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酒馔/撰写孤僻/癖好讥诮/峻峭...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酒写孤好讥/峻峭忌妒/殚精

B.搅祷/求枝弱/果实

C.倒/量/记洗/咳嗽玷辱/轻怕重

D.端/睥/体防/金榜

 

C 【解析】A.zhuàn  pì\pǐ  qiào  dàn\dān   B.bàn   qí\qǐ   kē\gě  léi    C.shuò\sù  diān\diàn   shù\sòu   diān\niān  D.ní\nì   xìn\xù  lú     dī\t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人生很简单,只有两件事:谋生与乐生。

“谋生”是一个苦涩的词语,它意味着忍受、付出、疲累、无奈……可是,“谋生’’是人之为“人”必需的本事与责任。

“乐生”却是一个愉快的词语,它意味着享受、欣悦、知足、爱……物质富裕的人不一定乐生,贫穷的人不一定不乐生。

这段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幸。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复行数十步,  。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

2.天姥连天向天横,   。天台四万八千丈,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最难将息。

(李清照《声声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宿金沙江

[明]杨慎

往年曾向嘉陵宿,驿楼东畔阑干曲。

江声彻夜搅离愁,月色中天照幽独。

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

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

【注】杨慎,明代文学家。嘉靖三年36岁时被贬云南,直至老死。此诗是他往返川滇途中夜宿金沙江时有感而作。

1.下列各项对诗歌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一二句起笔于“往年”,回忆起作者曾在嘉陵江畔夜宿的情景:驿楼上,倚栏凝思,不能入睡。

B.三四句进一步描写江涛声彻夜不停,搅乱了诗人的离愁别绪。月亮高挂,更显得他形单影只。

C.五六句“瘴海头”写如今飘零到南方的瘴疠之地,回首故乡嘉陵,更觉得道路悠长归期无望。

D.七八句描写金沙江的江声月色依旧,人立楼头也依旧,旧怨新愁涌上心来,悲痛更不堪诉说。

2.有人说“离愁”是本诗的诗眼,也有人说“肠断”是本诗的诗眼,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牛僧孺,字思黯,隋仆射奇章公弘之裔。幼孤,下杜樊乡有赐田数顷,依以为生。工属文,第进士。元和初,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皇甫浞俱第一,条指失政,其言鲠讦,不避宰相。宰相怒,僧孺调伊阙尉,改河南,迁监察御史,进累考工员外郎、集贤殿直学士。

穆宗初,以库部郎中知制诰。徙御史中丞,按治不法,内外澄肃。宿州刺史李直臣坐赇当死,赂宦侍为助。具狱上;帝曰:直臣有才,朕欲贷而用之。”僧孺曰:“彼不才者,持禄取容耳。天子制法,所以束缚有才者。禄山、朱泚以才过人,故乱天下。”帝异其言,乃止。赐金紫服,以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始,韩弘入朝,其子公武用财赂权贵,杜塞言者。俄而弘、公武卒,孙弱不能事,帝遣使者至其家,悉收赀簿,校计出入。所以饷中朝臣者皆在,至僧孺,独注其左曰:“某月日,送钱千万,不纳。”帝善之,谓左右曰:“吾不谬知人。”由是遂以相。

敬宗立,进封奇章郡公。是时政出近幸,僧孺数表去位,帝为于鄂州置武昌军,授武昌节度使、同平章事。鄂城土恶亟圮,岁增筑,赋蓑茅于民,吏倚为扰。僧孺陶甓从城,五年毕,鄂人无复岁费。又废沔州以省冗官。

文宗立,是时,吐蕃请和约弛兵,而大酋悉怛谋举维州入之剑南,于是李德裕上言:“韦皋经略西山,至死恨不能致,今以生羌二千人烧十三桥,捣虏之虚,可以得志。”帝使君臣大议,请如德裕策。僧孺持不可,曰:“吐蕃绵地万里,失一维州,无害其强。今修好使者尚未至,遽反其言。且中国御戎,守信为上,应敌次之。彼来责曰:‘何故失信?’赞普牧马蔚茹川,若东袭陇阪,以骑缀回中,不三日抵成阳桥,则京师戒严,虽得百维州何益!”帝然之,遂诏返降者。时皆谓僧孺挟素怨,横议沮解之,帝亦以为不直

