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夜渡两关记 [明]程敏政 ①予谒告南归,以...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夜渡两关记

[明]程敏政

  ①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行。但问驿吏,吏绐言:“虽晚尚可及滁州也。”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

  ②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挟铜钲束燎以行。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石栈岖崟,悉下马,累肩而上。仍相约:有警,即前后呼噪。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钲哄发,山谷响动。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破南唐擒其二将处。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夜二鼓,抵滁阳。                                                

③十七日午,过全椒,趋和州。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行四十里,渡后河,见面山

隐隐,问从者,云:“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已而,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过野庙,遇老叟,问此为何山,曰:“古昭关也。去香林院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也。”

  ④时铜钲、束燎皆不及备。傍山涉涧,怪石如林,马为之避易;众以为伏虎,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复循岭以行,谛视崖堑,深不可测,涧水潺潺,与风疾徐。仰见星斗满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尽二鼓,抵香林。灯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⑤噫!予以离亲之久,诸所弗计,冒险夜行,度二关,犯虎穴,虽濒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谓不审也已!谨志之,以为后戒。                      

(选自《篁敦程先生文粹》)

1.对下列加线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但问驿吏,吏言                 绐:告诉                     

B.当此,乃至和州香林院           陟:到达                 

C.马为之避易                       避易:不容易                         

D.其亦可谓不也已                 审:慎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退无所止                             ② 某所,而母立于兹

B.①悉下马,累肩而上                     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①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破南唐擒其二将处   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D.①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              ② 虽九死其犹未悔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记述了作者夜渡清流关和昭关险途的事。虽然是一篇纪实文章,自然成文,但作者

叙述有致,跌宕起伏,让人感觉险象环生。

B.两次渡关夜行均有“火”相助,但情形各不相同。第一次寒风助声,吹灭束燎,致使险象环生;第二次虽无束燎,但前山有火引路,只因怪石狰狞,以至惊马难行。

C.文章记叙了作者两次深夜渡关的经过,但两次渡关的原因不同。夜渡清流关是因误听“驿吏绐言”;而夜渡昭关则是因“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

D.清流关是赵匡胤获胜之地,昭关是伍子胥困厄之地,作者在文中运用这两个历史典故,

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3分)

(2)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3分)

(3)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4分)

 

1.D 2.B 3.B 4.(1)渐渐听到随从中有人说,前面有处清流关,非常险要可怕,老虎多,我记住了这些。 (2)回头看往回跑,跌倒的人枕着压着,叫喊的声音很低,即使勉强他们大喊,也不能发出很大的声音。 (3)自己料想这一回难逃危险了,又想起当年伍子胥曾经在这里被困,难道人在险恶的地势中本来应该这样受苦吗? 【解析】 1.A  绐:欺骗     B陟:登   C避易:  退避 2.B均表修饰关系。A所字结构/名词,地方  C副词,表判断/ 只          D 代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不译 3.“前山有火引路”错。原文是说“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也”是为下文写夜行的危险作铺垫的。 4.本题考查翻译能力。采分点为:(1)稍稍、识之各1分,句意1分(2)却顾、颠仆枕藉、句意各1分(3)分、厄、尔、岂各1分。 我请假探亲回南方,在成化戊戌年冬天的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到达大柳树驿站。当时时间已经过了正午,不想走。向驿站的小吏打听,小吏欺骗我说:“虽然天晚了,天黑前还可以赶到滁州。”骑马走了三十里,渐渐听到随从中有人说,前面有处清流关,非常险要可怕,老虎多,我记住了这些。 到了清流关,天色已暗下来,后退也没有住处,就派人把山下驿站的差役找来,带上铜锣、火把一同前进。山口两座山峰对峙,有几百寻高,仰起头也看不到顶。石头栈道崎岖险要,大家都下了马,人踩着人肩往上爬。再三地约定:有紧急情况就大声喊叫,前后呼应。恰巧有一颗大星,闪闪发亮地从东往西划过天空。寒风突然刮起,火把全被吹灭了,四面山上的野草树木,发出簌簌的声音。因此人人都感到害怕,互相叫喊不停(来壮胆子),铜锣也一起敲响,山谷里到处震荡着回声。这样走了六七里,登上了山顶,忽然看见月亮出来了,像一个明亮的银盘子,照耀着无边无际的大地,大家这才举起手来互相祝贺,可是下山以后还是心惊胆战,好久都没能平静下来。我默默估计,这座清流关就是赵匡胤攻破南唐擒捉了南唐两个大将的地方。这次游历虽然很惊险奇特,但应当是一生中最奇特的。夜里二更的时候,到达了滁阳。 十七日中午,过了全椒县,往和州去。心里暗自庆幸离开险境即将走上平坦的路,不用再担心。走了四十里,渡过后河。只见面对着的山隐隐约约,问随从,他们说:“应当登上这座山,才能到和州香林院。”不久,太阳慢慢下山后,马进入山嘴,(只见)山峦重叠,桑树农田井然有序,总共有好几个村庄,很像武陵、仇池,才以为是可喜之事。到了晚上,往山里越走越深,山也越来越多,野草和树木把山路封堵,深远得看不到它的尽头,这才开始害怕得淌出汗来。路过一座野庙时,遇上一位老人,问他这是什么山,他说:“这是古时候的昭关。距离香林院还有三十多里,要走快些。前面山上有火烧起的地方,那是在放火赶老虎。” 这时候,铜锣火把都来不及准备了,靠着山崖,沿着山沟,奇形怪状的石头如林一样多,马吓得往后躲避;大家以为那里伏着老虎,回头看往回跑,跌倒的人枕着压着,叫喊的声音很低,即使勉强他们大喊,也不能发出很大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众人才爬起来,又沿着山岭走,细看崖下的沟谷,深得没法测量,山涧里的水哗哗地流着,和风声一样时快时慢。抬头看见满天星斗,自己料想这一回难逃危险了,又想起当年伍子胥曾经在这里被困,难道人在险恶的地势中本来应该这样受苦吗?二更天将尽的时候,(众人)到达香林院。在灯下忽然清醒放松下来,就像重新活了过来一样。 唉!我因为离开亲人久了,一切都不考虑,冒着危险在夜里赶路,越过两座关卡,扰了老虎窝,虽说临近危险而得以幸免,这也可以算是很不慎重了!认真地把这些记下来,作为以后的警戒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美的历程   (节选)

