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悲悯情怀是人类最高尚...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悲悯情怀是人类最高尚的一种胸怀,它宽广有容、平和慈悲,并非局限于一时一地一己之身,而是与全人类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情怀超越了贫富与阶级、国际与民族的界限,使人们关注那些苦难中的同类,关怀和同情弱者;它是真善美的结晶,使人们在爱里忘记仇杀,忘记自己的伤痛,是人类的疗伤良药。

读了上面的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略 【解析】悲悯情怀是人类最高尚的一种胸怀。做人要有一种胸怀,这种胸怀最高的为悲悯情怀,即悲天悯人,用爱与同情去关心别人,忘掉仇恨,忘记伤痛。审题时抓住胸怀,这种胸怀是一种追求,做为中学生正是价值观的形成期,所以更应让自己具有悲悯情怀,共同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写作时要抓住爱与全人类的角度设题立意。也就是说这种爱是一种博爱,不仅爱亲人,同样把爱给需要的人。 最佳立意: 1、让爱充满人间。 2、爱没有国界。 3、每个人都需要爱,也同样要付出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课文的相关内容(只选4小题)

1.千古江山,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不知东西。

3.夫以秦王之威,           ,辱其群臣。相如虽驽,                     

4.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6分)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诗中“望”字与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的“望”字作用一样,都起到                                        的作用。(2分)

2.试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表达的两种不同的情感。(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1.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袜材当于子矣鸟何兮蘋中

B.月落庭空影长塞上长城空自

C.近士大夫有车过腹痛之

D.投地而骂曰告往而知来者

2.下列各组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今画者乃节节为之?此竹数尺耳,有万尺之势

B.夫既心识所以然如吾之衰者,能久存乎?

C.以所画筼筼筜谷偃竹遗予批大郤,导大窾,其固然

D.如兔起鹘落,少纵逝矣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待终丧而取以来

3.下列对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文中作者所记之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与可是一个漠视名利,恬淡、狂放且为官清廉的人。

B.文与可在画竹方面,主张尊重生活、师法自然,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与整体形象的把握,追求神似。

C.苏辙从与可的绘画中,看出了一种精妙、深邃的道理。但苏轼并不赞同苏辙的看法。

D.此文中,作者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时间的顺序,全文所涉及的内容都像任意信笔写出的,实则形散而神不散。

4.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2)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8分)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寻南漕,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御史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分议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治吴淞江以通海口为最要。”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遗疏上,优诏轸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

【注】①漕:水道运粮。②社仓法:用义仓来积谷备荒的方法。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④轸:痛。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澍就巡抚擢:升迁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免除

C.将以次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举: 推举

D.后咸丰中乃行之卒:最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澎毅然身任遣从事一少牢告庙

B.于是三十余年纠葛,豁然一清不忍杀,以赐公

C.灾民赖之无失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

D.出川东道视止,行为迟

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   )(3分)

①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④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4.对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财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舞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

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秋后量力捐献,丰备仓种的粮食不得拿出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

D.陶澍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6分)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2)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

 

查看答案

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B.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C.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D.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