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章太炎:有学问的革命家 张昭军 章太炎曾前后两次在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章太炎:有学问的革命家

张昭军

章太炎曾前后两次在北京讲国学,但两次都不是为讲学而来。

第一次发生在民国初年袁世凯独裁期间。

1913 年8 月,章太炎因发表反袁言论,被袁诱至京师,入住共和党本部,即被袁所派巡警监视起来,失去自由。“幽居”无味,友人劝他“以讲学自娱”。

12 月9日,章太炎开始讲学,地点在共和党本部,具体组织者为章太炎在北京的弟子马裕藻、钱玄同、朱希祖等。

听众中除马裕藻、钱玄同等大学教员外,还有毛子水、顾颉刚、傅斯年等青年学生。顾颉刚回忆说:“我从蒙学到大学,一向是把教师瞧不上眼的,所以上了一二百个教师的课,总没有一个能够完全慑住我的心神。听了太炎先生的演讲,觉得他的话既渊博、有系统,又有宗旨和批评,我从来没有碰见过这样的教师,我佩服极了。”

章太炎此次虽借讲学以自娱,却从未忘记与袁世凯斗争。当时袁蓄意称帝,下令尊孔祀孔,扶植孔教会。但章太炎讲学时,拒绝孔教会成员听讲。同时,他还撰写讲义《反对孔教为国教》,解说孔教与国学的不同,引导青年学子明辨是非。因此,国学会开讲还没满一个月,他就被袁世凯圈禁起来。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依然坚持国学研究,除改定《检论》、审定《章氏丛书》等著作外,还与吴承仕合作完成《菿汉微言》一书。《菿汉微言》由章太炎讲授,吴承仕笔录,于1916 年初完成,融汇诸子学、佛学、西学,实际上是一部特殊境遇下的国学讲义。

第二次是在日本侵华期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章太炎因对当局表示不满,其公开活动遭到监视与限制,他只好埋首著述,陆续撰写了《春秋左氏疑义答问》、《古文尚书拾遗》等著作。但日本入侵,民族危机加剧,令他义愤填膺。“ 一·二八”事变后不久,他不顾安危,辗转北上,想利用与张学良、冯玉祥的私交,“代东南民众呼吁出兵”。 2 月2 日,章太炎到达北平,请求张学良出兵抗日,“大声疾呼,声震瓦屋”;又拜见吴佩孚,要求吴佩孚与张学良共同御侮。之后,他才答应各高校,前去讲学。

章太炎在北平停留约三个月,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作学术演讲。3 月24日,章太炎在燕京大学讲《论今日切要之学》,认为在亡国灭种关头,历史学可以唤起青年的爱国之心,研究历史最为切要。关于章太炎北平讲学情形,钱穆《师友杂忆》记载:“太炎上讲台,旧门人在各大学任教者五六人随侍,骈立台侧,-人在旁做翻译,一人在后写黑板。太炎不能操国语,引经据典,以及人名地名书名,遇疑处,不询之太炎,台上两人时语,或询台侧侍立者。而听者肃然,不出杂声。此一场面亦所少见。”张中行也有回忆,他说:“由弟子马幼渔、钱玄同、吴检斋等五六个人围绕着登上讲台。太炎先生个子不高,双目有神,向下望一望就讲起来。满口浙江余杭的家乡话。估计大多数人听不懂,由刘半农任翻译;常引经据典,由钱玄同用粉笔写在背后的黑板上。说话不改老脾气,诙谐而兼怒骂。”

鲁迅称章太炎是“有学问的革命家”,他的学问与革命如剑之双刃,既有所区别,又浑然一体。他两次在北京讲国学,感人至深的不仅是国学大师的博学,更有革命家的风采。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本文借翔实的史料追忆了章太炎前后两次在北京讲国学的经历,写作的侧重点在于表现章太炎先生渊博的学问知识,表达了对章太炎的赞美之情。

B.本文标题点明了传主的身份特点,揭示了本文的主题,结构上与结尾鲁迅的评价相呼应。

C.章太炎因发表反袁言论,被袁世凯诱至京师,失去自由。“幽居”无味.友人劝他“以讲学自娱”,于是章太炎开始借讲学来与袁世凯斗争。

D.章太炎讲学时,拒绝孔教会成员听讲;为解说孔教与国学的不同,他还撰写讲义,引导青年学子明辨是非,以此反对袁世凯蓄意称帝。

E、《检论》、《章氏丛书》、《菿汉微言》等著作,实际上是章太炎在特殊境遇下的国学讲义,这些书融诸子学、佛学、西学为一体。

2.本文从几个方面叙写了章太炎先生的哪几件事迹,请简要加以概括。(4 分)

