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8分,每小题4分) 文学的审美泛化 网络文学、摄影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8分,每小题4分)

文学的审美泛化

网络文学、摄影文学、短信文学的出现,再加上此前的电影文学、电视散文等,这些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文学借助现代科技媒介而走向了泛化。然而,对于文学的泛化,有人视之为洪水猛兽,大力进行围追堵截;有人视之为畏途,犹豫徘徊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实,这些都大可不必,纵观文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便可看到,文学的泛化是文学发展中的常见现象。

文学是一门艺术,是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的内容遵循着审美的要求,不断地向人生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从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从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中,寻找、发现和捕捉新的审美对象,从而形成了文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变异性。文学的审美属性使其始终都在寻找和表现新的对象和内容,这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文学形式为其新的载体。因为旧的文学样式因其成熟而相对僵化,它会滞后文学对新的审美对象和内容的表达。所以任何一种新的文学形态向被传统的审美观念视为非审美领域的开拓,从发展的眼光看,都预示着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类型的开始。

但是,文学的泛化一般是指文学借助其他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审美属性是文学的基本含义,凡是不具备审美属性的都不能称其为文学。因此,我们还得把文学的泛化与文学审美属性的弱化,甚至是去审美属性的非文学化区别开来。有人说,当前文学走向了泛化,其理由便是文学精神资源和思想穿透力贫乏,对人性的关注趋于漠视和淡化,很多闲适的、无关痛痒的文字充斥于各种文学期刊。然而,这些现象不能称为文学的泛化,只能说是某个时期某些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的弱化,也就是说这些作品不是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还有那些所谓的广告文学,它们虽然有时也有曲折的情节,而且悬念丰富引人入胜,但它们是不能称之为文学的。文学中的审美不带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它具有无功利性,即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的满足。也就是说,在文学活动中,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广告利用文学的想象和描写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它本质上是对文学的去审美属性化,利用的不过是文学的外壳,因此,所谓的广告文学的出现,是不能归之为文学泛化之列的。相反,无论是摄影文学、网络文学还是短信文学,它们中的优秀作品,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含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2006年第3期《文艺评论》,有删节)

1.下列说法,属于对“文学的泛化”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是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B.文学泛化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严肃的文学已经失去生命活力,并将最终消失。

C.它是指文学借助于其他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的现象。

D.当前许多文学作品审美属性弱化,甚至去审美属性化,这与文学走向泛化不无关系。

2.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的内容遵循着审美的要求,不断地向人生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从而形成了文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变异性。

B.广告文学有直接的现实功利性,文学在这儿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因此,所谓的广告文学的出现,是不能归为文学泛化之列的。

C.旧的文学样式因其成熟而相对僵化,它会使文学对新的审美对象和内容的表达滞后。

D.无论摄影文学、网络文学还是短信文学,它们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含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1.C 2.D 【解析】 1.A.“它”指的是“文学”而非“文学的泛化”, B.“已经失去生命活力,并将最终消失”无中生有。D.原文“我们还得把文学的泛化与文学审美属性的弱化,甚至是去审美属性的非文学化区别开来”。 2.“它们都会”不当,原文是“它们中的优秀作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大家熟知的交通规则。这一规则虽然在某时候限制了某些人的自由,但它可以保障更多人的自由。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人们的心中也有盏红绿灯,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安定和谐。

请你以“心中有盏红绿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注意:①不要抄袭或扩写材料;②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查看答案

如今,狗被越来越多的家庭喜爱并宠养,但由于主人的公德意识和安全意识有待提高,给环境

和人身安全带来诸多隐患,狗随处大小便、咬伤人的事情时有发生。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握在主人手里的

一条拴狗的锁链。

请你拟一条公益广告词,提醒狗的主人使用锁链对于环境和安全的重要性。要求:语言简洁、得体、

警策,不超过15个字,(4分)

 

查看答案

下面是俞敏洪教授北大开学典礼致辞的一部分,请阅读,然后用自己的话写出画线部分的意思。

要求:语言通俗易懂,简明得体。(不超过30个字)(6分)

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也许我们在座的同学有的是雄鹰,有的是蜗牛。在北大的时候,包括到今天为止,我一直认为我是只蜗牛。但是我一直在爬,也许还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只要你在爬,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就能看到雄鹰翱翔九天时所看到的壮观景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福 气

刘二感到最自豪的事情不是吃饺子,而是小时候妈妈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妈妈说:“二小,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

这句话妈妈一连说了很多年。刘二24岁那年,妈妈一个人搬到荒山上去住了,从此不再给家里人包饺子,也不再说那句话了。

小时候,刘二家里的日子是很穷的。可是再穷,过年也总要吃顿饺子。过年嘛,不吃顿饺子能算过年?

