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深圳卫视金钟奖全国决...

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深圳卫视金钟奖全国决赛第一轮女子组的比赛中,选手苏晴迟到。大赛一位监审表示,金钟奖应该更以人为本,她去探望病危家人,事前已向组委会请假,我们可以宽容她的迟到。 正当苏晴准备上场之际,身为评委之一的某音乐名宿当场表示,在如此正规的国家级比赛中,迟到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让苏睛上台就建对其他选手的不公平。相持不下之际,这位音乐名宿激动地说:“把决定权交给观众。”台下的观众用掌声和欢呼声力挺苏晴,苏睛破例获得上场演唱的机会登上舞台。而这位音乐名宿依然认为此举“破坏了规则”,愤然退席;再没露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略 【解析】(1)本则材料的重要信息点是“以人为本”和“遵守规则”,是一组矛盾关系式的命题。 (2)本文观点应立足二者关系。 (3)切题的立意为既要“以人为本”,又要“遵循规则”。 (4)偏题的立意为只谈某一方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6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计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1.①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每空不超过5个字)

孔子:                                     韩非子:              

2.②请简要分析两种为政观的提出原因。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上文提供的信息,补写标语的下句。要求字数相同,结构基本一致。(5分)

330国道某处由于道路平坦宽阔,许多司机都不自觉地超速驾驶;又有不少行人贪图方便,不走人行横道线,而另辟“捷径”,横穿隔离带,给行车、行路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交警部门在路边醒目处立了警示标语:“虽为坦途,超速者戒;               ,              。”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水中藻、荇交横,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金樽清酒斗十千,                                 ,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

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首清诗,然后回答小题。

晚   望

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1.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5分)

2.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其忠诚自至,亦得君而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

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取小亮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而后世不见,则非唯失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天下之得失,至于辽东之败,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未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

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切谏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存之于书,未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弃之,成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又何以知其贤且良欤?桀、纣、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或曰:“《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与此戾矣。”夫《春秋》之所以讳者,恶也,纳谏岂恶乎?“然则焚稿者非欤?”

曰:焚稿者谁欤?非伊尹、周公为之也,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则?以焚其稿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

或曰:“‘造辟而言,诡辞而出’,异乎此。”曰:此非圣人之所曾言也。今万一有是理,亦谓君臣之间,议论之际,不欲漏其言于一时之人耳,岂杜其告万世也?

噫!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

(曾巩《书魏郑公传后》)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夫以谏诤为当掩:掩饰

B.而始郑公不在世恨:遗憾

C.而其事至迫:逼迫

D.然则焚稿者欤非:不对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作者曾巩对“谏诤”所持态度一组是(3分) (   )

①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 ②取小亮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

③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       ④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⑤又何以知其贤且良欤         ⑥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立论明确,见解独到。作者盛赞魏郑公,并明确提出了应该公开谏诤内容以“告万世”的主张,肯定了谏书存在的重要意义。

B.文章叙议结合,以史实为例证,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将谏诤之事载入史册所产生的积极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C.文章运用对比手法阐述论题。唐太宗因为善于纳谏而成为一代明君,晚年却因拒绝纳谏导致“辽东之败”,而生追思郑公之忆。

D.文章结构圆和,章法严谨。全文以述唐太宗从谏、郑公善谏始,以颂郑公之贤结;中间旁征博引,条分缕析,层层推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令当时削而弃之,成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5分)

(2)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