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57岁的何大妈晨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57岁的何大妈晨练时一头栽进了荷花池,82岁的孙老伯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人。大妈心存感激,打算登门道谢,却被老伯要求找电视台报社,宣传一下他的行为。大妈的女儿得知此事,在网上发帖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该帖引来网友热议。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对材料内容与含义的理解作文是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材料作文。材料讲述了一位82岁的孙老伯做了好事请求表扬遭到质疑的故事。材料表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待见义勇为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当下社会多元的价值观、道德观。考生作文或对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进行思考,或由此上升为对价值观、道德观的探讨,均视为符合题意。

材料内容丰富,含意很多:

1赞美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以教育、感染更多的人;

2现代社会越来越提倡、包容和尊重多元价值取向,应尊重孙老伯的“留姓名”和“表扬自己”;

3否定为名救人行为,不能为了得到表扬才去见义勇为,让“见义勇为”变味;

4思考见义勇为观念变化,反思见义勇为者高龄化背后的深层原因;

 

略 【解析】批评大妈的女儿不知恩图报、不懂得感恩,反而质疑救人目的的自私和浅薄,人要知恩图报,懂得感恩等均属题意范围。 以下为新闻事件回放:   救人者———见义勇为的孙老伯 “我要求找媒体报道此事,不是为自己的名声。现在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少了,看见人处于危难的时候肯伸出手搭救的人不多了,所以,有必要把这样的事情宣传一下,教育一下旁观的年轻人。” 救人的老伯姓孙,连云港灌云人,今年82岁,1944年参加新四军,1953年抗美援朝之后被分来杭州工作。老伯特别强调,他不是第一个跳进池中的人。“我是第二个跳进池中救人的。第一个跳进池中的也是一个老头,年纪比我还大,84岁了。” 孙老伯告诉记者,他要求媒体报道此事,不为自己的名声。“让我寒心的是,当时在场那么多比我年龄小的人,他们都没去救,结果还是我们两个80多岁的老头跳进池里。唉——现在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少了,看见人处于危难的时候肯伸出手搭救的人不多了,所以,有必要把这样的事情宣传一下,教育一下旁观的年轻人。我自己都80多岁的人了,要那个名声做什么用?” 对于那些怀疑他救人是为财的人,孙老伯说:“我是退役军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现在每月七七八八加起来收入过万,你说我还需要什么财?她(指何大妈)说要登门谢我,肯定是要带点礼物送过来,说实话,我不需要。”“你们小同志,不了解我们,不知道我们这代人的想法。”孙老伯表示,理解一代人要把他同他所处的年代联系起来,“我经历的历史塑造了我的世界观,我的世界观指导我的行为。我只是想通过宣传我的事情感染更多的人。我没想到这一举动引来那么多的误解。” 针对当今社会好事难做、好事不做、做了好事有后顾之忧的现象,孙老伯指出,在这种氛围下,做了好人好事就越需要多报道。 被救大妈——要向组织汇报我想不通 被救的何大妈表示,对于孙老伯所表达的弘扬见义勇为的思想,她是赞同的。“我们当初通电话的时候他也说过,是想为大家树立个榜样,好让大家都学习他的精神,提高社会风气。我觉得这个没什么错。”但是大妈对于老伯要求上电视,并让大妈向组织汇报救人一事的做法还是想不通。 何大妈表示,最近她的身体一直不是太好。“等我腿脚方便了,肯定要去谢谢他的。” 被救大妈的女儿——“雷锋做好事不留名” 何大妈的女儿韩女士,是改革开放后接受新教育的第一代,有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原则。谈起孙老伯求表扬的事,韩女士对此一直不满,“本来私下拎些礼物过去谢谢他挺好的,哪有这样来求表扬的?” 