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溽暑(rù )果脯(fǔ )未雨绸缪(móu)夙遭闵凶( mín ) |
B.畏葸(xǐ )搠倒(suó)流觞曲水(shāng)雕栏玉砌(qì) |
C.赍发(jī )迤逦(yǐ)得鱼忘筌(quán)博闻强识(zhì) |
D.肖像(xiāo)挑衅(xùn)锱铢必较(zī)钟鼓馔(zhuàn)玉 |
作文
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梁那么高, 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
(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小作文。(15分)
同学们,本学期我们每个班上都组织了学生进行戏剧的表演。在表演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快乐,每位同学的表演都各具特色,请仔细观察班上同学的表演,将最让你印象深刻的那位同学的表演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记录下来。要求至少使用两种描写手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问君西游何时还? 。
2.然秦以区区之地, , ,百有余年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4.__________________,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5.多情自古伤离别, , !
6.羽扇纶巾,谈笑间, 。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21分)
李君山房记
苏 轼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而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
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世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辞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 弊:坏 |
B.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苟:马虎 |
C.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涉:渡过 |
D.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遗:赠给 |
2.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B.①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②不求闻达于诸侯 |
C.①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②相如因持璧却立 |
D.①公择既已涉其流 ②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
3.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
B.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
C.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
D.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
②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③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