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莫泊桑在《项链》中感叹到:假如她当初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会怎么样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的东西,一件很小的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人生充满了偶然和意外,当生活出现变故,玛蒂尔德选择了勇敢的面对。
你有怎样的“偶然”经历?关于“偶然”你有着怎样的思考?请以“偶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③不少于800字。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每一空处1分)
1.嗟乎!大阉之乱,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既东封郑, ,不阙秦,将焉取之?
3.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
4.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 , 。”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徒幕君之高义也。”
5.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 。
6.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6分,每小题2分)
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对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人君当神器之重(当:主持、掌管)②永保无疆之休(休:美好、福祉) |
B.①承天景命(景:大)②能克终者盖寡(克:能够) |
C.①夫在殷忧(殷:深切)②诚能见可欲(诚:如果真的,表假设) |
D.①则思谦冲以自牧(牧:放牧)②简能而任之(简:选拔) |
2.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②秋毫不敢有所近 |
B.①择善而从之②终苟免而不怀仁 |
C.①震之以威怒②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
D.①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3.对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译:这也是砍断树根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译:(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刚开始人才实在繁多,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译: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 |
D.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
译:为什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代替百官管理职事,劳损自己的耳目,毁坏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呢?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喧嚣”的常用义为“声音杂乱;不清静”。面对今天越来越热闹纷乱和骚动不安的股市、网络、娱乐圈以及青春、人生,很多人用它来概括当今世界和当前生活的特点。而面对喧嚣,人们的态度也是多种多样:有人选择淡然,有人选择逃避,也有人选择融入甚或是享受,还有人……
请以“面对喧嚣”为题,自定立意,自选角度,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彼童子之师, ▲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2.蔺相如固止之,曰:“ ▲ ?”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钉头磷磷, ▲ 。(《阿房宫赋》)
4. ▲ ,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5.故予与同社诸君子, ▲ ,而为之记。(《五人墓碑记》)
6. ▲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7.此去经年, ▲ 。(《雨霖铃》)
8.羽扇纶巾,谈笑间, ▲ 。(《念奴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6分)
梅 花
(明)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1.请从表达技巧角度对第二联进行赏析。(4分)
2.简析“萧萧”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