在了解了孙老伯求表扬的用意之后,韩女士还是觉得“难以理解”。她认为孙老伯在记者面前说的和对她们母女在电话中说的不一样,比如,对记者讲他不是第一个跳进池中救人的,而对她们讲的时候说是第一个去救人的。虽然她承认了老伯的救人行为,表示感谢是应该的,但还是坚持“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的想法——“我就是不想让他曝光。” 做了好事请求表扬——重庆曾经有过 2008年10月19日,在江北区红旗河沟长途汽车站当清洁工的廖光明来到本报接待室,讲述了他头天晚上在汽车站救助一名犯病晕倒的妇女的事,并主动提出“想上报纸”。 老廖说,他今年50岁,入党27年,当过兵。30多年前他就开始做好事,做过大大小小的好事数不清,拾金不昧、帮人搬运、抢救病人以及灭火救灾等等。“都说做好事不留名,我年轻时就最怕别个表扬我。但是现在我都当外公了,所以从前年起,我就开始主动找记者,找他们报道一些我做的好事,想有更多人来做好事。” 做了好事该不该要求表扬?记者在候车室做了个小调查,多持反对意见。一位女乘客说,应该大力表扬做好事的人,但自己去争表扬,她做不出来。一位男乘客说,要是做一件好事就要表扬,那要怀疑他的动机,要是做了一辈子好事,他不说别人也会知道。 重庆社科院研究员孙元明对老廖的做法却表示肯定。他说,高调做好事是雷锋精神在当代的延续,正像今天我们宣传奥运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的行为一样。“表扬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赞赏,跟运动员喊‘为我加油’是一个道理。” 我有话说———重庆衡信律师事务所律师唐用强 孙老伯见义勇为后要求表扬没有什么不妥。以这样的方式起到一种示范作用,我认为是一件好事。 个人赞同观点 勇于在他人遇到危险的时候救人,这样的好人好事值得大力宣传和弘扬,此举本无可厚非。但却遭到被救老人女儿的质疑和网友的热议,这不能不说出人意料。难道八旬老人救人真的象被救老人女儿想的那样,有什么目的吗?如果有,决不是什么功利目的,他的要求无非是想唤起人们见义勇为的意识,弘扬一下做好人好事的社会美德。 就象老人所说的那样,他已经八十多岁,收入不少,不需要博取什么好名声。作为一个“曾经”的老兵,老人始终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用自己的一己之力唤起更多的人,投身改善社会风气之中。 当现在社会风气日益急转直下的环境下,看客不断增多的时候,能伸出援手的人越来越少。八旬老人奋不顾身的行为本身就是活生生的教育和宣传素材,能够对社会进步起到促进和引导作用。对老人的要求提出质疑,并声称自己吃了闷亏的被救老人女儿,其本身的所作所为说明在关键时是不会这样做的,并自以为是地认为老人救人的目的不纯,只能暴露出她的自私和浅薄。退一步讲,老人在被救老人落水后,不顾年事已高和自己的安危救人,这已说明一切了。再有疑问,不仅不厚道,也不地道。 试想,在出现这样的情况时,能有多少人能够有勇气挺身而出?在以利益为价值尺度的社会里,有些人想到的首先是这样做值不值?该不该?正因为如此,八旬老人的行为才值得称道,要求虽然含有苦涩但无可厚非。 评价一个社会现象必须要考虑到所处的环境和背景,当一个耄耋老人出现在救人现场救人时,其他人干啥哪?当老人提出宣传时,人们又会有怎样的想法和看法?这一个个问题,不都在拷问着我们。我们不能苛求老人的无奈之举,其实这个要求也没有什么不当之处。社会进步不应是一个时髦的词语和漂亮的口号,而应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从这个角度认识这个问题,要求媒体宣传并无不可,而且还应大张旗鼓地宣传,从而营造弘扬社会公德的良好风气和环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                 。            (李白《行路难》)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3.相见时难别亦难,                。                (李商隐《无题》)

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8分)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4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也。父进,建炎间从岳飞护卫八陵,转战江、淮间,积阶至武义大夫。再遇以恩补官,隶侍卫马司,武艺绝人。孝宗召见,太悦,赐战袍、金钱。

