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照给定的句子续写两句话。要求:续写部分与给定的句子构成排比,表达保护生态环境之...

依照给定的句子续写两句话。要求:续写部分与给定的句子构成排比,表达保护生态环境之意。

树是水土的卫士,让它绿化大地山川;

                                                                        。

 

水是生命的源泉,让它滋润世间万物;鸟是人类的伙伴,让它自由飞翔蓝天。 【解析】要写出两句话,所写的两句话与所给的句子的句式相同,三句话要构成排比,并共同表达保护生态环境这一主旨。例句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仿写的句子也必须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4分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以《红楼梦》为主语

以曹雪芹为主语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

2.吾恐季孙之忧,                       。(《季氏将伐颛臾》)

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

4.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7.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8.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清溪行①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②,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 ①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②新安江,流经安徽,汇入钱塘江,以江水清澈出名。

1.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3分)

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2分)

虞荔,字山披,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倕,倕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倕甚异之。又尝诣徵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胤言之于王,王欲见荔,荔辞曰:“未有板剌①,无容拜谒。”王以荔有高尚之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荔又辞以年小不就。及长,美风仪,博览坟籍,善属文。释褐,署法曹外兵参军,兼丹阳诏狱正。梁武帝于城西置士林馆,荔乃制碑,奏上,帝命勒之于馆,仍用荔为士林学士,寻为司文郎,迁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时左右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务,互有带掌,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但以文史见知,当时号为清白。寻领大著作。

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荔性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而谓曰:“我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乃敕宝应求寄,宝应终不遣。荔因以感疾,帝数往临视。令荔将家口入省,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文帝甚伤惜之,赠侍中,谥曰德子。及丧枢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荣之。

(选自唐?姚思廉《陈书?列传第五十九虞荔传》有删改)

注:①板刺,即名片。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相钦重     雅:向来

B.当时之  荣:认为……是荣耀

C.淡然无    营:谋求

D.命帝之于馆勒:收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时太守衡阳王亦造②于其身也,则耻师

B.①王荔有高尚之志②然秦区区之地

C.①荔制碑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D.①居止俭素②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虞荔淡泊有节操的一组是( )(3分)

①荔辞曰:“未有板刺,无容拜谒。” ②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

③荔乃制碑,奏上                 ④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⑤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   ⑥荔每言之辄流涕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虞荔为人至孝,母亲死后终身吃素食穿布衣,连音乐也不听了。

B.虞荔长大后,博览典籍,写得一手好文章,入仕后深得梁武帝和文帝的器重。

C.何胤非常钦佩虞荔,向衡阳王推荐他当主簿,但虞荔以年纪小辞谢而不就任。

D.文帝被虞荔的爱弟之情所感动,下诏向陈宝应索要虞寄,但虞寄最终还是不能回来和虞荔团聚。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倕甚异之

②我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5分)

玉米的馨香

邢庆杰

那片玉米还在空旷的秋野上葱葱郁郁。

黄昏了。夕阳从西面的地平线上透射过来,映得玉米叶子金光闪闪,弥漫出一种辉煌、神圣的色彩。

三儿站在名为“秋种指挥部”的帐篷前,痴迷地望着那片葱葱郁郁的玉米。

早晨,三儿刚从篷内的小钢丝床上爬起来,乡长的吉普车便停到了门前。乡长没进门,只对三儿说了几句话,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三儿便在乡长那几句话的余音里呆了半晌。

“明天一早,县领导要来这里检查秋收进度,你抓紧把那片站着的玉米搞掉,必要时,可以动用乡农机站的拖拉机强制。”乡长说。

三儿知道,那片唯一还站着的玉米至今还没有成熟,它属于“沈单七号”,生长期比普通品种长十多天,但玉米个儿大籽粒饱满,产量高。

三儿还是去找了那片玉米的主人——一个五十多岁的瘦瘦的汉子,佝偻着腰。

三儿一说明来意,老汉眼里便有浑浊的泪涌落下来。

“俺,俺还指望这片玉米给俺娃子定亲哩,这……”汉子为难地垂下了瘦瘦的头。

三儿的心里便酸酸的。三儿也是一个农民,因为稿子写的好,才被乡政府招聘当了报道员,和正式干部一样使用。三儿进了乡政府之后,村里的人突然都对他客气起来。连平日里从不用正眼看他的支书也请他吃了一顿饭。所以三儿很珍惜自己在乡政府的这个职位。

三儿回到“秋种指挥部”的帐篷时,已是晌午了。

三儿一进门就看见乡长正坐在里面,心便剧烈地顿了一顿。

“事情办妥了?”乡长问。

三儿呆呆地望着乡长,

“是那片玉米,搞掉没有?”乡长以为三儿没听明白。

“下午……下午就刨,我,我已和那户人家见过面了。”三儿都有点儿结巴起来。

乡长狐疑地盯了他一会儿,忽然就笑了。乡长站起来,拍了拍三儿的肩膀说:“你是不会拿自己的饭碗当儿戏的,对不对?”

三儿无声地点了点头。

乡长急急地走了。

三儿目送着乡长远去后,就站在帐篷前望着这片葱葱郁郁的玉米。

天黑了,那片玉米已变成了一片墨绿。晚风拂过,送来一缕缕迷人的馨香,三儿陶醉在玉米的馨香中,睡熟了。

第二天一大早,乡长和县里的检查团来到这片田地时,远远地,乡长就看到了那片葱葱郁郁的玉米在朝阳下越发地蓬勃。乡长就害怕地看旁边县长的脸色。县长正出神地望着那片玉米,咂了咂嘴说:“好香的玉米呵!”乡长刚长出了一口气,县长笑着对他说:“这片玉米还没成熟,你们没有搞形式主义把它刨掉,这很好。”乡长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脸上一片灿烂,心想待会儿见了三儿那小子一定表扬他几句。

乡长将县长等领导都让进了帐篷。乡长正想喊三儿沏茶,才发现篷内已经空空如也。

三儿用过的铺盖整整齐齐地折叠在钢丝床上,被子上放着一纸“辞职书”。

乡长急忙跑出帐篷,四处观望,却没有看到一个人影。一阵晨风吹来,空气里充满了玉米的馨香。乡长吸吸鼻子,眼睛湿润了。

1.小说多次提到那片葱葱郁郁的玉米,有什么作用?(4分)

2.试结合文本分析概括“乡长”这一形象的特点。(6分)

3.小说写“三儿很珍惜自己在乡政府的这个职位”,最后却主动留下“辞职书”,这样写会不会显得不合情理?为什么?(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