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走进(告别)孤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从2003年开始,我国就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对自主招生政策大家褒贬不一,请就这一话题,分别以赞成者和反对者的不同口吻,选择某一角度,简要陈述理由。(6分)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行至流急涡回的七里泷,富春江裙裾一闪,____,____,____。壁立湾畔的奇岩崛石,似乎触手可及,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居农舍,更添无限野趣。
①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 ②江中之江葫芦湾便闪现出来
③葫芦湾委实别致有趣 ④别致有趣的葫芦湾
⑤湾形酷似一只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 ⑥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酷似葫芦湾。
A.②④⑥ |
B.①③⑤ |
C.①④⑥ |
D.②③⑤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要想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要靠自律,更要依靠完善的外部监督和严厉的问责制度。消费者不仅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向问题产品、向不良商家叫板,更要把监督的方向指向政府监管部门才是乱象频出的源头,才是最该受到问责的。 |
B.抵制谣言,应该从每个人自身做起。但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提高人们辨别谣言的能力,如果信息处于模糊地带,特别是造谣者浑水摸鱼、以假乱真的手段高明,人们连谣言和真相都分不清,那么不信谣、不传谣就是一句空话。 |
C.长期以来,中国坚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确定的基本原则,对菲律宾等声索国在南海进行的“蚕食行动”采取了最大限度的克制态度。中国这样做,为南海地区营造了和平气氛以及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条件。 |
D.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因酒店价格超出美国政府差旅财务规定而没有入住五星酒店。这一消息在网上引起的热议实际上折射出国人对“三公消费”的屡禁不止和监督机制与严厉惩罚的缺失。 |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尽管朝鲜一再声明发射卫星是为了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和平利用宇宙空间,但发射事件还是使本已趋向缓和的朝美关系雪上加霜。 |
B.温州市第五十一中学于近日举行的寝室文化节别出心裁,除了寝室内务和纪律评分外,还开展了钉纽扣、快系鞋带等“生活技能大比拼”。 |
C.希腊债务危机严重影响全球金融市场,一直置身事外的美国,受财政赤字的问题困扰,在短期内料不会直接介入希腊事件,而只会作壁上观。 |
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不变,养育的人就不会变。担心当代年轻人平时不说方言,就推断出一个“方言危机”,纯粹为杞人忧天。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故乡的方尖碑
熊培云
我在江南乡下生长了17年,和我的农民父亲一样,曾经向往城市没有泥水的生活。然而当我终于提着笔杆子进城,发现这里不过住着一群有房屋没家园的可怜虫。只有乡村,才是游子栖息灵魂与双足的地方。疲惫的时候,我不必像城里人一样去桑拿房或歌舞厅,我只要买张还乡的车票便可以了。回到村子里,就像回到电影《海上钢琴师》里的那艘轮船之上。望着童年的老房子,无论在外面的世界有多少挫折困苦,即使失去一切,都有信心从头再来。又因为,我原本一无所有,或者我并不需要那么多。不幸的是,2000年以后,当老家的房屋被移民建镇的风潮彻底淹没时,我栖居乡村的信心与骄傲已荡然无存。曾经生养我的村庄如今变成一片废墟,我从此成了一个在心灵上既没有城市又失去了村庄的流浪汉。
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此后几年间在老家发生的一件事比拆房子还要严重,那就是村子里的一些古树被远道而来的树贩子连根盘走。坦率说,尽管我也时常遭遇人生的挫折,但很少失去内心的安宁。然而,当我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老家的古树早在几年前便被人强买一空,其时内心不可不谓翻江倒海,无以诉说。
我曾经看过一部名为《柠檬树》(Lemon Tree)的以色列电影:巴勒斯坦女果园主萨玛,为了保卫自己的果树,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新邻居、以色列国防部长告上法庭,因为以色列当局出于安全考虑要砍她的果树。尽管以色列当局表示将给予萨玛足额的补偿,但在她看来,这些柠檬树不仅有自己的记忆和生命,同时也是她与父亲甜蜜生活的见证者与给予者,而这一切是任何钱财都无法补偿的。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一些难以割舍的人与事。对于我来说,最能牵动我的故乡之物,便是村边晒场上的那棵老树。它有几十米高,不仅在我孩提时代给了我昂扬挺拔的斗志,同样见证了这个村庄的几百年历史;而当我有朝一日离开故土、远足他乡,它又是那样温情满满,成为游子望乡之时的归所。就像《乱世佳人》里陶乐庄园里的大树,总会让离乱中的孩子挂念,梦萦魂牵。
没有树,土地会失去灵魂。在我眼里,晒场边上这棵高大挺拔的古树之于这个村庄的价值,无异于方尖碑之于协和广场①,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即使是出于审美或者某种心理层面的需要,它也应该永远留存。记忆中,这棵大树同时支撑起了这个村庄的公共空间。尤其是在耕作季节,劳累的人们多会在这里休息、闲聊,而那些伸出地面的巨大树根也为大家提供了天然的长条板凳。据村里的老人们说,早在几代以前,曾经有人想卖掉这棵树,一位有公益心的老人便自己掏了钱将这棵树买了下来,目的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忙完农活时有个好地方乘凉。
就是这样一棵古树,被树贩子里应外合,名义上以“2000元”(最初是1000元)的价格在光天化日之下连根刨出,然后运走。回想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经在这棵大树旁,边收割水稻,边听崔健的《一无所有》,与父母在田间地头忙着“双抢”。而现在,虽然表面上我在城市里过得意气风发,掸去了泥土,却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心底的家园。
“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离开乡村的游子写下了“故乡沦陷”的文字。他们站在中国与世界的不同地方发问——为什么我们曾经“热爱的故乡”,变成了一个自己不愿回去或回不去的地方?
【注】①方尖碑,是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19世纪后作为外交礼品耸立在巴黎、纽约和伦敦等西方城市。巴黎协和广场,法国最著名的广场,中央矗立着由埃及总督赠送给查理五世的有三千三百年历史的方尖碑,方尖碑成为协和广场乃至法国的标志性建筑。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本文体现出散文“以小见大”的特点,通过家乡一些古树被卖掉的事情折射出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小细节与大时代的交织,延续着作者理性思索和悲悯情怀。 |
B.传统农业文明被现代化大规模工商业文明所取代,似乎是个难以阻遏的潮流。文章即体现出作者对于传统乡村陷入衰败的痛心和彻底绝望。 |
C.文章描写的是作者个人的故乡村庄,但记述的问题却带有普遍性。中国的乡村衰败,既有时代潮流推动的自然发生,也包括近年来激越的城市化而掀起高潮的建设暴力。 |
D.文章开头作者用深情的笔调书写自己无法真正从心灵上融入都市却对故乡深深地依恋,为后文的故乡沦陷做了铺垫,起到欲抑先扬的作用。 |
E.作者引用以色列电影中的情节,意在以巴勒斯坦女果园主最终保护了自己的果树和故乡的树被卖掉形成鲜明对比,反思中国的移民建镇的风潮。
2.分析文章“故乡的方尖碑”的含义和作用。(6分)
3.解释画线句子含义。(6分)
我从此成了一个在心灵上既没有城市又失去了村庄的流浪汉。
没有树,土地会失去灵魂。
4.在作者看来,乡村有哪些重要的意义?你认为农业文明被现代化大规模工商业文明所取代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失落,试探究。(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