  开禧二年,下诏北伐,以殿帅郭倪招抚山东、京东,遣再遇与统制陈孝庆取泗州。再遇请选新刺敢死军为前锋,倪以八十七人付之。招抚司克日进兵,金人闻之,闭榷场、塞城门为备。再遇曰:“敌已知吾济师之日矣,兵以奇胜,当先一日出其不意。”孝庆从之。再遇飨士卒,激以忠义,进兵薄泗州。泗有东西两城,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乃自以麾下兵从陟山径趋东城南角,先登,杀敌数百,金人大溃,守城者开北门遁。西城犹坚守,再遇立大将旗,呼曰:“大宋毕将军在此,尔等中原遗民也,可速降。”旋有淮平知县缒城而下乞降,于是两城皆定。郭倪来飨士,出御宝刺史牙牌授再遇,辞曰:“国家河南八十有一州,今下泗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且招抚得朝廷几牙牌来?”固辞不受。寻除环卫官。

倪调李汝翼、郭倬取宿州,复遣孝庆等继之。命再遇以四百八十骑为先锋取徐州,至虹,遇郭、李兵裹创旋,问之,则曰:“宿州城下大水,我师不利,统制田俊迈已为敌擒矣。”再遇督兵疾趋,次灵壁,遇孝庆驻兵于凤凰山,将引还,再遇曰:“宿州虽不捷,然兵家胜负不常,岂宜遽自挫!吾奉招抚命取徐州,假道于此,宁死灵壁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会倪以书抵孝庆,令班师,再遇曰:“郭、李军溃,贼必追蹑,吾当自御之。”金果以五千余骑分两道来,再遇令敢死二十人守灵壁北门,自领兵冲敌阵。金人见其旗,呼曰“毕将军来也”。遂遁。诸军发灵壁,再遇独留未动,度军行二十余里,乃火灵壁。诸将问:“夜不火,火今日,何也?”再遇曰:“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彼已败不敢迫,诸军乃可安行无虞。汝辈安知兵易进而难退邪?”

金兵七万在楚州城下,三千守淮阴粮,又载粮三千艘泊大清河。再遇谋知之,曰:“敌众十倍,难以力胜,可计破也。”乃遣统领许俊间道趋淮阴,夜二鼓衔枚至敌营,各携火潜入,伏粮车间五十余所,闻哨声举火,敌惊扰奔窜,生擒乌古伦师勒、蒲察元奴等二十三人。

嘉定十年,以武信军节度使致仕。卒,年七十。赠太尉,累赠太师,谥忠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招抚司日进兵 克:严格限定(日期)

B.固辞不受。除环卫官。 寻:不久

C.再遇督兵疾趋,灵壁 次:驻扎

D.乃遣统领许俊道趋淮阴 间:秘密地,暗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会倪书抵孝庆,令班师                臣具表闻,辞不就职

B.汝辈安知兵易进难退邪                惑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度军行二十余里,火灵壁              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D.遇孝庆驻兵凤凰山                    俨骖騑上路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毕再遇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①再遇以恩补官,隶侍卫马司,武艺绝人②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③今下泗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④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 埃莫睹⑤郭、李军溃,贼必追蹑,吾当自御之⑥敌众十倍,难以力胜,可计破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代名将毕再遇,不仅善于运筹帷幄,在战场上更是果敢骁勇,常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B.在攻打泗州时,毕再遇巧用计谋,“声西击东”,收到奇效,先拿下泗州东城,西城则不战而克。

C.毕再遇觉得自己的任务是攻打徐州,如果死在灵壁南门,会被郭倪认为是不按预定线路行军,违背军令。

D.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毕再遇火烧敌人的粮车,断其给养,这一计策很像《三国演义》中曹操夜袭乌巢。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再遇飨士卒,激以忠义,进兵薄泗州。(4分)

(2)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彼已败不敢迫,诸军乃可安行无虞。(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川祭祀与敬畏民心

泰山,从鲁国的名山到全国的名山,从享受山岳祭祀到承载封禅大典,除了伴随东方和儒家文化的成长壮大以外,还伴随着祭祀典礼层级的提高。而随着祭祀典礼层级的提高,泰山所代表的感恩观念也走上极致。

《公羊传》曰:“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惟泰山尔!”山川之所以受到祭祀,是因为它们能够泽被四方。这种祭祀,就是一种感恩典礼。感谢山川,感谢天地。封禅泰山,是为了报功,其实也有感恩的一面。封禅,根据《五经正义》的解释是“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何?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报功天地,到底是什么意思?一方面是汇报、报告,另一方面就是回报、报答,就是感恩天地。所有的祭祀,都有报恩之意。

