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

元至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守自负年德,易之,闻其至,笑曰:“臧氏之子也。”或以告臧,臧怒,欲中守法。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守,即诬守纳己赇。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众知有为,因让之曰:“若素名勇,徒能藉贫孱者耳。彼豪民恃其赀,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博鸡者曰:“诺!”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奴惊,各亡去。乃褫豪民衣自衣,复自策其马,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使自呼曰:“为民诬太守者视此!”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博鸡者逆谓曰:“若欲死而父,即前斗,否则阖门善俟。吾行市毕,即归若父,无恙也。”豪民子惧遂杖杀其父,不敢动,稍敛众以去。袁人相聚从观,欢动一城。郡录事骇之,驰白府。府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问。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汝罪宜死。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乃释之。

博鸡者因告众曰:“是足以报使君未耶?”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博鸡者曰:“然。”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台臣弗为理,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

高子曰:“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其祸非外至也。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固贼戾之士哉!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识者固知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矣。”

(《书博鸡者事》高启)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贵,将郡至袁(巡视)

B.众知有为,因之曰(谦让)

C.否则阖门善(等候)

D.台臣惭,追受其(状子)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博鸡者遨市遮豪民

B.胁服,夺官豪民子惧遂杖杀

C.第上者不能察若民不自谨

D.是足报使君未耶?博鸡者义闻东南

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博鸡者见义勇为、有勇有谋的一项是(3分)( )

①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  ②博鸡者曰:“诺!”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 ③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 ④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  ⑤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 ⑥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5分)

(2)府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问。(5分)

 

