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锃亮(zèng) 解元(jiè) ...

下列各组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亮(zèng)   元(jiè)      诈(jué)   朝夕月(dūn)

B.口(nè)     脓(huì)      除(fú)    惩一百(jǐng)

C.然(nǎn)    序(xiáng)    身(jī)    不见经(chuán)

D.赘(lěi)    职(gòng)    干(biě)    泣不止(chuò)

 

B 【解析】A项中“暾”应读tūn;C项中“传”应读zhuàn;D项中“累”应读léi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人总是期盼得到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有人批评说,“期盼得到不可能的事情,这是很荒谬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或许,你就期盼过得到发生不可能的事情;也或许,你当时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后来竟然得到了;还或许,你对人总是期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一现象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请自拟题目,自定文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者议论文,所定文意必须在所给材料的范围内。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荆轲刺秦王》)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曹操《短歌行》)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4.                 ,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5.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分)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杜 甫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①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②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注:①文翁:西汉庐江舒县人。曾在成都设学校,入学者免除徭役,这些措施对当地文化的发展有所促进。②滟滪:即滟滪滩,旧时是长江三峡的著名险滩。

1.有人说颈联中的数字运用精妙传神,请任选其一,结合诗句赏析。(4分)

2.请对颔联所抒之情作简要赏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与吕恭论墓中石书书(有删节)

柳宗元

宗元白:元生至,得弟书,甚善;诸所称道具之。元生又持部中庐父墓者所得石书,模其文示余,云若将闻于上,余故恐而疑焉。

仆早好观古书,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又二十年来,遍观长安贵人好事者所蓄,殆无遗焉。以是善知书,虽未尝见名氏,亦望而识其时也。又文章之形状,古今特异。弟之精敏通达,夫岂不究于此?今视石文,署其年曰“永嘉”,其书则今田野人所作也。虽支离其字,犹不能近古。为其“永”字等,颇效王氏变法,皆永嘉所未有。辞尤鄙近,若今所谓律诗者,晋时盖未尝为此声。大谬妄矣!又言植松鸟擢之怪,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难信。或者得无奸为之乎?

且古之言“葬者,藏也”。“壤树之”,而君子以为议。况庐而居者,其足尚之哉?圣人有制度,有法令,过则为辟。故立大中者不尚异,教人者欲其诚,是故恶夫饰且伪也。过制而不除丧,宜庐于庭;而矫于墓者,大中之罪人也。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若然者,勿与知焉可也,伏而不出之可也。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生又持部中父墓者庐:筑庐居住

B.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完备

C.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经过

D.而不出之可也伏:掩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矫墓者,大中之罪人也乃设九宾礼

B.圣人有制度,有法令,过为辟于其身也,耻师焉,或矣

C.或者得无奸为乎客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是故恶夫饰伪也若属皆为所虏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B.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C.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D.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

4.本文主要写了柳宗元对一个在父亲坟墓旁建房子守孝的人所得到的石刻文字提出了种种质疑,质疑的根据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3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虽支离其字,犹不能近古。(3分)

(2)况庐而居者,其足尚之哉?(3分)

(3) 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

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①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材料二: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④,心善渊⑤,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注释:①启子比德: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②所恶:不喜欢的地方。③几于道:接近于道④善地:低下之地。⑤心善渊:心胸善于保持沉默,就像深渊一样。后面的几个“善”都是“善于”的意思。

1.孔子和老子都不满足于纯粹的观赏自然,而是试图沟通水之美与人类道德精神的内在联系,以探求水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并由此推衍出立身处世的道理和准则。试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比较一下当人处于逆境时,儒家和道家的处置方法有何不同。(6分)

2.比较孔子和老子笔下的水,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述理由。(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