①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艺术各部类之间的不平衡,使人猜疑,艺术与社会条件究竟有无联系?能否或应否去寻找一种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总体描述?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可以出现文艺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文艺却反而萎缩。同一社会、时代、阶级也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流派。……这都是常见的现象。客观规律在哪里呢?韦列克(renè wellek)就反对作这种探究(见其与沃伦合著《文学概论》)。但我不能同意这种看法,因为所有这些,提示人们的只是不应作任何简单化的处理,需要的是历史具体的细致研究;然而,只要相信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这其中总有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通过层层曲折渠道起作用,就应可肯定。例如,由于与物质生产直接相连,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某些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等,就要昌盛发达一些,正如科学在这种时候一般也更有发展一样。相反,当社会动乱、生活艰难的时期,某些艺术部类如文学、绘画(中国画)却可以相对繁荣发展,因为它们较少依赖于物质条件,正好作为黑暗现实的对抗心意而出现。正如这个时候,哲学思辨也可以更发达一些,因为时代赋予它以前景探索的巨大课题,而不同于在太平盛世沉浸在物质岁月中而毋须去追求精神的思辨、解脱和慰安一样……总之,只要相信事情是有因果的,历史地具体地去研究探索便可以发现,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从而,作为美的历程的概括巡礼,也就可以尝试地工作了。

    ②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如此久远、早成陈迹的古典文艺,为什么仍能感染着、激动着今天和后世呢?人们为什么要一再去回顾和欣赏这些古迹斑斑的印痕呢?如果说,前面是一个困难的艺术社会学的问题,那么这里就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更为困难的审美心理学问题。马克思曾经尖锐地提过这个问题。解决艺术的永恒性秘密的钥匙究竟在哪里呢?一方面,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新作,诚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尽管是莎士比亚,也不能代替今天的作品,艺术只有这样才流成变异而多彩的巨川;而从另一方面,这里反而产生继承性、统一性的问题。譬如说,出现在上述种种古典作品中的中国民族的审美趣味、艺术风格,为什么仍然与今天人们的感受爱好相吻合呢?为什么会使我们有那么多的亲切感呢?是不是积淀在体现在这些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和影响?人类的心理结构是否正是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呢?也许正是它蕴藏了艺术作品的永恒性的秘密?也许,应该倒过来,艺术作品的永恒性蕴藏了也提供着人类心理共同结构的秘密?生产创造消费,消费也创造生产。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传流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不是围绕“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阐述的一项是(   )(3分)