  天子封禅,报功天地,为最高感恩典礼。成就这一盛典,不仅取决于帝王意愿,更取决于客观条件。所谓客观条件,按照管仲的说法,需要凤凰来仪,麒麟现身,还要有比目鱼出海。其实,最重要的是要天地祥和,万物茂盛,人民幸福。汉光武帝刘秀恢复汉家江山,即位三十年,群臣建议封禅泰山,而光武帝的回答是:“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隋文帝一扫天下,让分裂的中国再次统一,但是当群臣建议封禅泰山的时候,文帝说:“此事体大,朕何德以堪之”,最后只用南郊之礼祭祀泰山,不敢举行封禅之礼。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西方式的宗教和上帝,但是古人有所敬畏,知所进退。天地受到崇敬,不仅是因为天地赐予万物,养育万民,也因为天地代表良心,代表善的意志。无其德而行其礼,是欺天灭祖。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帝王何尝没有自我表扬的需要,但是敬畏之心让他们却步。唐太宗几次决定封禅,或因大臣劝阻,或因天象异常,或因水灾出现,最后决定放弃封禅。封禅,对于帝王而言,是一种巨大无比的荣誉,因此有着可以想象的引力,但是很多帝王,如汉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等,最后决定放弃,是因为他们有敬畏之心。孔子说,畏天命,畏大人之言。这些帝王敬畏的是什么?真的是无知无情的自然天地吗?当然不是。他们敬畏的是人心,是历史。他们害怕肆无忌惮的自我膨胀会导致怨声载道,导致天谴,导致历史的恶评。

  天地良心,算是一个成语,在中国的语境中,天地代表良心。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人的天命观就发生了巨大改变,“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上天的意志代表人民的意愿。天地为万物之本,人民为邦国之本。从这个意义上说,感恩天地,就是感恩人民,敬畏天地,就是敬畏人心。

(选自《泰山的祭祀与封禅》,有删改)

1.下列关于“祭祀山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祭祀山川,起源很早,有对一般山川的祭祀,有对特殊山川的祭祀,而泰山封禅是祭祀山川的最高礼节。

B.古人祭祀山川,是因为他们认为山川中“有能润于百里者”“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认为山川能泽被四方,赐予万物,养育万民。

C.因为儒家文化的不断成长壮大,祭祀山川的规格越来越高,泰山从享受山岳祭祀到承载封禅大典就是这方面的明证。

D.古人祭祀山川,作者认为其中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诸如对自然和民心的敬畏,对自然万物和芸芸众生的感激。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虽然没有西方式的宗教和上帝,但是我国古人还是有所敬畏,知所进退的。

B.天子封禅,报功天地,需要特定的客观条件,即凤凰来仪,麒麟现身,比目鱼出海。若贸然行之,就是欺天灭祖,就会自遭祸端。

C.“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这句话或许是汉光武帝的场面之言,却也让我们看到了天子对民心的敬畏。

D唐太宗几次决定封禅,最后又决定放弃,这是因为他有敬畏之心,但他敬畏的其实不是无知无情的自然天地,而是人心,是历史。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汉光武帝、隋文帝没有泰山封禅,是因为他们的敬畏之心太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感恩之心不足。

B.恢复汉家江山的汉光武帝刘秀,让分裂的中国再次统一的隋文帝,都没有贸然去泰山封禅,也有来自他们自身的原因。

C.很多帝王都有自我表扬的需要,但是他们害怕这种自我膨胀会导致怨声载道,导致历史的恶评,所以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行为。

D.因为天地为万物之本,人民为邦国之本,所以历史上天子祭祀山川就是要感恩人民,敬畏天地就是在敬畏人心。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

B.有国外媒体评论,中国是从埃及接返国民的国家中相关工作速度最快、效率最高、启动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

C.该场招聘会有150家单位参与,提供了超过4000多个岗位,其中电子制造业占百分之七十五左右。

D.从目前我国快递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来看,远远滞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要打通节日期间物流瓶颈尚需时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