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 ) A.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    )

A.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B.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C.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D.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A.(3分 ) 【解析】B缺少主语,这是由于滥用介词“对于”造成的,划去介词“对于”,使主语凸现出来就可以了。C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应删去“能否”。D有歧义,“本月15日前去”可以理解为“15日这一天去”或“在15日之前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3分 )   (   )

A.一个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其是非功过,任人评说,安之若素方是真君子。

B.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

C.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D.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

“办大事,作高官”是李鸿章对盛宣怀一针见血的刻画,也可以说是对他一生发展道路的指引。盛宣怀是按照这条道路和程序走的,李鸿章也是照此方针培植他的。盛宣怀所经营的近代企业及与之相应的新式教育事业,在当时都是无先例可循的“大事”,但因为有李鸿章的大力支持而取得成功,并被李鸿章多次保举,直至官拜邮传部尚书。他因办“大事”卓有成效而至“高官”,反过来又利用“高官”的地位和权力来促进“大事”的发展。可以说,盛宣怀是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

经过近三十年的苦心经营,到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盛宣怀实际上已经全部或部分地控制了一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轮船、电报、铁厂、铁路、矿务、纺织、银行等大型企业。他在披荆斩棘、奋力开拓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新式人才十分重要,没有与这些新兴企业相适应的新式人才,将一事无成。那些皓首穷经的学究们绝不可能去搞机器技术和企业管理,科举所取之士对此一窍不通。那么,新式人才从何而来?盛宣怀认为,必须立足于自己培养,聘用洋师只是暂时的、短期的。之所以如此,煤铁矿藏“实以开采为大利所在,未便使外人久与其事”。基于这种认识,盛宣怀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往往创办附设于企业的带有训练班性质的学堂。比如办电报局时,他在天津、上海等地办有电报学堂;督办汉阳铁厂时,也办有附设的学堂。这些学堂在学制、课程等方面都只注重实用,理论和基础知识则不求系统,属于非正规的训练班。盛宣怀是一个有心人,“精细为群僚之冠”,他对这些训练班及时总结经验,作为以后办正规学堂的准备。

1895年秋,盛宣怀得到直隶总督王文韶的批准和支持,在其权力和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同他办实业一样,盛宣怀在办教育时也以“学以致用”为准则。他给北洋大学堂订了两条规则:其一是不许“躐等”。他说:中国过去学西学的学生成绩不显著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本大学堂的学员必须循序渐进,不许中途他骛,直至完成学业。其二是要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语言不过是工具。盛宣怀这一观点的形成,不仅源于他汲取了过去同文馆只学外语因而用途不广的教训,也是他自己在办实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的结果。也正因为这样,后来当他的天津海关道继任

者李少东请求将60名学生分别改学法语、德语和日语时,他毫不留情地加以阻止了。

1896年春,盛宣怀禀明两江总督刘坤一,请求“如津学之制而损益之,设立南洋公学”。他非常慷慨地提出“学堂基地由臣捐购”,常年经费也由他所经营的轮、电两局岁捐十万两。此时正是盛宣怀大展宏宏图之际,因而主张南洋公学“取国政之义,以行达成之实。于此次钦定专科,实居内政、外交、理财三事”。显然,南洋公学是全国性的以培养政法人才为主的、由盛宣怀直接控制的正规学校。盛宣怀办学思想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他说:“师范、小学,尤为学堂一事先务中之先务。”所以南洋公学陆续设立了师范院、外院(附属小学)、中院(中学)、上学(大学)和特班。郑观应赞誉说:“此乃东半球未有之事,其非常不朽之功业也。”

(摘编自夏东元《盛宣怀传》)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经过近三十年的苦心经营与奋力开拓,到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关系国计民生的许多大型企业,都已处于盛宣怀的全面或部分掌控之中。

B.盛宣怀认为,开采矿藏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一旦让外国人插手其间,将使中国的矿藏资源大量外流,因而主张完全自主开采。

