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树 叶 苏叔阳 ①我几乎没有想过,一片树叶会有这么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树 叶

苏叔阳

①我几乎没有想过,一片树叶会有这么多的变化和色彩;我也从没留心过树叶对于树枝的装扮有多么丰富。活了五十多岁还没有空儿整天瞧着同一根树枝发愣。这回好了:从春到夏,我守在一个窗口,盯着一根树枝,从早看到晚。

②当杨树枝头刚刚鼓起花苞的时候,我就住进了这间病房。春节刚过,暖风还待在老远的南方。树枝可是等不及了,它们急急忙忙攒足了汗水从根到梢让自己活软起来。病房里极静,日日夜夜只听得见窗外的风声。北京的春天多风,过去令我厌烦,可此刻我却盼着有树枝在风中敲打窗户。在静静的病房里,风声就变成了命运交响曲。树叶、花蕊就是生命的精灵。它们每天探头探脑地从窗外向我问安,我还好意思不给它们一脸好气色吗?

③小时候管杨蕊叫“杨树狗子”。那时淘气,捡起落在地上的杨树狗子,插在鼻孔里成为两绺紫檀木色的胡须,背着手在人前走来走去,神气一番。那时候说什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老,更想不到自己老了会成什么模样儿。才多少时候,咔噔一下,我老了,满头华发,婴儿似的躺在病床上望着窗外的杨树狗子。

④终于听见了沙沙的春雨声。往日里春雨真的像听不见了,因为哪怕是再细微的市声也盖过了春雨润物的声音,可是今儿听到了。不知为什么,竟会有泪珠爬上了我的睫毛。从知道自己得了凶险之病起,我可是没掉过眼泪呀!我知道掉眼泪没用,病不怕这个。可为什么外头下起雨,我眼里却湿漉漉了?是春天惹的祸,它让我想从病床上跳起来去外头淋一淋。从今儿起我当更喜欢春雨。

⑤当叶子像婴儿般攥着拳头的时候,我被推进了手术室,去经历一番大限的预演。当我从麻醉中醒过来,伴着剧痛,窗外又飘进滴滴答答的春雨声。这一回,雨打嫩叶,声音更好听,弄得我简直不敢呻吟,怕这呻吟搅乱了生命的乐章。

⑥三天以后,在一片树影婆娑中,我被护士推着走过春天的树下,回到我的病房,歪头往窗外一看,好家伙,齐刷刷一排小巴掌似的杨树叶子在窗外向我招手。

⑦Z医生告诉我,在那间病房的窗外,有一对筑巢的喜鹊,正在加紧工作。我忍住痛,一步步蹭向那间病房。那屋里的病友和我一样,都招惹上了同一病魔。

⑧噢,那对鸟儿真不赖。一个接一个飞上飞下,衔来树枝搭在那枝丫之间。那可怜巴巴的小巢在风中摇晃。可是不敢掉下来。大概有半个钟头吧,它竟然加高变结实了,直到鸟跳进去只能看见它高扬着的小脑袋儿。这些小精灵真是了不得。

⑨树叶一天天长大,变得浓绿,变得稠密,我也一天天好起来,竟然可以自己走到病房外去治疗了。

⑩过了些日子,Z医生告诉我,小鸟出来了。我急忙去看,只见树叶间,一只大鸟飞来,在那鸟巢中齐刷刷伸出四只张大的鸟嘴。就在这一天,那屋的病友去了,走得匆匆忙忙。也许在最后一刻,他也瞥见了那刚刚出世的小鸟,他带着对生命的礼赞走向了另一个世界。

?我知道,病房里最强烈的情绪便是对生命最浓最执著的爱与追求。过去我总以为医院与死亡挂钩,现在我明白了,没有对生命的热爱,就没法儿整天面对死亡。树叶、小鸟、雨水、风声,所有从活泼的世界捎来的信息,都给人生以力量,让死亡倒退。我知道我正在步入老境,但老并不意味着对生活失去兴趣。生理的衰退远不如心理的老化可怕。

?当窗外的树叶终于搭起一片浓荫时,我走出了医院。痊愈与否,交给自然,交给命运,我拥有的是自信与期望。就算是梦想,难道我没权利做个好梦吗?就算我是根干枯的枝条,毕竟度过了所有的季节,不论是翠绿还是枯黄的树叶,都会在我的枝头装点出一幅好的风景。

