之口者,言言欢悦,出于伯喈之口者,字字僻凉”?怎么解释鲁迅论《红楼梦》时所讲的“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围秘事”,怎么解释王朝闻论研究王熙凤时所说的“王昆仑有王昆仑的王熙凤,我有我的王熙凤”?
你说,美只在于主观。
那么,你怎么解释“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怎么解释人们公认“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雄,峨嵋天下秀,黄山天下奇”,谁也不会颠来倒去?怎么解释“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谁也不会评价相反?怎么解释大家公认倪云林的画“萧远峭逸,刊尽雕华”,赵子昂的画“皆妩媚而带俗气”,谁也不会给他们调换帽子?
美不在客观,美不在主观,美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一种评价、一种价值判断,正如真理是人们对于对象的一种评价,一种价值判断。
可以这样认为,美,那就是审美客体的美的潜因触发了、唤醒了审美主体的审美潜能之后,或者是审美主体根据潜因与潜能的某种契合所作出的审美评价与判断。弄简单点,也可以说,美在于客体的美的潜因与主体的审美潜能相互作用后的统一。
与西方的所谓“美学之父”鲍谟加通差不多同时的中国的叶燮,一方面认为“凡物之美者,美本乎天者也,本乎天自有之美也”。同时又认为,这种“本乎天自有之美”,“必待人之才明神慧而见”。
他从理论上指出了美的确既离不开客观,又离不开主观。
西方的雕塑大师罗丹在葛茜尔问他搞创作改变不改变自然时,既回答“我没有改变自然”,也同时指出他所“抄下来的自然”是“影响视觉的感情”所向他“指出的自然”。
罗丹从艺术实践说明了美的确既离不开客观,又离不开主观。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人们利用自然界,能够或者“以实际活动的方式”,或者“在意识中以理智的方式”创造出“复现他自己”,使“人的物种生活对象化”的“确证”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
美在哪里,可以得出结论了: 。
1.下列可以作为“凡物之美者,美本乎天者也,本乎天自有之美也”这一观点依据的一项是
A.有多少个哈姆雷特演员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 |
B.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
C.贾宝玉喜欢华丽的怡红院,林黛玉喜欢清幽的潇湘馆。 |
D.我们以“百万雄师过大江”这种雄伟壮阔的场面为美。 |
2.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倪云林的画“萧远峭逸,刊尽雕华”是因为大家公认的,所以它才是美的。 |
B.马克思认为物质产品要用实际活动的方式创造,精神产品要用理智的方式创造。 |
C.罗丹大师以艺术实践说明艺术创造离不开生活但又不能机械地复制生活。 |
D.王朝闻以自己对王熙凤的研究为例说明他与王昆仑的研究对象不同所以结论不同。 |
3.罗丹大师谈创作时提到的四个“自然”的含义是否一样?为什么?(3分)
4.文章最后的结论是什么?联系全文,完成填充。(不超过10字)(3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目前,“原研药”在我国的定价远远高于《药品政府定价》规定的标准,同等质量的国产仿制药与“原研药”差价悬殊。 |
B.这两位大师看重的,在中国,甚至世界历史上,也就是李唐王朝,曾经达到如此器度闳大而不谨小慎微,胸怀开放而不闭塞拒绝的精神高度。 |
C.良好的风气,向上的风气,循循善诱、使人心理健康的风气,洁净自好、懂得礼义廉耻的风气,都是腿短的,很难推广,更难实现。 |
D.在中国,有钱的,有名的,有权的,有势的,日子过得滋润得不行的那些人,以及没钱的,没名的,没权的,没势的,而在孜孜奋斗企冀改变,都在千方百计地延年益寿。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曹操是当然的英雄,他身负多种才华,别的不说,光是知人之明就让人叹为观止。 |
B.农村来的张木匠,最近感冒发烧,舍不得花钱到正规医院看医生,就在村口叫一个“半吊子”游医挂点水,谁知越挂越严重。 |
C.面对球迷的阵阵嘘声,无论是上海男足教练还是湖北、上海男篮方面居然都振振有词:我们是合理利用规则,这有什么错? |
D.一些专家学者衣食无忧甚至于生活富裕,哪能感知到通胀给普通百姓造成的压力和艰难,哪里又能体会到普通工薪阶层捉襟见肘的苦涩。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为遏制春节期间肉食、蔬菜等付食品价格过快上涨势头, 市物价局派出督导组,对市场销售情况进行了明查暗访, 发现问题即采取调控措施。 |
B.四川的变脸原理很简单,就是把预先挂在脸上的假脸一层一层的卷回去,或拉下来,这里面靠的是障眼法,手急眼快,当然,原理简单,做起来比较难的。 |
C.当时的少数民族,尚武少文,放荡不羁,感情强烈。来自长安的元二先生,会在那弦歌嘈杂,觥筹交错,灯红酒绿,舄履杂沓的帐篷中,生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吗? |
D.要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必须以身作责,不搞特殊化,不以权谋私,不推托责任、躲避矛盾,而是关心群众,爱护群众,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渍浸(zì)麦芒(mánɡ)入场券 (juàn)茕茕孑立(jié) |
B.联袂(mèi)攻讦(jié)脾气强(jiàng)偃旗息鼓(yān) |
C.机杼(zhù)沼气(zhǎo)高档次(dànɡ)病入膏肓(máng) |
D.犒劳(kào)趿拉(tā)脊梁骨(jǐ)风流倜傥(t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