3.文中多处运用了引用的手法,请分析这些引用的作用。(6分)

 

1.AE 2.本文从有学问和革命家风采这两方面来叙写章太炎的事迹(1分)。他引经据典作学术演讲,撰写讲义,埋首著述,是一个学问渊博成果丰硕的国学大师。( l分)他借讲学之机,与袁世凯的独裁作斗争;日本入侵,他不顾安危,辗转北上,呼吁抗日;有革命家的风采。( 2分) 3.①引用顾颉刚的回忆,表现章太炎学识渊博,令人佩服;( l 分)② 引用“代东南民众呼吁出兵”“大声疾呼,声震瓦屋”等语(或引用“一二八”事变后不久的言语),意在表现章太炎在日本入侵、民族危机加剧时义愤填膺的爱国情怀;( 1分)③引用钱穆、张中行等人的回忆,生动再现了章太炎在北平讲学情形;( l分)④引用鲁迅的话,意在强调章太炎是“有学问的革命家”。(l 分)这些引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真实信,再现了章太炎的形象风采,表达了对章太炎的敬仰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C、写作的侧重点是表现章太炎先生革命家的风采。E、“特殊境遇下的国学讲义”“融诸子学、佛学、西学为一体”的只是《菿汉微言》。共5 分,答对一项得3分。 2.此题考查概括能力,从有学问和革命家风采这两方面进行概括,注意两个时间标志“第一次发生在民国初年袁世凯独裁期间”和“第二次是在日本侵华期间”。 3.分析引用的作用,可分别回答文中的四处引用的好处,比如:引用钱穆、张中行等人的回忆,生动再现了章太炎在北平讲学情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桃 之 夭 夭①

张定浩

“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这是《今生今世》的第一句话。“桃花是村中井头惟有一株,春事烂漫到难收难管,亦依然简静,一如我的小时候。”我过去思绪迷乱之时就会找来这句读一读,好比面前真的有一树桃花,人也顿时静下来。

之所以说桃花简静,是因为世上人家过得即是这样简静的生活。梅兰竹菊虽好,却各有凌厉不甘之气,故而,远放的游宦、失意的文人、与世寡合的志士,常常种几棵梅竹,画几笔兰菊,作为寄托。许由在颍水边洗耳,巢父嘲笑他,便是知道他还未断绝名利之心,而梅兰竹菊也一如许由的洗耳。

桃花的静,又非心如槁木的死静,而是与人不诈不欺相敬如宾的贞静,也如凡俗的人世,愿意守着平和安稳的岁月,却也不惧青面獠牙的威权。有年春天,我在虎丘小住,与“五人墓”相邻,曾于落日时分前往瞻仰。跨过几进门厅,面前是一块长方形的墓石横陈,上面是春草青青,转到后面,俨然竟有一个后花园,回廊间几个老者闲坐下棋,另有人拨弄丝竹,斜阳之下,竟无一丝墓地的阴凄之感。因这不知姓名的五人,不过是桃花扇上的血迹,这刚烈不屈不过是平凡人家小儿女的血性,即便“浓浓淡淡,鲜血乱照”,略加点染,反倒能变化作几枝桃花的红艳,看惯这一点的苏州人与之相伴,自然是无惊与惧。

桃之夭夭。这份欢喜原本便是寻常人家新嫁妇脸上的欢喜,不单要当日“花盈树上簇胭脂”的艳丽,还要日后的“果压枝头垂锦弹”。思想起逐日的夸父居然会道渴而死,亦可见当日天地间的荒凉。许是心有不甘,他精魄所至,那伴随一路的拄杖便化作一片桃林,有桃花可看,还要有桃子可吃,人世应有的华丽才得以齐全。

