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2.吾尝终日而思矣,      ▲      。              (荀子《劝学》)

3.      ▲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4.金樽清酒斗十千,      ▲      。            (李白《行路难》)

5.      ▲      ,四弦一声如裂帛。          (自居易《琵琶行》)

6.人生如梦,      ▲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情天再补虽元术,      ▲      。    (林朝崧《无闷草堂诗存》)

8.度尽劫波兄弟在,      ▲      。          (鲁迅《题三义塔》)

 

1.惟草木之零落兮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受任于败军之际 4.玉盘珍羞直万钱 5.曲终收拨当心画 6.一尊还酹江月 7.缺月重圆会有时 8.相逢一笑泯恩仇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10分)

1.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六处)(6分)

自仲尼之亡,六经之道,遂散而不可解。盖其患在于责其义之太深,而求其法之太切。夫六经之道,

2.文中所提到的“六经”是指“诗、书、礼、乐、  ▲    ▲  ”六部经书。(2分)

3.用自己的话概括苏轼认为“六经之道,遂散而不可解”的原因。(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日,“17岁少女拒绝官二代求爱被烧伤毁容”的标题充斥着各大报章的版面,再一次刺痛公众敏感的神经,而刺痛敏感神经的关键词无疑又是“官二代”。

近年来,无论是新闻媒体报道,还是网络新闻言论,都有一个明显的现象——标签化。比如,只要提到城管与商贩发生冲突,就是城管粗暴打人;只要车祸与富人有关,就是“富二代”以富欺人;只要公务员与治安案件有关,就是公务员以势压人。总之,只要涉及具有敏感身份的有“权”和有“财”人的报道,公众就会产生大量的联想:特权腐败、权钱交易……这其实是一种认知问题上的简单做法。

一个偶发的、当事人无意的行为,贴上富人或穷人身份的标签,就使一个平常的事件变成了一个显示社会分裂的标志性公共事件,使之成为公众宣泄情感的导火索。加之媒体“标签”式的报道,无形中强化并分裂了阶层意识,并由此产生阶层的等级差异。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只能无助地看着部分官员将公共权力化为一己私利,而且诸多类似的社会现象一再发生,无法阻止,并有恶化的趋势。所以,一旦产生贫富冲突、权钱交易等个案,人们便相信它是这些问题的代表,并借机宣泄。另外,主观上人们总是试图将所有发生的事件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系统中去认识,习惯将研究对象化繁为简,把个别性的、特殊性的因素归为现有的普遍性的结论,以便清晰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网络社会需要批评者,但必须警惕随意地、标签化式的批评。

1.请简要说明什么是标签化?(4分)

2.简要分析标签化的危害和产生的原因。(5分)

3.结合文本,谈谈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批评者?(6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题(15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具赢两重性。“狂”表现在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上;而“不狂”,表现在他对历史、现实的清醒认识上。

B.《三国演义》中,周瑜巧设“苦肉计”,使自作聪明的蒋干中了计,也使曹操中了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女神·凤凰涅槃》是对一个古老民族再造新我的伟大颂扬。长诗用凤凰浴火重生的神话来象征古老中国和诗人自我的毁灭与再生。

D.《边城》以翠翠与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大佬天保,豪爽豁达,不拘小节,深得当地人的喜爱,人们送给他一个绰号叫“岳云”。

E.《哈姆雷特》写国王偷听对话后,感觉自己弑兄篡位的罪行已经败露,认为哈姆雷特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产生了置其死地的念头。

2.简答题。(10分)

(1)试分析《老人与海》中“狮子”的形象。(4分)

(2)阿Q的精神胜利法包括哪些内容?请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

2.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3.有人评价“春日偏能惹恨长”有“避平见奇之妙”,为什么?(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

韩愈

公讳丹,字文明,姓韦氏。公之父政,卒雒县丞,赠虢州刺史。公既孤,以甥孙从太师鲁公真卿学,太师爱之。举明经第,选授峡州远安令。顺宗嗣位,诏拜谏议大夫。

刘辟反,围梓州,诏以公为东川节度使、御史大夫。公行至汉中,上疏言:“梓州在围间,守方尽力,不可易将。”征还入议蜀事。刘辟去梓州,因以东川节度使让高崇文,拜晋、慈、隰等州观察防御使。将行,上言:“臣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上以为忠。

一岁,拜洪州刺史、江南西道观察使。公既至,则计口受俸钱,委其余于官。罢八州无事之食者,以聚其财。始教人为瓦屋,取材于山,召陶工教人陶,聚材瓦于场,度其费以为估,不取赢利。凡取材瓦于官,业定而受其偿,从令者免其赋之半;逃未复者,官与为之;贫不能者畀之财,栽食与浆,亲往劝之。为瓦屋万三千七百,为重屋四千七百,民无火忧,暑湿则乘其高。明年,筑堤捍江,长十二里,疏为斗门,以走潦水。公去位之明年,江水平堤,老幼泣而思曰:“无此堤,吾尸其流入海矣!”灌陂塘五百九十八,得田万二千顷。凡为民去害兴利若嗜欲。

卒有违令当死者,公不果于诛,杖而遣之去。上书告公所为不法若干条,朝廷方勇于治,且以为公名才能巨,治功闻天下,不辨则受垢,诏罢官留江西待辨。使未至,月余,公以疾薨。使至,辨凡卒所告事若干条,皆无丝毫实。诏笞卒百,流岭南。公能益明。                  (选自《韩愈文集》,有删改)

注:①高崇文:唐代大将,刘辟反,统兵往讨,平定叛乱。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举明经第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

B.因以东川节度使让高崇文让:移让

C.为重屋四千七百重:重要

D.不辨则受垢垢:污秽,耻辱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韦丹“治功”的一组是(3分)

①征还入议蜀事   ②罢八州无事之食者

③为瓦屋万三千七百   ④筑堤捍江

⑤得田万二千顷   ⑥凡为民去害兴利若嗜欲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辟造反围困梓州,韦公被任命为东川节度使、御史大夫管理梓州,他认为此时梓州正处在包围之下,尽力守卫都很困难了,实在不容易担任那里的将领,就回绝了。

B.韦公被任命为晋、慈、隰等州观察防御使,将要上任,给皇帝上书说这三州都不是要害的地方,不如让它们归属河东,皇帝认为他很忠心。

C.韦公担任洪州刺史、江南西道观察使后教导人们建瓦屋,从山上取得材料,召集陶工教给人们制作陶瓦的方法,并在集市上供应建屋的原料,不获取利润。

D.一名受到韦公惩罚的士卒诬告韦公违法,韦公因此被朝廷免职,但事后朝廷派人来调查,发现士卒是诬告,而这件事使韦公的才能更加显现出来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既孤,以甥孙从太师鲁公真卿学,太师爱之。(3分)

(2)无此堤,吾尸其流入海矣!(3分)

(3)卒有违令当死者,公不果于诛,杖而遣之去。(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