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见是产生诗的境界的重要条件。
诗的“见”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得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得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香,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得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就是“名理的知”。但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把全副精神专注在它本身形象,如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的“意象”。这种“觉”就是“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读崔颢《长干行》,你必须有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在你的意识全部,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就从诗的境界迁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这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美备。但是在用思考引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然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
一种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独立自足的意象来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就不能算是好诗。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是永远新鲜的。
(摘编自朱光潜《诗的境界》)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见”无论是在诗歌欣赏中还是在诗歌创造中都很重要,有“见”才有“觉”,“觉”可以是“直觉”,也可以是“知觉”。
B.凡所见皆成境界,这种境界能否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见是产生诗的境界的重要条件。
C.对于个别事物的知是“直觉”,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是“知觉”,因此,“知觉”比“直觉”更重要也更有意义。
D.看到一株梅花,觉得是梅花,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可插瓶或送人,这就觉出了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种“觉”是知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读崔颢《长干行》,马上把诗中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出生动的戏剧,暂时忘去其他事物,这就用“直觉”见出了诗的境界。
B.欣赏诗歌,同时还思索诗歌的意义以及诗歌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从诗的境界迁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C.作诗和读诗都离不开思考和联想,思考越是周密,诗的境界也就越深刻;联想越是丰富,诗的境界也就越美备。
D.经过艰苦思索后豁然贯通,灵光一现似的,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就是灵感,灵感造就了诗歌的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直觉的知可以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以转化成直觉的知,因此,要想感觉出完整的诗的境界,需要二者同时进行。
B.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而好的诗歌一定要有独立自足的意象,不能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
C.不同的人读同一首诗,所“见”出的境界不会完全相同,这是因为每个欣赏者当时当境的性格与情趣是有差别的。
D.诗的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因此,它超越了时空而永远新鲜。
按要求把下列短语组织成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6分)
原籍江苏 八岁学戏 京剧旦角艺术大师 梅兰芳 震动 生于北京 十一岁登台 中国以至全世界 逝世
(1)组织成一个长单句(3分)
(2)组织成三个连贯的短句(3分)
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然后用一句话揭示漫画的寓意。(5分)
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怎样才能进入文学作品的意境呢?_______
①必须驰骋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②这样才能进入它的意境
③诗歌鉴赏需要运用想象和联想,已无须赘言,这里只讲讲戏曲的鉴赏
④而在读剧本的时候,眼前不但没有布景,而且没有演员,所见到的只是纸上的文字
⑤那山山水水,千军万马,都要由观众自己去想象
⑥读者要借助这些文字想象出舞台的情景,让死的文字一个个活起来,变成一些生动的场景
⑦中国戏曲的表演有很强的虚拟性,乘车荡舟,骑马作战,叩门登楼,各种各样的动作都是由演员通过虚拟的方式加以表现,舞台上并没有真实的布景
A.①②③⑤⑦④⑥ B.①③⑦⑤④⑥②
C.③①⑤②⑦④⑥ D.③⑦④⑤⑥①②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市场经济的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充分作用。
B.由于一至四号“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C.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交管部门首次在长安街上使用交通疏导流动提示牌,以缓解“两会”期间会务交通对社会交通造成的压力。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子认为仁必须要以礼为规范。在家说话时温和恭顺;与下大夫谈话时无所顾忌,侃侃而谈;而与上大夫或国君谈话时和颜悦色,十分谦逊。
B、兽首买家蔡铭超拒付拍卖款的消息如石破天惊,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友们唇枪舌剑,讨论激烈。
C、该剧导演激动地表示,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摄影创意的溢美之词,给了他们极大的肯定和鼓舞,他们一定拍出更好的电影以飨观众。
D.以发泄和煽情为主流的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冲击,学生往往不自觉地去模仿,写一些内容空泛、文体模糊的“异文”,令人不忍卒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