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小题(20分)
遥远的岛
(芬兰)别卡宁
在天气晴和的日子,辽阔的水面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一个孤独的小岛;打从汉奈斯和别卡记事的时候,他们就总是对那个小岛怀着永不减退的兴趣。
岛上密密层层长着一片茂密的、异常高大的松林,因此小岛宛若一束绝妙的花束,插在一望无垠的大海花瓶里。它从早到晚一直沐浴在阳光之中。当太阳的巨轮在东方天际刚一露头,这一瞬间,阳光就已经在爱抚小岛上那些参天大树的树梢了;而当红日西沉的时候,它又仿佛依依惜别,用熊熊燃烧着的余晖把那些树梢染得红艳艳的。风和暴雨在小岛上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加猖獗,不管风从哪边吹来,无依无靠的小岛总是怀着快乐而轻信的态度迎接它。每当风暴大作,海浪撞击着岸边的岩石,浪花四溅,几乎一直飞上松树梢头。风在浓密的树冠间狂暴、凶狠地猖狂肆虐。阴雨的时候,小岛仿佛裹在一片灰蒙蒙的雾幕里,看起来神秘得像一个谜。
“真有意思,在近处它像什么样呢?”两个孩子多次互相询问。
他们竭力想探听小岛上的情况,常常向父亲提出一连串无穷无尽的问题,然而得到的却只是一些很简短的回答。小岛实在是太没有价值了,怎么能引起一个成年男人的兴趣呢。
不过孩子们从远处用自己的眼睛眺望着小岛,他们决不能相信,它是像父亲所断言的那样索然无味。他们从前就已发现,世界上有不少事物,它们的美不能打动父亲的心。
孩子们的思想里片刻也忘不了这个小岛,而且有一天他们觉得:他们简直是非到那儿去一趟不可了——这是不足为奇的。
不过怎么去呢?路很远,父亲极其严格地禁止孩子们用船,他们也不敢违抗他的禁令。那么怎么办呢?因为要到那个小岛,只能从海上去——坐船或者是从冰上走过去。这么说,没有任何旁的办法了——得等到冬天。
这期待已久的日子、实现理想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两个孩子用由于急不可耐而发抖的手拿出了滑雪板偷偷地上路了,他们的心在战栗。冷彻骨髓的一月的寒风刺痛他们的面颊,使他们感到像火烧似的。遥远的太阳的寒光照得人眼花,可是毫无暖意。滑雪板滑得很顺利,孩子们看到前面就是在寒冷的闪光中变化万千的目的地,于是越来越鼓足劲头,继续向前滑去。他们所有的念头、所有的思想都集中到了那个奇迹的岛上,而随着每一次挥动滑雪杖,它离他们就越来越近了。
他们曾那样日夜梦想的奇遇,千百万令人头晕目眩的童话中的奇遇.——当他们的脚踏上小岛的那一瞬间,这一切就都要实现了!所有他们读过的童话,所有他们梦想过的奇迹,千千万万的童话和奇迹,今天一定都会成为现实。他们的嘴笑得闭不拢,眼睛也向风,向太阳和灿烂发光的雪面冰凌微笑着,他们忘记了世界上的一切,只除了一点:今天是他们的节日,滑雪板正带着他们向遥远的小岛飞驰。
当太阳的最后一束光线在遥远的小岛上逐渐熄灭的时候,孩子们回来了。他们回来的时候十分疲倦,神情严肃。在他们那少年人的心里带回了一个可怕的生活的秘密。他们的思想里再没有任何关于奇遇的想法。他们的心里再没有任何希望。他们已经不再向小岛眺望了,虽然在深红色的夕照中,岛上寒冷的闪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耀眼夺目。他们不再眺望了,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真实情况,赤裸裸的、阴郁而令人痛苦的真实:遥远的神话般的小岛原来只不过是一片不成样子的可怜的荒野,遍地砾石,遍地都是暴风雨遗留下的痕迹。那儿只有普通的泥土和石头,最常见的石头和泥土——和他们的脚每天踩着的泥土完全一样,甚至还要差一些,更加粗糙,更加贫瘠。岛上的树林里也是一些最普通的树木,最常见的松树,高大的褐色树干耸立在乱石之间,生着弯曲的、被暴风雨折断的树枝。
不,他们再也不想看那个小岛了,无论是今天,还是旁的日子——永远,纵令生活突然变得千百倍阴郁,枯燥无味和毫无意义。
这天晚上,他们躲在自己的床上悄悄地哭了,背着父母,甚至互相隐瞒着。他们伤心地痛哭,不能回答自己,为什么他们这么难过,为什么睡梦不肯来临。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两个小孩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
2.联系全文,分别理解文中划线词或句子的含义。(4分)
(1)不管风从哪边吹来,无依无靠的小岛总是怀着快乐而轻信的态度迎接它。
(2)这天晚上,他们躲在自己的床上悄悄地哭了,背着父母,甚至互相隐瞒着。
3.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文题“遥远的岛”的理解。(4分)
4.指出第二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5.有人认为文中孩子们的探险活动是失败的、没有价值的,也有人认为这是颇有意义、很有价值的。请结合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9分)
当今世界性文化重大转折的景观是:国际的经济、技术、军事竞争正显现为“文化竞争”,换言之,那种可见的国家“硬实力”竞争,已逐渐被无形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遮掩。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此话提醒我们:中国文化不“走出去”,中国在世界上就只能永远是“提篮小卖”的农夫。当今中国在经济上已经加入了WTO,贸易出口量已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在不断走向世界,而中西文化交流却是“贸易逆差”,严重入超。在世界文明对话的舞台上,中国往往还是在人家搭建的舞台上、在人家的主场里当配角。因此中国不应该满足于人类物质生产加工厂的地位,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中国应该有魄力和勇气参与调整当代世界文明进程,应该发出而且要把自己的声音放大为国际的声音;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拿来”了一个世纪以后,也要开始“送去”,让世界了解我们的优秀文化,尽快结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赤字”现象。
那么,中国文化应该拿什么“走出去”?
