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 成千上万的蜂儿携带着它们的尖...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

成千上万的蜂儿携带着它们的尖刺气势汹汹地杀来。可漫山遍野的植物却绽开了它们的“笑脸”——用一簇簇娇艳的鲜花来迎接这些不速之客。结果,一副和谐、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出现了:蜂儿在植物间忙忙碌碌,替它们采花授粉;而植物又提供芳香的花蕊,让辛勤的蜂儿酿蜜。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略 【解析】1.本次作文为材料作文。材料由三个句子组成,第一、二两句分别写了“植物”在受到外来侵犯时所采取的不同态度。有些植物会动用自身武器进行自卫,而有些植物却展开了他们的“笑脸”,一二句之间用“然而”形成转折,语义的重点落在后面,包含了较为明显的倾向性,第三句是第二句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有了“笑脸”才形成了“和谐、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第二句和第三句形成某种关系,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或者条件关系。只有准确地把握好这种关系,才能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材料中的第一句又与第二句形成一种对比,通过这种对比,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们”或者“事物”对待不同问题所采取的不同方式或态度。 2.根据第一二句之间的对比,有同学可能立意为“我们要正视对手(敌人)”,“尊重对手(敌人)”等。由于原材料中涉及到的内容,也没有明确地指向说“外来侵犯者”或“气势汹汹地杀来”的就一定是对手(敌人),这一立意只能说一般。不如确定为“态度”或者“处理问题的方式”更为符合题意。 根据“满山遍野的野花展开笑脸”,可以确立出“宽容”“友善”“包容”等立意,这些都能比较好的把握材料的内涵和文本的倾向,较为符合题意。但理解为“乐观”则不妥。 根据“和谐、宁静、美丽”等自然景象确定立意为“和谐”也较为符合题意,但理解为“成功”等就有些偏离了材料内容。 根据“蜂儿……酿蜜”确定立意为“共赢”“合作”等,也能符合材料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1:中国青年报社日前进行一项家教调查,讨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的问题。结果为46%的人选择了母亲,28.7%的人表示“父母均担”,11.4%的人选择了其他,仅有3%的人表示是父亲。

材料2: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家教中存在不少问题,尤以父教缺失为最。其原因大致有几种:生活压力大,男性忙于赚钱养家;男性的职业压力更大,无暇他顾;观念形成的问题;整个社会不重视男性教育。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上述材料涉及的问题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4分)

 

查看答案

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个别词语)(6分)

亚洲博鳌论坛是主要就亚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等重要议题进行商讨并为亚洲经济适时提供前瞻性思路和引导的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非官方、非盈利、定期定址的国际组织。

(1)                                         

(2)                                         

(3)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7分)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山房春事①   岑参

粱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①山房:士大夫的别墅。春事:春天的景色。该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1.分别概括这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2.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相同点?请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7分)

早秋  唐·许浑

遥夜泛①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②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③

【注】①泛:弹,犹流荡。②拂:掠过。金河:银河。③淮南两句:典出《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和《楚辞·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意。

1.颔联和颈联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景物的?请简要简析。(4分)

2.评论家认为尾联颇具浪漫色彩,请分析其妙处。(3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每空1分)(6分)

1.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3.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