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先与最后 鲁迅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先与最后

鲁迅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拚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嫘了。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了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但这些事又作别论。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预定的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罢。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1.为什么说“不为最先,不耻最后”是赛马妙法?(5分)

2.概括文中提到的学校运动会中的五种不良表现。(每项不超过8个字)(5分)

3.将“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的“胜兆”改为“胜利”,“败兆”改为“失败”,行不行?为什么?(6分)

 

1.一开始便拼命奔驰,马力就容易衰竭;而始终不放弃,落在最后也努力奔跑,就有可能取得胜利  2.(1)互相对骂 (2)动手打架 (3)中途退出比赛 (4)佯装跌倒放弃比赛 (5)嗤笑落后者  3.不行,“胜兆”是胜利的兆头,还不是胜利,这些人就“纷纷聚集”,深刻地揭露了他们投机的嘴脸;“败兆”是失败的可能,他们就纷纷逃亡,有揭露了他们意志的薄弱。而不耻最后的人才是中国的脊梁 。 【解析】 1.本文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可整合第一段中的这一句话: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拚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嫘了。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答题区间在第三自然段,可逐句进行分析,整合答案。 3.本题考查鉴赏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首先逐字比较胜兆与胜利的区别。然后结合原文进行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网络阅读的方式。下表是对在校大学生使用网络阅读载体和可接受网络阅读费用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概括出一条结论(不出现数字):(3分)

网络阅读载体调查

可接受网络阅读费用调查

网络阅读载体

比例

阅读费用 

比例

电脑、手机

93% 

免费  

76%

IPAD或电子书

3%

1~5元/月

23%

其他

4%

5~10元/月

1%

 

结论:                                                                   

 

查看答案

某中学为筹备百年校庆,向社会上的广大校友征集有纪念价值的老相片;请为这个征集活动写一段广告词。要求:1.不超过80个字;2.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3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由,          ?知之为知之,           。(《论语》)

2.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陶潜《桃花源记》)

3.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           。(欧阳修《醉翁亭记》)

4.风正一帆悬。           ,           。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5. 蒹葭萋萋,          。 所谓伊人          ,(《蒹葭》)

6.得道者多助,                    亲戚畔之。   (《孟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沧浪静吟

苏舜钦①

独绕虚亭步石矼②,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

二子③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

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澄醪④不满缸。

【注】①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北宋著名诗人。屡次上书朝廷,议论时政得失。庆历四年(1044),因“稍侵权贵”,被捕入狱,革职为民。退居苏州,筑沧浪亭,自号沧浪翁。有《苏学士文集》。此诗写于苏州沧浪亭闲居时期。

②石矼:石桥。

③二子:指伯夷和叔齐,商末孤竹君之二子。二人互让君位,先后都逃到周国。武王 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④澄醪:清醇美酒。

1.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请指出第三、四句的情景关系,并简要其分析写景手法。(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2分)

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①,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②,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③。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④田仰者,以金三百锾⑤,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注】①雪苑侯生,侯方域,号雪苑。②论城旦,被定罪判刑。一种服苦役的刑罚。③中郎,指东汉蔡邕,曾官中郎。④开府,官名,用称督抚。⑤锾,huán,古代重量单位,亦是货币单位。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乃其金而赴之利:利用

B.公子盍之叩:询问

C.然尝董卓,不可掩也昵:亲附

D.己卯来金陵,与相识相识:认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所见岂后贱妾耶       吾向之所赞侯公子者谓何

B.阿附魏忠贤论城旦     奈何阮公负至交乎

C.假所善王将军         将军屏人述大钺意

D.屏居金陵,清议所斥   欲侯生解之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直接表现李姬“能辨别士大夫贤否”的一项是( )

A.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B.中郎学不补行。

C.田公岂异于阮公乎?

D.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姬的生母贞丽虽然不善赌博,但生性豪侠,因此所结交的都是当代才华出众的人物。

B.李姬责备侯生虽然读遍万卷诗书,但见识还比不上自己这样的妇道人家。侯生听后大为不满,便故意借醉酒卧床不愿相见。

C.侯生赴考名落孙山,李姬在桃叶渡设宴饯行,临别时规箴侯生不要因秉性豪爽不受约束,再加上科场失意,就不自爱而玷污自己的品行。

D.李姬特别擅长唱《琵琶记》,然而从不轻易唱给别人听,就算是遇见意中人侯生,也只应承唱一遍就再也不唱了。

5.断句与翻译。(10分)

(1)用斜线“/”给文中划线文字断句。(3分)

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3分)

②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