《西游记》第五回,孙大圣来到蟠桃园,看到那“夭夭灼灼花盈树,颗颗株株果压枝”,也不免欢喜无任。从此也不交友,也不他游,自是每天赏玩其中。若非后来见到蟠桃盛会居然无己之份,一怒之下叛了天庭,他或许会在这桃园里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也未可知。说起来,行者八戒沙僧三人,为天庭所弃,发落人世,竟然都是缘出蟠桃会。只是有一点他们都不晓得,这西王母摆下的蟠桃会,本来只为一人而设。因这人惊鸿一现后便无有消息,又寻访不得,这才设下宴会,请得天上地下各路仙子,希望这宴会的声名远播,那人若健在,或许可以因缘而来。这人便是周穆天子,那年他一时兴起,驾车西游,与西王母相会于瑶池。酒意阑珊之际,她明白他是要走的,她开始唱一首悲伤的歌:“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复能来。”他是个年轻气盛的男子,自然不会说什么丧气的话,许诺三年后治理好国家便回来看她。只是她如世间一切聪明的女子,早知道分手总会比重逢要多一次,故而并不因为他的诺言而欣喜,“吹笙鼓簧,中心翔翔”,她暂且只要这片刻的歌舞动人情。一个人的日子里,她种下桃花,那桃子,三千年一熟,六千年一熟,九千年一熟。

海子的诗里面有这样一句,“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和周天子的雪山,天马踢踏。”海子所说的周天子,一定便是周穆天子。他天马踢踏地穿行过中国芬芳的稻田,来到雪山之下,遇见西王母,惹得别人为他种下桃花,自己却逃之夭夭。

“逃”通“桃”,《思凡》《下山》里,小尼姑来自仙桃庵,小和尚来自碧桃寺,要的就是一个“逃”字。人世间真的有地方可以逃吗?周穆天子自西域逃回到他的镐京,许由从阳城逃到箕山,可他们仍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彼得在罗马城里传道,遇到尼禄的血腥镇压,他起初不愿意离开,后来经不住信徒们执意相劝,便决意逃离这座笼罩在疯狂中的城市。然而,就在罗马郊外的山上,他看见了基督迎面走来,他问主:“你往何处去?”基督回答道:“既然你抛弃了那座城市,我只好亲自前去那浸淫在鲜血里的罗马,再让他们把我绑上十字架。”彼得顿悟,转身回到罗马,从容就义。

有些死亡即是逃之夭夭,有些死亡却不是。只是我不能分辨得清楚,因为面对死亡,一如站在桃花面前,我只能是安静的。

注:①“桃之夭夭”出自《诗经》,夭夭:美丽茂盛的样子。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五人墓”后有人闲坐下棋,有人拨弄丝竹,“竟无一丝墓地的阴凄之感”,在作者看来,

是因为苏州人懂得“这五人的刚烈不屈不过是平凡人家小儿女的血性”,“自然是无惊与惧” 。

B.西王母摆下蟠桃会,是因为她觉得这宴会的声名肯定会远播四方,而负心的周穆天子听说了一定会想起很久以前的约定,前来赴宴。

C.行者八戒沙僧三人本来想在桃园里守着平和安稳的岁月,但蟠桃会居然不邀请他们,故而奋起反抗,结果三人为天庭所弃,发落人世。

D.在作者眼中,梅兰竹菊常常作为远放的游宦、失意的文人、与世寡合的志士的精神寄托,却各有凌厉不甘之气,未能真的彻底断绝名利的侵扰。

E、文章写周穆天子和彼得,采用了对比手法,一反一正,暗示出了自己的意图,即使“逃”最终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反不如直面人生,淡然以对。

2.如何理解桃花之“静”,请结合文本加以简析。(4分)

3.请赏析文章题目“桃之夭夭”的含义和作用。(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如何应对“文明风险”(节选)

张 炜

三聚氰胺事件、大连海上原油泄漏、南京废弃塑料厂爆炸……不由使人想起了德国著名社会学者乌尔里希·贝克的一段话:原本无害的东西突然间怎么就有危险了,肥料变成长期毒药,过去一度被大肆夸赞的财富来源(核子、基因科技等)变成了危险来源。

正如贝克在其名著《风险社会》一书中所揭示的,在后工业化时代,人类正步入“风险社会”。与传统的自然风险或者“外部风险”不同的是,今天的风险则更多地来自人类自身,所谓“人造风险”或“文明的风险”,它是人类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造成的。

如果说传统风险是源于“无知”,那么现代风险则更多地来自于知识和分工。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了自由与便捷,同时也带来了脆弱与风险。越是发达的科技,内部组成的密集度和复杂性就越高;越是细密的分工,相互的依赖和影响程度就越高;越大规模的城市,安全布局的合理性要求就越高;而一旦其中某个部位或环节出了问题,就会造成想象不到的风险。