中华文化的基因里,总有一股“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君子立于天地之间,就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一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理念,缔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使中华文明成为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今天,当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卫星通讯、数字传输、卫星定位、远程医疗等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活,当数字化、信息化使地球成为“智慧”地球、中国成为 “感知中国”、人类进人太空时代的时候,中国文化的“天下情怀”又得到了不断的充实更新,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贵和”。在世界三大文明中,西方文明崇尚自由,伊斯兰文明崇尚公平,中华文明则崇尚包容。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普遍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在我们眼前的世界却并非和谐。人类在自然资源的争夺、国际秩序的平衡、意识形态的认知、宗教信仰等许多问题上的纷扰、矛盾不断,导致出现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全球变暖、贫困蔓延、自杀率上升等现象。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避免人类自杀之路,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诚然,中国独具魅力的“和”文化,必将为化解人类面临的危机与冲突带来新的智慧。
因此中国文化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在自信与尊严中走出去,展示给世界的,不再是19世纪后西方人眼中的愚昧落后衰败脆弱的文化,更不是持“中国威胁论”所宣扬的那种冲突性、扩张性文化,而是一个强调和睦、和谐、和平的可以与世界各国合作的中国,是以人为本、仁者爱人、有宽容精神的中国,是怀有“天下”观念和博大精神的中国。
1.下列各项中,据文意不属于中国文化应该“走出去”的理由的一项是
A.中国经济在不断走向世界,而文化交流却是“贸易逆差”。 |
B.中华文明崇尚包容,一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理念。 |
C.只有经济输出而无文化输出的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 |
D.中国要让世界了解其优秀文化,要参与调整当代世界文明的进程。 |
2.下列各项中,对文中的“中国文化”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中国文化指的是自古以来中国人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 |
B.中华文化的基因指的是千百年来“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
C.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普遍和谐是中国“和”文化的三重意味。 |
D.中国文化中的“和”文化,能够彻底化解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与冲突。 |
3.根据全文内容并联系中国实际,请你为中国文化怎样“走出去”提几条合理化建议。(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4分)
据说有位中国学者到美国参加“《梦溪笔谈》学术研讨会”时,美国专家高兴地说:“欢迎你来和我们合作研讨。”中国学者却谦虚地说:“哪里,不敢当。本人才疏学浅,水平有限,很荣幸有机会来贵国学习。”外国专家由此怀疑他的学术水平,并认为这位中国同行缺乏自信心。
如果你是这位中国专家,你会如何恰当地表达?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警戒怂勇一瞬即逝丧失殆尽 |
B.震撼驯服风弛电掣专心致志 |
C.炙热安详破釜沉舟浮想联翩 |
D.嫉妒藐视素昧平生晃然大悟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痉挛(jìng)赝品(yàn)踯躅(chú)颐指气使(yí) |
B.倾圮(pǐ)脚踝(huái)蜷缩(quán)卷帙浩繁(zhì) |
C.伛偻(yǔ)羊圈(juàn)喝问 (hè)戛然而止(gā) |
D.毗邻 (pí)晌午(xiǎng)矗立(chù)浑身解数(xiè) |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人们正要填一口枯井的时候,一头毛驴掉到了井里。井很深,那头驴子又很老,人们想尽办法,也没能把驴子拉出来。尽管驴子哀怜地求救叫喊,无奈之下,人们还是决定埋了它。
当第一铲泥土落在枯井中时,驴子叫得更响了,它显然明白了人们的意图。可是,当第二铲泥土落到它背上的时候,驴子却出乎意料地安静了。
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泥土落到它背上的时候,驴子都在做一件惊人的事情:它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把它们踩在脚下,让自己登高一点。
人们不断地把泥土往枯井里铲,驴子也就不停地抖落并把它们踩在脚下。就这样,驴子随着泥土的抖落不断登高,最后竟在人们惊奇的目光中,潇潇洒洒地走出了枯井。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