1.B 2.D 3.C 4.(1)(他)每天抱着鸡招呼些年轻人在街市上(斗鸡)赌博,意气用事好打架,那些在乡里充当好汉的人都服从他。(2)总管府里的佐管对他做的事情感到痛快,暗地放纵不去过问。 【解析】 1.“让”在文中应为“责备”的意思 2.D项前一个“以”,表目的的连词,来、用来;后一个“以”,介词,由于、因为。A项的“于”均作介词,在;B项的“其”均作代词,他的;C项的“为”均作动词,做 3.①的“任气好斗”与“义”无关;④陈述的对象是“豪民子”,且与“义”无关;⑤“惭”涉及“义”“谋”,但非“直接”表现。采用排除法,选C。 4.(1)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呼少年博市中”,省略句,应补“在”;“下”活用为动词,服从;一处1分,大意2分。(2)“快”意动用法,可活译为“感到痛快”;“所为”,所字结构,做的事;“阴”,暗地;一处1分,大意2分。 有个以斗鸡作赌博的袁州人,一向蛮不讲理,不从事生产,每天抱着鸡招呼些年轻人在街市上(斗鸡)赌博,(他)意气用事好打架,那些在乡里充当好汉的人都服从他。 元朝至正年间,袁州有个总管做了许多有利于百姓的政绩,老百姓很爱戴他。(这时)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姓臧的,是新升的高官,要巡察所管各路到袁州来。袁州的总管依仗自己年高有德,瞧不起这个姓臧的,听说他要来,笑着说:这臧家的孩子。“有人把这话告诉了姓臧的,姓臧的大怒,想凭借法律来陷害他。偏巧袁州有个土豪,曾受过总管的杖刑,了解到肃政廉访司心里怀恨总管,就诬告总管接受了自己的贿赂。肃政廉访司于是逮捕了总管,威胁他使他屈服,并罢了他的官。袁州百姓非常气愤,可是没有什么办法去对付。 有一天,博鸡人在街上游荡。大家知道他有办法,就责备他说:“你平素是有名的勇敢人,只能欺侮贫穷软弱的人罢了。那个土豪仗着他有钱,诬陷罢免了好总管,使袁州百姓失去了父母官。你若确实是条好汉,就不能为我们总管出把力气吗?”博鸡人说:“当然可以!”立即到贫穷人聚居的地方,喊来些一身勇猛的年轻人,一下子集合了几十人,在路上拦截土豪。那土豪正穿着漂亮衣服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跟随着一群奴仆奔驰而来。博鸡人一直冲向前,把他从马上揪下来,狠狠地打。(他的)奴仆惊惶地各自逃散。(博鸡人)就剥下土豪的衣服自己穿上,又骑上他的马,指挥众人推搡着土豪到马前,反绑着两手,在街上游街示众,还让他自己喊着:“作为老百姓诬陷总管的人就看我啊!”走一步喊一声,不喊就用棍子打他的后背,脊背全打伤了。土豪的儿子听说闹了乱子,就集合了宗族奴仆一百多人,想拦路抢夺回去。博鸡人就告诉他说:“你要想让你老子死,就上前决斗,不然就回家关上门好好等着,我们游街完毕就把你老子交还,不会有伤害。”土豪的儿子怕打死他爸爸,不敢动手,慢慢聚拢他那一群人离去了。袁州的百姓聚集一起跟随观看,满城欢声雷动。郡里的录事害怕了,跑去报告总管衙门。总管府里的佐管对他做的事感到痛快,暗地放纵不去过问。天黑了,(游街示众)到了土豪的家门口,(博鸡人)抓住头发让他跪下,斥责他说:“你做百姓自己不检点,冒犯了总管,打你板子,是按法律办事。你竟敢为此产生怨恨!又趁机诬陷总管使他丢了官,你的罪恶应当处死,现在暂且饶了你,以后不好好改过自新,而且再说坏话,我一定烧了你的房子,杀掉你的全家!”土豪的气焰一点没有了,用前额碰地,谢罪说不敢,才放了他。 博鸡人这时对众人说:“这回够不够报答总管了呢?”大家说:“你干得确实是痛快,然而总管的冤屈还未伸,还是没有用。”博鸡人说:“是的。”就用几张大纸糊成横幅,宽两丈,大大地写上一个“屈”字,用两根竿子撑起来,到行御史台衙门去告状。台臣不受理。于是他就和同伙们天天举着“屈”字的横幅在金陵街上游行。台臣感到羞愧,随后接受了他的状子。恢复了总管的官职,撤了姓臧的官。在这时候,博鸡人由于讲义气扬名于东南一带。 高启说:“我在史馆工作时,听翰林天台人陶先生谈到博鸡人的事。看那袁州的总管虽然得民心,可是自己得意洋洋瞧不起上级,他的灾难不是来自外部。姓臧的官滥用法律,来报复一句话的私愤,真是险恶的人啊!但是在上的人不能体察下情,使百姓捋起袖子集合起来为自己出气。有见识的人由此可以看出;元朝政治的紊乱废弛,变乱从下面产生而逐渐扩大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地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1. 下列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

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2. 下列古代咏雁诗(词),属于“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一项是( )

A.列序横空,身世在云中,舞影动西风。云淡淡,月蒙蒙,身点破苍穹。

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

C.“鸿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雁飞高兮远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人的眼界,常常受思维方式的影响,与胸襟气度有关。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视角不同,事物的面貌就会迥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只要提升高度就能看得更远;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告诉我们不要计较眼前得失,大千世界凡事要往长远看。

请以“眼界”为题作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西部地区必须获得“生态补偿”的三点原因。(每点不超过10个字)(6分)        

日前,权威部门发布了《中国生态文明地区差异研究》报告。该报告的生态文明水平排名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格局。西部地区许多地方被列入国家限制和禁止开发的名单。西部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很难走东部地区那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西部地区以牺牲传统意义的经济发展为代价,有效维护了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必须获得补偿。

 

查看答案

在下面的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5分)

假如窗边太朴素了,你可以在窗外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姿;                                 ;                       。即使无风无月,无雨无雪,它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也泛出一片青翠,生动而空灵。

 

查看答案

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上下衔接、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

②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③故有“秋老虎”之说。

④“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⑤被称为“多事之秋”。   

⑥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⑦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

A.②①③④⑤⑦⑥

B.①③⑤④②⑦⑥

C.②③①④⑤⑥⑦

D.②⑤④①③⑦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