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纵囚论 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纵囚论

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耳,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 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1.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自归以就死约:约定

B.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期:希望

C.盖恩德入人之深而人之速移:移动

D.不情以干誉逆:违背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然则何而可

B.所以求此名也

是可天下之常法乎所以纵之乎

C.不意其必来冀免

D.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

吾见上下交相贼成此名也       圣人之法乎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

对君子要讲信义,而对小人要施加刑罚

B.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

施加刑罚而将犯人打入死地,这是罪大恶极的行为,这又让小人特别嚣张

C.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

(假如)料到犯人必会回来才将他们放走,这是上面(皇帝)窥察揣摩下面(囚犯)的想法

D.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

哪里有所说的(皇帝)施加恩德与(囚犯)懂得了信义这种情形呢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区分君子与小人,要看其是否能够为了“义”殒身不恤,视死如归。

B.作者认为唐太宗纵囚的做法只不过是为了求得贤德君主之名,并不值得称赞。

C.作者认为囚犯在明知必死时做出回去领死的抉择,才可以说施恩教化取得成功。

D.作者认为圣君明主治世应以人情为本,既不追求标新立异,也不追求作秀求名。

5.用“/”给下面画横线文言文断句。(5分)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 使

 

1.C 2.C 3.B 4.A 5.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 【解析】 1.移:使人改变。 2.以:连词,表目的。(为:做;作为。所以:用来……;因此。其:代词,那些;语气词,难道。 3.刑罚被核定为死罪,是罪恶到了顶点,这又是小人中最厉害的了。 4.文中说“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即使君子也很难做到。这并非区分小人与君子的依据 5.本题考查断句,短文故事性很强,多读几遍,然后再一些常见虚词的帮助下进行断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每题2分,共4分)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①),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②),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钱钟书《窗》)

1.填入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阳光是暗淡的②风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

B.①阳光是暗淡的②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

C.①到处是阳光②风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

D.①到处是阳光②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

2.结合文段,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共2分)

可是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它还能表达感情。而贝多芬所做到的一点,也是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子,有时清醒就出些洋相或者显示出格调不高的一点,在于他把音乐完全用作了表现心情的手段,并且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着旧的乐式:但是他加给它们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思想高度的那种最高的激情,使得产生于感觉的激情显得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于是他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之下竟还有什么样式存在着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时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用了另外几个很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从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抛出了同时使用音阶上所有单音的可怖的和弦。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萧伯纳《贝多芬百年祭》)

1.对上面文段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乐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创造乐式带来感官的享受,也在于表达出感情。

B.贝多芬会有出洋相或格调不高的行为,以致别的音乐家把他当做疯子。

C.贝多芬音乐里蕴含的激情达到思想高度,远超于带来感官享受的激情。

D.贝多芬既能设计出好乐式,又能根据感情的需要突破旧有乐式的限制。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每空1分,共4分)

(1)消(qiǎn)           (2)(lǒng)    

(3)(gū)    负          (4)一(chóu)    莫展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将有作于上者

A.问征夫以前路

B.而莫之夭阏者

C.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D.见笑于大方之家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于是怅然慷慨

C.不然则其所疏远

D.依乎天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