饺子是必须要吃的,而且,乡间的习俗,饺子里要包上一两枚硬币,谁吃到了,就预示着谁是一个有福气的人。

刘二8岁那年,在自己的那碗饺子里吃出了一枚2分钱的硬币。他把一个圆滚滚的饺子填进嘴里,用力一咬,就听见喀嚓一声,他兴奋得差一点跳起来。他把嘴里的硬东西吐出来,大声宣布:“我吃到钱啦。”

刘二的妈妈捡起他吐在桌子上的2分钱硬币,用手指擦干净之后又送给他,喜滋滋地对他说:“二小,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

听妈妈这样说,刘二咧开大嘴笑了,还抬起一只手,在自己的后脑勺上轻轻挠了两下。 刘二8岁那年,他开始上小学了,他的一条瘸腿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在村子里到处乱跑的时候不是这样。村子里的孩子没有嘲笑他的,他们天天在一起玩儿,看不见刘二的瘸腿,或者是,他们觉得,刘二天生就应该有一条瘸腿,没啥好奇怪的。学校里的孩子还没有修炼到这种程度,他们一看见刘二的瘸腿,就大呼小叫起来,后来还把他的瘸腿编成了顺口溜到处传唱。那些日子,刘二每天肚子都气得鼓鼓的。

自从吃到了2分钱的硬币,刘二就不跟那些嘲笑他的孩子计较了。他在心里对他们说:“我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我不会在乎你们说什么。” 从8岁到23岁,刘二年年嘴里都要喀嚓一声,年年都能从饺子里吃到2分钱硬币,妈妈也年年都要重复一遍她说过的话。妈妈的话,给了刘二做人的底气,他觉得,这辈子,他一定会做出一件让人高看一眼的大事情。

刘二23岁那年,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秘密。年夜饭的饺子已经煮好了,却迟迟没有端上来。刘二着急了,进厨房去看,他看见妈妈正在用手指头去捏那些煮好的饺子,嘴里还嘟嘟囔囔地说:“我做了记号呀,怎么找不到了?”

那年的饺子,有不少让妈妈的手指头捏破了。吃饺子的时候,刘二的眼圈一直是红的。

妈妈去世以后,刘二用那些硬币买了一棵槐树苗,栽在妈妈的坟前。转过年,他向村委会递了申请,承包了那座荒山。

从此,每年的年夜饺子刘二都是跟妈妈在一起吃的。他把一碗饺子端到妈妈的坟前,说一句,妈,过年了,就大口大口吃起来。自然而然的,他的嘴里会“喀嚓”一声。他从嘴里吐出2分钱硬币,对妈妈说,妈,二小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说完,他的泪水,会像溪水一样从眼眶里涌出来。

如今,刘二妈妈坟前的那棵槐树已经长得很高了,刘二承包的荒山也绿得不能再绿了。雨后,山沟里到处都是清清的溪水。他不想让那些溪水白白流掉,就在山下修了一个池塘,种上了莲花,养上了鱼。

夏天的中午,刘二喜欢躺在池塘边的树阴里,看粉红粉白的莲花在微风中摇曳,看鲤鱼在水面上撒欢,听草鱼吃草的嚓嚓声。他的脸上写满了得意。常常,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他沉浸到好梦当中了。

村里有人看见过刘二在树阴里酣睡的模样,感慨地说:“舒服的不如躺着,这个刘二,真是好福气。”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从刘二小时候起,妈妈就反复告诉他“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她是有意识地激励儿子从小要立志

长大了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B.“吃饺子的时候,刘二的眼圈一直是红的。”“说完,他的泪水,会像溪水一样从眼眶里涌出来。”这两

处描写,表现了刘二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C.刘二吃了十几年福饺子,直到23岁才知道真相,他始终相信吃了有硬币的饺子会获得福气,自己一个

人过年,还是要吃这种饺子。

D.小说表现了母爱的主题 ,刘二从母亲的肯定中获得了有益的心理暗示,自强不息,取得了人生的成就。

E.小说结尾,村里人感慨刘二真是好福气,一则照应了题意,二则表达了大家对他有一位好母亲和事业

取得成功的羡慕之情。

2.“二小,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这句话在文中有哪些作用?(5分)

3.这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运用的最突出的手法是什么?举两例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说,小说在刘二发现母亲捏饺子的情节后便可以结束,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简述理由。

(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闻歌者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1.简要概括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2分)

2.《夜闻歌者》与《琵琶行》相比较,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异同?(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