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近年来,高校招生越来越青 ①(lài)...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近年来,高校招生越来越青 ①(lài)于、有利于城里学生,自主招生范围锁定城市的名牌中学,高考加分项目也多以城里学生为本位,唱歌、跳舞、弹琴、绘画、三模三电之类,这些城市学生的强项、农村学生的弱项往往可以获得加分。其结果是,自主招生还是高考加分,都基本上与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无缘,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越来越困难,名牌高校中农村学生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城乡教育鸿沟越拉越大,连温家宝总理都曾对此表示关切,寒门难出贵子”则成为舆论热门话题和人们的普遍感慨。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2)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1分)

 

(1)睐 (2)无论 (3)把“和”改为“并引发了”。 【解析】(1)本题考查语音和字形。 (2)本题考查词语。注意语意的衔接。 (3)本题考查病句。热门话题与人们的感慨之间有递进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

2.问君何能尔?                      。(陶潜《饮酒》)

3.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4.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5.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6.越明年,               ,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中吕】阳春曲·春景

[元]胡祗遹

几枝红雪①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②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注】①红雪:形容初春盛开杏花的繁茂。②觉来:醒来。

1.第一首小令的第四句点明时令,请简要分析它的作用。(3分)

2.第二首小令写残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日知录》序

[清]潘耒

有通儒之学,有俗儒之学。学者,将以明体适用也。综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其术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是谓通儒之学。若夫雕琢词章,缀辑故实,或高谈而不根,或剿说而无当,深浅不同,同为俗学而已矣。

自宋迄元,人尚实学,若郑渔仲、王伯厚、魏鹤山之流,著述具在,皆博极古今,通达治体,曷尝有空疏无本之学哉!明代人才辈出,而学问远不如古。自其少时,鼓箧读书,规模次第,已大失古人之意。名成年长,虽欲学而无及。间有豪隽之士,不安于固陋,而思崭然自见者,又或采其华而弃其实,识其小而遗其大。若唐荆川、杨用修号称博通者,可屈指数,然其人去古人有间矣。

昆山顾宁人先生,生长世族,少负绝异之资。潜心古学,九经诸史略能背诵。尤留心当世之故,实录奏报,手自抄节,经世要务,一一讲求。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精力绝人,无他嗜好,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废书。出必载书簏以随,旅店少休,披寻搜讨,常无倦色。有一疑义,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有一独见,援古证今,必畅其说而后止。当代文人才士甚多,然语学问,必敛衽推顾先生。凡制度、典礼有不能明者,必质诸先生;坠文、轶事有不知者,必征诸先生。先生手画口诵,探原竟委,人人各得其意而去。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也。

先生著书不一种,此《日知录》则其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者。凡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艺文之属,一一疏通其源流,考正其谬误。至于叹礼教之衰迟,伤风俗之颓败,则古称先,规切时弊,尤为深切著明。学博而识精,理到而辞达。是书也,意惟宋元名儒能为之,明三百年来殆未有也。耒少从先生游,尝手授是书。先生没,复从其家求得手稿,校勘再三,刻之以行世。

呜呼!先生非一世之人,此书非一世之书也。魏司马朗复井田之议,至易代而后行;元虞集京东水利之策,至异世而见用。立言不为一时,录中固已言之矣。异日有整顿民物之责者,读是书而憬然觉悟,采用其说,见诸施行,于世道人心实非小补。如第以考据之精详,文辞之博辨,叹服而称述焉,则非先生所以著此书之意也。

(选自《清文观止》)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详其得失之故考:考察

B.其术足以世匡:纠正

C.自宋迄元,人实学尚:崇尚

D.九经诸史能背诵略:省略

2.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全都属于“通儒之学”的一组是(3分)

①其术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   ②采其华而弃其实,识其小而遗其大

③则古称先,规切时弊           ④立言不为一时

⑤考据之精详,文辞之博辨       ⑥至异世而见用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顾炎武的学生,本文作者潘耒深得其师的学问精髓,所以他在文中对顾宁人的治学态度、治学特点和学术成就进行了全面介绍。

B.本文开门见山,借区分通儒之学和俗儒之学的本质区别,暗示了顾宁人先生是真正的通儒,《日知录》是经世致用的通儒之学。

C.作者在第二段中将宋元明三代的著名学者与古人进行比较,认为他们的治学与古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从而为下文评价顾宁人先生张本。

D.作者从第三段起开始正面介绍顾宁人先生的生平和治学,并认为他远非一个时代之人,《日知录》远非一个时代的著作。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3分)

(2) 是书也,意惟宋元名儒能为之,明三百年来殆未有也。(3分)

 

查看答案

文学名著阅读 (10分)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探春理家时,发现了贾府管理的弊端。于是,她和宝钗等商量决定先免掉头油脂粉钱,然后把园子中的花草、果木、稻田等交给专人管理。(《红楼梦》)

B.高老太爷要把鸣凤嫁给冯乐山。听到这个消息,鸣凤马上去找觉慧,可觉慧并不爱鸣凤,因此没听完她的衷诉就把她遣走了。鸣凤含泪离开投进了晶莹的湖水中。(《家》)

C.端午节过去了,上海的公债市场波动不定,谣言四起。吴荪甫和赵伯韬的纠纷依然没有解决。李玉亭打算做和事佬,他认为吴荪甫的刚愎自用是祸根。(《子夜》)

D.聂赫留朵夫要经过庄园附近的车站,姑妈派玛丝洛娃去见他。她来到车站,由于时间紧急,只和聂赫留朵夫说了几句话,火车就开动了。(《复活》)

E.葛朗台临死前,神甫来作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了金子就拼命想抓住。这一下的努力最终使他送了命。(《欧也妮·葛朗台》)

2.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三国演义》中,关羽 “水淹七军”的故事是怎样发生的?结果如何?请简述这一情节。

(2)《巴黎圣母院》一书写道:卡西莫多在乞丐进攻被镇压后发现爱斯梅拉达不见了。爱斯梅拉达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最后,弗罗洛怎样处置她?请简述这一情节。

答第(  )题:

 

查看答案

文化经典阅读 (6分)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路问政。子曰:“先之①劳之②。”请益③。曰:“无倦。”(《论语·子路》)

②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③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注】①先之:先,引导,先导,即教化。之,指老百姓。②劳之:指为政者亲身去干,以自身的“先劳”,带动老百姓都勤劳地干。③益:增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对为政者的要求。(2分)

2.孔子把“正身”看作是从政为官的重要方面,这有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