A.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文学等繁荣发展,并出现文艺高峰。

B.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或因沉浸在物质岁月中,文艺萎缩。

C.同一社会、时代、阶级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的艺术风格。

D.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建筑、工艺等等,要昌盛发达一些。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艺术与社会条件有联系。有人认为没有,如韦列克(renè wellek)持此观点。

B.社会动乱、生活艰难的时期,哲学思辨更发达一些,时代赋予它以前景探索的巨大课题。

C.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新作;而另一方面,这里又产生继承性、统一性的问题。

D.古典作品中民族的审美趣味与今天人们的感受爱好相吻合,体现了作品创造的前瞻性。

3.综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所要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查看答案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树问大树:“你吃了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

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一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露和山泉。”

小树:“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

大树:“这还要感谢风雨雷电。风为我修饰身材,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

大树说:“因为我们各自的菜单不同。他们选择吃的是愤世,是抱怨,是黑暗;因此就不能青翠光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里仁》)

2.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孟子)

3.____________________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陶渊明)

5.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郦道元)

6.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刘禹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昭君怨 金山送柳子玉    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桓伊三弄,桓伊,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曾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

1.这首词的上阕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5分)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飞絮送行舟,水东流”的妙处。(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魏瓘,字用之。父羽奏补秘书省校书郎、监广积仓,知开封府仓曹参军。持法精审,明吏事。上元起彩山,阙前张灯,与宦者护作,宦者挟气,视瓘年少,辄诛索侵扰。瓘密以闻,诏杖宦者遣之。

瓘门人魏纲上疏诋天书,流海岛,瓘亦坐是停官。复监邓州税、鄂州茶,以大理寺丞知衡山县,通判寿州,历知循、随、安州,提点广南西路刑狱。邕州獠户缘逋负没妇女为佣者一千余人,悉奏还其家。就除转运使。刘鋹时计口以税,虽舟居皆不免,至是而雷、化、钦、廉、高州犹未除,瓘为除之。减柳州无名役四百人。召权度支判官。寻以罪降知洪州,江、淮制置发运使,自主客郎中迁太常少卿,知广州。筑州城环五里,疏东江门,凿东西澳为水闸,以时启闭焉。拜右谏议大夫,再任临江军判官。

史沆性险诐,尝为瓘所劾免。会广州封送贡余椰子煎等饷京师,辄邀留之,飞奏指以为珍货,诏遣内侍发验无有,沆坐不实废,瓘亦降知鄂州。未逾年,复为陕西转运使,徙河北。以给事中知开封府,政事严明,吏民惮之。内东门索命妇车,得赂遗掖庭物,付府验治,狱未上,内降释罪。谏官吴奎言法当执奏,而瓘不即奏行,请以废法论,降知越州。

侬智高寇广东、西,独广州城坚守不能下。于是论筑城功,迁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复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给禁卒五千,听以便宜从事。属狄青已破贼,召还,纠察在京刑狱。议者请开六塔河,塞商胡北流,宰相主其说,命瓘按视,还奏以为不可塞。下溪州蛮彭士羲叛,将发兵讨除。瓘以为:五溪之险,师行鸟道,诸将贪功生事,于国家何所利?”因条上三策,以招徕为上,守御为下,功取为失。不报。后卒如瓘议。

(节选自《宋史 魏瓘传》)

1.对下列句子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瓘亦是停官坐:由于

B.以罪降知洪州寻:不久。

C.侬智高广东、西寇:盗贼

D.因上三策条:分条陈述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魏瓘精于政事的一组是(3分)(  )

①瓘密以闻,诏杖宦者遣之    

②邕州獠户缘逋负没妇女为佣者一千余人,悉奏还其家。

③召权度支判官。寻以罪降知洪州  ④飞奏指以为珍货

⑤减柳州无名役四百人            ⑥因条上三策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瓘的父亲魏羽曾请朝廷任他为秘书省校书郎、监管广积仓,任开封府仓曹参军一职。他通晓法令,精通政务。

B.雷州、化州、钦州、廉州、高州沿用刘鋹当时按人口收税的办法,即使船民也都难以幸免,魏瓘给他们免除了这一苛税。

C.史沆曾被魏瓘弹劾过,为了报复,在广州密封送贡余的椰子煎等供给京师时,史沆就诬告魏瓘截留下来珍贵的宝物。

D.有人建议请开凿六塔河,堵塞商胡使河水向北流,练宰相也赞成这一观点,魏瓘前往察看后。回来报告说不能堵塞。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

(1)谏官吴奎言法当执奏,而瓘不即奏行,请以废法论,降知越州。 (5分)

(2)五溪之险,师行鸟道,诸将贪功生事,于国家何所利?(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