会昌元年,汉水溢,坏城郭,坐不谨防,下迁太子少保。进少师。明年,以太子太傅留守东都。刘稹诛,而石雄军吏得从谏与僧孺、李宗闵交结状。又河南少尹吕述言:“僧孺闻稹诛,恨叹之。”武宗怒,黜为太子少保,分司东都,累贬循州长史。宣宗立,还为太子少师。卒,赠太尉,年六十九。谥曰文简。

(选自《新唐书》,有删节)

【注】①甓Pì,砖。②悉怛谋,人名。③赞普:吐蕃王号。④从谏:刘稹叔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持禄取耳容:宽容

B.僧孺陶甓以城:筑城

C.至死不能致恨:遗憾

D.不谨防坐:因……而获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帝于鄂州置武昌军南取百越之地,以桂林、象郡。

B.岁增筑,赋蓑茅民学于余,不拘

C.中国御戎,守信为上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D.东袭陇阪,以骑缀回中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牛僧孺为牛弘的后代,早年丧父。初及第时骨鲠正直,指陈时弊,无所回避,因而得罪宰相,仕途一度受阻。

B.牛僧孺严于执法,在任御史中丞时,追究查办违法之事。且为官清廉,曾因拒收贿赂而得到穆宗称赞重用。

C.牛僧孺心系国家百姓。治理鄂州时,关心百姓疾苦,修缮倒塌的房屋;撤去沔州的设置,减少国家财政支出。

D.石雄军吏掌握了刘从谏跟牛僧孺私下交往的情况,再加上河南少尹吕述的检举揭发,僧孺 因刘稹案被降职。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具狱上,帝曰:“直臣有才,朕欲贷而用之。”(4分)

(2)帝然之,遂诏返降者。时皆谓僧孺挟素怨,横议沮解之,帝亦以为不直。(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史可法的扬州

肖复兴

扬州,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40多年前,我读到清人全祖望那篇著名的《梅花岭记》,看到他记述的史可法壮烈殉国的场面:大兵如林而至之际,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死前,他留下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下。”少年的心,被一腔壮怀激烈所燃烧。扬州,在我的心里,是史可法的扬州,是一地梅花怒放的扬州。

真的来到扬州,已经是十多年之后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那时的扬州,没有如今那样多的高楼大厦,史可法墓前的护城河那样的清澈,河边的杨柳在夏日里浓荫四溢,为史可法祠堂遮挡着骄阳的炙烤,祠堂前的小路,水洗过一样干净而幽静。

只可惜,我来的季节不对,梅岭没有一朵梅花。

第二次来到扬州,是20年过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了。那是一次会议结束之后游览瘦西湖和个园,在参观个园的时候,我独自一人悄悄地溜了出来。记忆中史可法墓应该离个园不远,果然,往北一走,很快就到了护城河边,依然是杨柳依依,依然是小路幽幽,更奇特的是,祠堂里,梅岭下,依然只有我一个人。这样更好,可以独自一人和忠烈喁喁独语。和瘦西湖的游人若织相比,这里的空旷和幽静,也许正适合史可法。

还是没看得到梅岭的梅花,不过,没关系,好的风景,杰出的人物,遥远的历史,永远都在想象之中

200 9年的初春,我第三次来到了扬州。真的是和史可法和扬州有缘,来扬州前不久,在国家大剧院看过昆曲《桃花扇》,那里面有史可法率兵于梅花岭下“誓师”一段——史阁部言道:众位请起,听俺号令,你们三千人马,一千迎敌,一千内守,一千外巡。上阵不利,守城;守城不利,巷战;巷战不利,短接;短接不利,自尽。面对清兵的入侵史可法表现出的民族气节,让今人叹为观止,甚至汗颜。是他让扬州这座城市充满血性,荡漾着历史的波纹涟漪。

