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屈原坚持正道,痛恨邪恶,以死明志,是一种精神;文天祥毁家纾难,誓死抗敌,为国捐躯,是一种精神;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一种精神;雷锋大公无私,助人为乐,死而后已,是一种精神;杨绛《老王》中的底层人物老王,勤劳淳朴,老实善良,也是一种精神;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刻苦学习,不倦追求,也何尝不是一种精神。
面对这些“精神”,你有何感想?请以“精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8分)
1.于是舍人相与谏曰:“___________________,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_____________,恐惧殊甚。”(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______________,辱其群臣。________________,独畏廉将军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臣闻求木之长者,__________________ ;欲流之远者,___________________。(魏征《谏太宗十思书》)
诗词鉴赏(7分)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用什么表现手法?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3分)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20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1.对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对策: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
B.为巡船所物色物色:盘查 |
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遗体:死者的尸体 |
D.天祥临刑殊从容从容:沉着镇静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见故相江万里相如因持璧却立 |
B.君其勉之乃使其从者衣褐 |
C.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则纵情以傲物 |
D.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日与北骑马相出没于黄淮间 |
3.下列加线字和例句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 )
例: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A.万里素奇天祥志节 |
B.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
C.天祥方饭五坡岭 |
D.天祥夜亡入真州 |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 |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抓。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2)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3)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22分)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王安安
回想我的北大时代,开头,应该是一个银灰色的清冷的晨——我在北京初秋清冷的晨中醒来。
我醒在北大的校园里,这里就是我心中沈从文、郁达夫那些现代作家们曾经关注的地方。我曾那么痴迷钟情的二十年代,曾经在这里释放过青春最靓丽的姿态,有真正的自由和激扬的时代。
我并不是第一次发现自己是很少去想未来的人。因为对于过去,我那样地依赖。回忆——我在这个清冷的早晨发现回忆是一个酒坛子,我们那么多的感动都依赖于这个酒坛子开启的一刹那。
在我这里,美丽成了一个个的定格,在新的定格产生之前,我只能依赖旧的定格追忆曾经的感动。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近乎极端地活在追忆之中,时常是那样万般无奈地凝视着曾经的种种,就像是手抓不住酒香。
这是我的局限。而发现这个局限的,正是我已经开始挣脱的动作。
因为我看到树叶上跳跃的太阳。就是这个早晨,就在我们31楼楼下,那一个瞬间如此美丽,高大的杨树上面全都是太阳。本来是阴冷的银灰的晨,它在树梢绽放笑颜。我发现沉迷于追忆的我忘了寻找新的定格了。
完成了大三的最后一篇论文,去还书。图书馆面朝东门,直通校外的大街,走出图书馆的那一刻,身边的女伴说,你看,尘世原来就在我们面前不远的地方。那一瞬间我想起第一次站在这里时心中浮现的一句话:北大就是一个世外桃源。也许是我需要的吧,世外桃源也是幸福的,也还能看到人间凡俗的烟火在不远处燃烧。
我找到了现在时的美丽定格。骑车穿越理科楼群中间的草坪,平旷的视野里全是青草的芳香,让我想起在南配殿看的第一部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岩井俊二把绿色用得那么残忍。
那部片子让我第一次想到自我意识的问题。青春就是对自己这个人一场巨大的解构,自我就在这种活动中急速膨胀。按严格的医学计算,一个人的青春期应该是从10岁到20岁。在我19岁的那一年,我来到了北大,三年,在一次次的选择、徘徊、挣扎、洗礼中,那个膨胀的自我在渐渐恢复它本来的体积。某个清冷的早晨醒来,当我发现自己不再有那些虚无的故事情结:在我从这个学校这个世外桃源里遥望尘世的一刹那,我知道我的青春期终于临近尾声。我终于明白,年轻的眼睛只有在岁月的洗涤中,才能不再只看到内心深处青涩潮湿的沼泽,而是看到外面,例如,树梢上跳跃的太阳。
刚上高中时,我说我喜欢新文学时期的作品,高年级的师哥师姐都说,哦,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喜欢张爱玲。那天一个中文系的学姐问我,外国的戏剧你看过什么?我说只看过萨特。她马上很共鸣地说,大一的时候喜欢萨特是正常的。后来遇见广告系的学姐叶子,问我喜欢什么电影,我随口说我喜欢张扬的《昨天》,她说,跟我那时候真像。
其实所有的青春都印证着共性,然而青春之所以为青春,也是因为它们都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个案。所有的青春都不明所以,正因其不明所以,才在历练中发现求索是一件何其必要的事情。
北大给了我什么?曾经以为,是一种酒神意味的自由不羁,以及将知识变成文化,再将文化变成智慧的能力。我自然地认为北大给了我很多问题的答案,然而这些答案日新月异地变化着,证明我的以为都还是片面的。那么北大给我的究竟是什么呢?