C.盛宣怀在天津、上海等地办的电报学堂和在汉阳铁厂时办的学堂,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普遍较强,而理论和基础知识则相对薄弱。

D.盛宣怀认识到培养新式人才的重要性,认为科学所取之士不可能去搞机器技术和企业管理,必须通过新式教育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E、传记通过对盛宣怀教育思想及办学实践的记述,表现了他作为实业教育家的远见卓识,也反映了我国近代学校创办前后的社会背景。

2.盛宣怀在创办北洋大学堂时提出了哪些主张?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的教育说明。(6分)

3.盛宣怀创办并直接控制的南洋公学有什么特色?反映了他什么样的办学目的?请简要分析。(6分)

4.盛宣怀办学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他有丰富的办学经验,有人认为是他教育思想先进,有人认为是他经济实力强,有人认为是要鸿章的培植。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原因进行探究。(8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章太炎:有学问的革命家

张昭军

章太炎曾前后两次在北京讲国学,但两次都不是为讲学而来。

第一次发生在民国初年袁世凯独裁期间。

1913 年8 月,章太炎因发表反袁言论,被袁诱至京师,入住共和党本部,即被袁所派巡警监视起来,失去自由。“幽居”无味,友人劝他“以讲学自娱”。

12 月9日,章太炎开始讲学,地点在共和党本部,具体组织者为章太炎在北京的弟子马裕藻、钱玄同、朱希祖等。

听众中除马裕藻、钱玄同等大学教员外,还有毛子水、顾颉刚、傅斯年等青年学生。顾颉刚回忆说:“我从蒙学到大学,一向是把教师瞧不上眼的,所以上了一二百个教师的课,总没有一个能够完全慑住我的心神。听了太炎先生的演讲,觉得他的话既渊博、有系统,又有宗旨和批评,我从来没有碰见过这样的教师,我佩服极了。”

章太炎此次虽借讲学以自娱,却从未忘记与袁世凯斗争。当时袁蓄意称帝,下令尊孔祀孔,扶植孔教会。但章太炎讲学时,拒绝孔教会成员听讲。同时,他还撰写讲义《反对孔教为国教》,解说孔教与国学的不同,引导青年学子明辨是非。因此,国学会开讲还没满一个月,他就被袁世凯圈禁起来。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依然坚持国学研究,除改定《检论》、审定《章氏丛书》等著作外,还与吴承仕合作完成《菿汉微言》一书。《菿汉微言》由章太炎讲授,吴承仕笔录,于1916 年初完成,融汇诸子学、佛学、西学,实际上是一部特殊境遇下的国学讲义。

第二次是在日本侵华期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章太炎因对当局表示不满,其公开活动遭到监视与限制,他只好埋首著述,陆续撰写了《春秋左氏疑义答问》、《古文尚书拾遗》等著作。但日本入侵,民族危机加剧,令他义愤填膺。“ 一·二八”事变后不久,他不顾安危,辗转北上,想利用与张学良、冯玉祥的私交,“代东南民众呼吁出兵”。 2 月2 日,章太炎到达北平,请求张学良出兵抗日,“大声疾呼,声震瓦屋”;又拜见吴佩孚,要求吴佩孚与张学良共同御侮。之后,他才答应各高校,前去讲学。

章太炎在北平停留约三个月,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作学术演讲。3 月24日,章太炎在燕京大学讲《论今日切要之学》,认为在亡国灭种关头,历史学可以唤起青年的爱国之心,研究历史最为切要。关于章太炎北平讲学情形,钱穆《师友杂忆》记载:“太炎上讲台,旧门人在各大学任教者五六人随侍,骈立台侧,-人在旁做翻译,一人在后写黑板。太炎不能操国语,引经据典,以及人名地名书名,遇疑处,不询之太炎,台上两人时语,或询台侧侍立者。而听者肃然,不出杂声。此一场面亦所少见。”张中行也有回忆,他说:“由弟子马幼渔、钱玄同、吴检斋等五六个人围绕着登上讲台。太炎先生个子不高,双目有神,向下望一望就讲起来。满口浙江余杭的家乡话。估计大多数人听不懂,由刘半农任翻译;常引经据典,由钱玄同用粉笔写在背后的黑板上。说话不改老脾气,诙谐而兼怒骂。”