我一直以为,扬州区别于一般的南方城市,区别于那种小桥流水的婀娜多姿。由于地理的关系,它地处江苏的北大门,照史可法说是“江南北门的锁钥”。所以,扬州不仅具有江南一般小城女性的妩媚,同时具有江南一般小城没有的男性的雄伟。无疑,史可法为扬州注入了这样雄性的激素,壮烈的舍生取义,惨烈的扬州十日,让这座城市气吞吴越,拒绝后庭花和脂粉气,让扬州不仅有精致的扬州炒饭、扬州灌汤包子和扬州八怪,而且有了遥想当年铁马秋风把栏杆拍遍的想象空间,有了可以反复吟唱的英雄诗篇的清澈韵脚。

没错,史可法让扬州不仅是一幅画,而且是一首诗。

这次来因有朋友的陪伴和解说,看得更明白一些。享堂前的一副清人的抱柱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古风盈袖,很是沉郁。梅花仙馆外另一副今人的抱柱联:万年青史可法,三分明月长存。嵌入史可法的名字,互为镜像,做今古的借鉴,令人遐思。享堂里有史可法的塑像,享堂后是史可法墓。墓前有石碑和牌坊,墓顶有草覆盖,被人们称之为“忠臣草”。

享堂西侧有晴雪轩,里面藏有史可法的遗墨。史可法的书法是真正的书法,草书行书都有,气遏行云,韵击流水。他的遗书最是让我心动,他的第三封遗书,仅仅三句:“可法死矣!前与夫人有定约,当于泉下相候也!四月十九日,可法手书。”可以说是史可法短促一生中最精彩的绝句。墨迹点点,也是血迹斑斑,几百年来依然色泽如润,气韵如生,鲜活如昨。6天后,这一年,即1645年4月25日,史可法殉国。次年清明前一日,他的副将,也是他的义子史德威,在他誓师和血战的梅花岭下,为他筑墓立碑。但是,那只是史可法的衣冠冢。

走出晴雪轩,来到梅岭下,春梅未开,冬梅正残,断红点点,飘落枝头,有一种哀婉的气氛,袭上心头。好在祠堂东侧桂花厅前,有紫藤和木香各一架,过些日子就会次第开花,一紫一黄,分外好看。到了秋天,祠堂大门前那两株古银杏树金黄色的落叶,会落满一地,落满祠堂的瓦顶,更是壮观。如果说梅花是史可法的灵魂,那满祠堂种植的紫藤、木香、银杏、桂花、芍药、葱兰,就都是扬州人的怀念和心情。

在扬州,还留下了这样特殊而别具情感的地名:史可法路、螺丝及顶街(摞尸及顶的谐音,当年史可法抗敌,巷战血拼时尸体一个摞一个到城墙顶),以及史可法曾经居住过的辕门桥。扬州人把对史可法的纪念渗透进他们的生活,刻印在他们走的路上和日子里,那是扬州人在心底里为史可法吟唱的安魂曲。

扬州,不管到什么时候,真的都是史可法的扬州。

(摘自《人民文学》2009年第5期,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散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作者引用全祖望的《梅花岭记》片段,生动再现了史可法的牺牲场景,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解释了向往扬州的原因。

B.作者之所以写出前两次游览史可法祠堂时游人稀少,是为了与下文第三次来游览史可法祠堂时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C.史可法祠堂里两副对联,都富有诗情画意,巧用比兴与对仗,用明月象征史可法,含蓄地赞美了史可法对扬州城的热爱。

D.国家大剧院演出《桃花扇》,史可法的唱词体现了英勇无畏和誓死抗敌的精神,史可法也已成为各种艺术所刻画的形象。

E.这篇文章,写了作者前后三次游览史可法祠堂的经历,最后一次因为距离现在时间比较近,所以浓墨重彩地加以叙写。

2.赏析文中两个画线句。(6分)

(1)好的风景,杰出的人物,遥远的历史,永远都在想象之中。

(2)墨迹点点,也是血迹斑斑,几百年来依然色泽如润,气韵如生,鲜活如昨。

3.作者为什么说扬州是“史可法的扬州”,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5分)

4.请结合文中对“梅花”的叙写,探究“梅花’’在文中的意蕴及作用。(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