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选择什么样的伴侣,选择什么样的说辞……一切种种,实际上都在让我追问着这样的一个问题。
原来北大并没有给我答案,它给了我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要做一个怎样的人,要过怎样的一生。高贵地活着还是卑贱地活着,做古典的人还是做现代的人……我行走在这个淡灰色的校园里,脸上带着哈姆雷特式的思考,固执而天真地维护着我们善良而纯真的理想主义。
北大给了我们什么?我想,是一种格局,一种追问,一种“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力量。
1.作者回忆北大的生活时以一个“清冷”的早晨为背景,其用意是什么?(3分)
2.“发现这个局限的,正是我已经开始挣脱的动作”一句中的“局限”和“开始挣脱的动作”分别指什么?(3分)
3.请从修辞手法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两句话。(6分)
(1)“回忆是一个酒坛子,我们那么多的感动都依赖于这个酒坛子开启的一刹那。”(3分)
(2)“青春之所以为青春,也是因为它们都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个案。”(3分)
4.第7段中,作者对北大这一“世外桃源”的认识有了变化,试分析其前后的不同理解。(4分)
5.文章以“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为题有何妙处?你又是怎么理解最后一段话的内涵的?(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共10分,选择题每题3分)
“地沟油”上餐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见诸国内报端。十几年过去,虽然我国有关部门重拳频出,但“地沟油” 依然阴魂不散,有专家称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达百万吨级。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关键原因是,围绕“地沟油”形成的利益链未能从机制上打断。在利益的驱使下,“地沟油”制售从小作坊升级到大工厂,产业分工细化为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地沟油”生意不但打而不死,甚至顶风做大。
全世界哪里都有餐馆,有餐馆就有“地沟油”,“地沟油”监管是各国都要面对的实际问题。发达国家的一些监管做法可为他山之石,值得我们借鉴。
从源头上管控“地沟油”是最关键的一环。餐馆厨余废油与泔水是整个利益链的首个环节,把好这个“自来水龙头”,剩下的环节就将成为无源之水。发达国家的通常做法是通过严格的监管和严厉的惩罚措施,让不法商人付出“停业”、“破产级高额罚款”之类高昂代价,使他们知罚而退。
在德国,餐馆开业前必须与政府签署“泔水回收合同”,餐饮企业产出的每一桶泔水都必须有“身份证”,从产出、回收到利用都严格记录在案;在美国,餐饮企业如果私自将厨余废油卖给非法机构或个人,一经发现将被停业;在英国,如果餐饮企业将厨余废油倒入下水管道,无论数量多少,都将被处以高额罚款。
在我国,行政和执法资源不足与违法“地沟油”企业分布区域广的矛盾突出。从国外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解决有关部门资源不足,办法之一是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
“地沟油”是牵涉到千家万户的生命健康问题,人民群众对“地沟油”深恶痛绝。政府可以通过创新的社会管理方法,挖掘出民间潜力,缓解有关部门资源不足。比如,重奖举报人员等办法可以鼓励公民成为监督员,形成对于“地沟油”黑色产业链不间断的监管压力。
仅有上述“堵”的措施还不够,如何“疏导”也非常重要。建立新兴的厨余废油加工产业链,将“地沟油”转化为生物燃油、屋顶涂料或者肥皂等产品,让企业能从中得到丰厚的利润,“地沟油”有了自己的出路,自然不会流回餐桌。
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行,在实践中,我国正规废油加工企业生产的生物燃油价格偏高,没有市场竞争力,不少企业经营不景气。这反过来导致正规企业从餐馆收购废油和泔水价格偏低,一些餐馆出于利益考虑会铤而走险,与不法“地沟油”炼制企业“结盟”。
在这个方面,日本兼顾回收、开发与销售“一条龙”的经验值得借鉴。在日本,通过法律强制规定和政府补贴,日本专业回收公司能够以极低的价格从餐饮企业回收厨余废油;通过政府支持,回收企业得以在初建时期迅速提高技术能力和生产效率,形成生产规模;通过政策规定,政府部门车辆优先使用由厨余废油再生的生物燃油,为企业提供稳定市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国,“地沟油”监管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后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管理问题,也是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不可小视。借鉴而非照搬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对于这个问题的妥善解决,多少有一些现实意义。
1.下面各项中,对我国“地沟油”的现状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地沟油的制售形成了完整的产销链,产业分工细化。 |
B.我国的地沟油企业分布区域广,并且缺少有效地监管。 |
C.我国缺少正规的废油加工企业,废油回收没有政府支持。 |
D.在我国,“地沟油”监管是经济高速发展中出现的关乎千家万户生命健康的新问题。 |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发达国家在地沟油监管中的有效措施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德国,餐饮企业的每一桶泔水从产出、回收到利用都有严格的记录。 |
B.在美国,餐饮企业如果将厨余废油卖给非法机构和个人,一经发现,无论数量多少,都将被处以高额罚款。 |
C.在日本,对地沟油的回收、生产、销售有着法律强制规定和配套政策支持。 |
D.发达国家的通常做法是严格的监管和严厉的处罚双管齐下,使他们知罚而退。 |
3.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如何解决“在我国,行政和执法资源不足与违法地沟油企业分布区域广”的突出矛盾。(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