1.文章第④段“我”“听见了沙沙的春雨声”,为什么“竟会有泪珠爬上了我的睫毛”?(4分)

2.“树叶”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5分)

3.在与病魔作斗争的过程中,“我”有许多感悟。请结合文章第??两段作简要概括并谈谈给你个启发。(6分) 

 

1.春雨声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2分)激发了“我”对生命的热情和战胜病魔的勇气。(2分) 2.①“树叶”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见证了“我”与病魔作斗争的过程;(2分)②借物抒情,借一天天长大的树叶表达作者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3分) 3.①没有对生命的热爱,就没法直面死亡;活泼的世界,能给人以力量;(2分)②步入老境,不应对生活失去兴趣,而应对生活充满期待。(2分)(能扣住作者“对生命”和“对生活”的态度回答即可)(3)启发(2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阅读原则,我们要理解作者这微妙的心理变化,就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文中多次提到“生命”一词,而第?段开头“病房里最强烈的情绪便是对生命最浓最执著的爱与追求”一句则是理解作者心情乃至把握全文主旨的关键句。 2.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文章标题为“树叶”;开头总体礼赞树叶;第②段又说“树叶、花蕊就是生命的精灵”;中间几段则写树叶迎春而发,“一天天长大,变得浓绿,变得稠密”,不畏雨打,不惧风吹,生机勃勃;结尾两段抒发了作者从树叶等生命现象中获得的感悟。因此,“树叶”既是本文的线索,又是作者借以表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的情感载体。 3.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以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题的答案,有的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录,如“没有对生命的热爱,就没法儿整天面对死亡”“所有从活泼的世界捎来的信息,都给人生以力量”;有的则需要考生自己从文中的“……步入老境……并不意味着对生活失去兴趣”“我拥有的是自信与期望”等句中提炼、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手机文学:全媒体时代的文化畅想

姜 申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将传统的文艺常态与新兴的媒体相连,融合成崭新的文艺样式,而今已变成一个社会热点。时下,“手机文学”正符合这样的趋势,以崭新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使传统的文字在新的媒介平台上焕发青春、乘风破浪,在全媒体时代中演奏出一曲灵魂畅想。

什么是“手机文学”?简言之,它是以手机为传输和阅读平台、以语言文字为信息承载方式的文艺表现手段,是继网络文学之后的一种新文学形式。它也是技术时代的产物,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技术革新与精神需求的结果。2000年初,一位日本教师用手机连载的方式发布他的小说《深爱》,开创了手机文学的先河。2006年以来,随着手机3G技术和智能掌上阅读系统的日益整合与普及,手机文学逐渐突破了短信体裁的制约,其在线浏览方式和互动效果已显著增强。它不仅成为文字的“阅读”平台,而且透过电子书、博客、播客、微博、社交网络等新兴媒介在手机上的移植,手机文学正发展成一种集文学创作与发布、转载与传播、阅读与评论、反馈与回应、娱乐与监督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大众文学样式。

同时,“全媒体”的概念也在近年日渐升温。所谓的“全媒体”是指传统媒介与新的媒介形式的整合局面。其主旨在于,通过媒介形式、内容、渠道、功能等一系列元素的全方位融合,达到传统媒介与新媒体“1+1>2”的共赢。作为传统的印刷媒介与最新的移动传播媒体的融合,手机文学正一步步验应着全媒体的神话。它使传统文字的底蕴焕发时尚的魅力,也让移动的媒体承载视听之外——文学所带来的那份厚重而幽深的文化意境。

的确,当代文化太需要文字的介入。尝遍了视听文艺那过眼云烟般的浅薄感,今天的大众迫切需要一种直抵心灵、浸透心脾的审美沟通。而作为传统的文学,那种长篇大论、循规蹈矩、起承转合、意味悠长的作品已难以适应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的零散化时空观念与快节奏的阅读需要。于是在新的历史境遇下,手机文学呼之欲出。它摒弃了传统文学“整体化”、“全方位”的描述,只通过某个绝佳的视点、巧妙的角度设计,运用“惜墨如金”的笔法、令人惊叹的笔调直指心灵的敏感处。因此,其特点应是以小博大、精彩中凸显文字的爆发力、峰回路转之间使读者心生顿悟、三言两语能映出视觉上的美感、言语中的留白又能让人处处回味无穷。