与传统风险不同,人造风险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不稳定性,仅仅以一种“水来土掩”的方式,已难应对。面对 “风险社会”中种种非传统风险,政府需要从行政理念到管理手段上的一系列转变。政府要摒弃以往的安全主义文化,以及面对风险时的鸵鸟政策,而代之以风险文化。在日常的管理中,注意树立预防理念,防患于未然;在风险来临时,实现社会动员,最大程度降低损失。山西煤矿爆炸是非法藏匿炸药所致,南京废弃塑料厂曾被通报施工安全管理存在漏洞,这些都不能不说与政府风险文化的缺失有关。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公共风险发生后,人们向一个个机构求助问责,但得到的往往是“请向有关部门咨询”“与我们无关”等回复;甚至在情况危急的时刻,还有人在进行着归谁负责、向谁请示的“淡定”商讨。这种“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现象,往往会扩大和恶化风险。因此,面对风险,除了严格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还应该认真检讨风险决策机制,看看分工是否够明确、配合是否无缝隙、权责是否相一致。

在某种意义上,风险是与现代化伴生的一种代价。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农业与工业的更迭,使转型期中国比发达国家面临更加多元复杂的风险。但“风险也是一个致力于变化的社会的推动力”。在风险频发的今天,政府如何加强管理,如何走出“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的怪圈,如何培育全社会的“风险文化”,这将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解之题。

1.下列关于“文明风险”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发展、科技进步必然造成“文明风险”。

B.“文明风险”不是源于无知,它更多地来自于人类的知识和分工。科技越发达,分工

越细密,文明风险就越大。

C.作者指出改变理念,加强管理,明确责任,培育全社会的“风险文化”是现代化建设中减少和避免“文明风险”的必解之题。

D.“文明风险”与“传统风险”是人类在后工业时代和之前分别存在的两种不同的风险。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风险是与现代化伴生的一种代价,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要树立预防意识,政府部门在日常管理中要防患于未然。

B.“文明风险”比“传统风险”更具隐蔽性、不稳定性和突发性。要求政府以“风险文化”来应对。

C.转型时期的中国会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加多元复杂的风险,目前存在“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的情况也属正常。

D.文章说,城市规模越大,对它安全布局的合理性要求就越高,一旦其中某个部位或环节出了问题,就会造成想象不到的风险,因此作者不主张扩建城市。

3.根据文章,请对“如何应对文明风险”提几点建议。(3分)

 

查看答案

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梁惠王下》

注【解析】
①王:齐宣王 ②大:使……大。③赫斯:发怒的样子。④爰:语首助词,于是。 ⑤遏:止。徂:攻击。莒:国名。⑥笃:厚;祜:福。⑦厥:用法同“其”。 ⑧衡行:即“横行”。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孟子暗喻齐宣王要像周文王那样激于正义,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望。

B.“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表现的是武王的大勇。

C.孟子指出君王是帮助上天来统治下贱的老百姓,有责任要让天下安定、不让老百姓横行霸道。

D.孟子主要运用对比的说理方法来劝说齐宣王去小勇、存大勇。

2.根据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小勇”与“大勇”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梁实秋

我爱鸟。

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地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抟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啼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驱都是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侬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举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油绿的梯田。就是抓不到小鸡的鸢鹰,啾啾地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在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得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巢里,如果巢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地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则由别个代负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己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出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鸟并不永久地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我有过一次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粟地跳动抖搂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型类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1.下列对文章鉴赏,表述不当的两项是(5分)                 (   )(   )

A.文章以鸟为题,因鸟生情,作者借物抒怀,淋漓尽致地描写了自己因鸟而喜,因鸟而悲的种种感受。

B.文中写到了形形色色的鸟和作者有鸟相伴的生活经历,鸟成为作者以往生活的美好记忆,鸟也成为作者情感的重要寄托。

C.文中对鸟的描写细致生动,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工笔细描,夜间鸟的鸣叫,白昼鸟的姿势和情态都充满了美感。

D.作者对鸟的情感是复杂的,欢快灵动的鸟令人喜悦,怪叫苦闷的鸟则令人伤感,作者对后者是不喜欢的。

E、作者善于发挥联想,四川的鸟,东北的鸟,生活中的鸟,诗人笔下的鸟都跃然纸上,这样写丰富了描写的内容,增加了文章的厚度。

2.作者开篇说自己爱鸟,却又从笼中鸟写起,以笼中鸟结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3.作者写鸟,不仅写了鸟的声音和形态,而且着力写了鸟的喜悦和悲苦,这些描写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和追求?(6分)

4.结合原文,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8分)

(1)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4分)

(2)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在任何幻想。(4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8分,每空1分,五题任选四题)

1.但见悲鸟号古木,                                  ,愁空山。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3.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5.别有幽愁暗恨生,               。银瓶乍破水浆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