就当今的大众文化理论来说,手机文学正符合时下方兴未艾的后现代语境。这已经不是某个作家的个人风格或单个作品的文艺策略,后现代文化就是我们所朝夕相处的生活,既无法选择也无从割舍。时代为我们缔造了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境遇。造物弄人,技术适应着我们的传统,也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手机使不同地理位置的人们有了共通的空间领域。现代主义依靠空间相隔与时间相继的“线性”文化逻辑,已逐渐向“零散化”、“平面化”、“仿拟化”的后现代气脉聚拢,在时空转换间透露出讽刺、幽默、灵动的审美气韵。随之而来的是现代性的“宏大叙事”向后现代的“微型叙事”转变。人们愈加零散化的时空状态必定需要同样零散的“微叙事”来填补。一时间微小说、微阅读、微电影、微新闻、轻博客、微博等文化概念大行其道。当代文化“微薄”之至,这其中却独少了“厚重”二字。不论历史还是文化,都需要“厚重”来承传它的精神和灵韵。这其中,“文学”的力量不可或缺。如此,手机文学的兴起是时代的必然。

在“为全民阅读谋创崭新未来”的号召指引下,希望手机文学能在一个线性的文化承传中与时俱进,也在新潮和时尚的脉搏里历久弥新。

(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7月4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手机文学”的诞生,使传统的文学在新的媒介平台上焕发青春,是媒介技术不断革新的结果,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

B.手机文学是技术时代的产物,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技术革新与精神需要的结果。它突破了短信体裁的制约,其在线浏览方式和互动效果已显著增强。

C.“手机文学”的诞生,使传统文学的底蕴焕发时尚的魅力,也让全新的媒体承载文学所带来的那份厚重而幽深的文化意境。

D.手机文学适应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的零散化时空观念与快节奏的阅读需要。笔法简单,以小博大,往往三言两语能使读者心生顿悟。

E.手机文学也有不足,“微薄”有余,而“厚重”不足。

2.最能揭示手机文学概念内涵的一项是                     (3分)

A.手机文学是将传统的文艺常态与新兴的媒体相连和融合的一种崭新的文艺样式。

B.手机文学是以手机为传输和阅读平台,以语言文学为信息承载方式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C.手机文学是一种集文学创作与发布、转载与传播、阅读与评论、反馈与回应、娱乐与监督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大众文学样式。

D.手机文学是用手机连载的方式进行创作与发表,将传统媒介与新的媒介进行整合的一种新的文学媒介。

3.“全媒体时代”的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结合文本,概括其特点。(4分)

4.手机文学兴起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文本,概括手机文学兴起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雨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世界可以强迫你的思想和价值观。

②这是我们穿梭在城市之间的动力和源泉。

③可是,任何人都不可强迫你真实的内心,就算自欺欺人,你都无法说服真实的自己。

④感知内心的召唤,我们总在不为人知的某个角落和某个夜晚倾听内心的声音。

⑤这是我们内心想要的生活。

⑥现实可以强迫你的身体和时间。

A.④①②⑥③⑤

B.①⑥③②④⑤

C.①⑥②④③⑤

D.④②⑥①⑤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掌握了辩证法,懂得用两点论去看别人,因而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能看到古人的全貌,做出中肯的评价。

B.由于母语修养的忽略,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退。

C.北京明清故宫中的“后三殿”分为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三部分组成,与“前三殿”建筑风格大同小异。

D.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场合,所接触到的人物和谈吐,却有讨人喜欢和不讨人喜欢的。

 

查看答案

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食品安全是与人民的身心健康利害攸关的大事。但是,今年来由于某些人利欲熏心,各种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不断刺激国人脆弱的神经,引发人们对监管部门的种种置疑

A.利害攸关

B.利欲熏心

C.层出不穷

D.置疑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脚/扭干/曲高徉/逢作戏

B.幸/色车/戟沉沙目/交口

C.盘/拮据癖好/极泰来弃/敛声

D.帖/落/不边际慰/声名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