鲁迅称章太炎是“有学问的革命家”,他的学问与革命如剑之双刃,既有所区别,又浑然一体。他两次在北京讲国学,感人至深的不仅是国学大师的博学,更有革命家的风采。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本文借翔实的史料追忆了章太炎前后两次在北京讲国学的经历,写作的侧重点在于表现章太炎先生渊博的学问知识,表达了对章太炎的赞美之情。

B.本文标题点明了传主的身份特点,揭示了本文的主题,结构上与结尾鲁迅的评价相呼应。

C.章太炎因发表反袁言论,被袁世凯诱至京师,失去自由。“幽居”无味.友人劝他“以讲学自娱”,于是章太炎开始借讲学来与袁世凯斗争。

D.章太炎讲学时,拒绝孔教会成员听讲;为解说孔教与国学的不同,他还撰写讲义,引导青年学子明辨是非,以此反对袁世凯蓄意称帝。

E、《检论》、《章氏丛书》、《菿汉微言》等著作,实际上是章太炎在特殊境遇下的国学讲义,这些书融诸子学、佛学、西学为一体。

2.本文从几个方面叙写了章太炎先生的哪几件事迹,请简要加以概括。(4 分)

3.文中多处运用了引用的手法,请分析这些引用的作用。(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桃 之 夭 夭①

张定浩

“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这是《今生今世》的第一句话。“桃花是村中井头惟有一株,春事烂漫到难收难管,亦依然简静,一如我的小时候。”我过去思绪迷乱之时就会找来这句读一读,好比面前真的有一树桃花,人也顿时静下来。

之所以说桃花简静,是因为世上人家过得即是这样简静的生活。梅兰竹菊虽好,却各有凌厉不甘之气,故而,远放的游宦、失意的文人、与世寡合的志士,常常种几棵梅竹,画几笔兰菊,作为寄托。许由在颍水边洗耳,巢父嘲笑他,便是知道他还未断绝名利之心,而梅兰竹菊也一如许由的洗耳。

桃花的静,又非心如槁木的死静,而是与人不诈不欺相敬如宾的贞静,也如凡俗的人世,愿意守着平和安稳的岁月,却也不惧青面獠牙的威权。有年春天,我在虎丘小住,与“五人墓”相邻,曾于落日时分前往瞻仰。跨过几进门厅,面前是一块长方形的墓石横陈,上面是春草青青,转到后面,俨然竟有一个后花园,回廊间几个老者闲坐下棋,另有人拨弄丝竹,斜阳之下,竟无一丝墓地的阴凄之感。因这不知姓名的五人,不过是桃花扇上的血迹,这刚烈不屈不过是平凡人家小儿女的血性,即便“浓浓淡淡,鲜血乱照”,略加点染,反倒能变化作几枝桃花的红艳,看惯这一点的苏州人与之相伴,自然是无惊与惧。

桃之夭夭。这份欢喜原本便是寻常人家新嫁妇脸上的欢喜,不单要当日“花盈树上簇胭脂”的艳丽,还要日后的“果压枝头垂锦弹”。思想起逐日的夸父居然会道渴而死,亦可见当日天地间的荒凉。许是心有不甘,他精魄所至,那伴随一路的拄杖便化作一片桃林,有桃花可看,还要有桃子可吃,人世应有的华丽才得以齐全。

《西游记》第五回,孙大圣来到蟠桃园,看到那“夭夭灼灼花盈树,颗颗株株果压枝”,也不免欢喜无任。从此也不交友,也不他游,自是每天赏玩其中。若非后来见到蟠桃盛会居然无己之份,一怒之下叛了天庭,他或许会在这桃园里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也未可知。说起来,行者八戒沙僧三人,为天庭所弃,发落人世,竟然都是缘出蟠桃会。只是有一点他们都不晓得,这西王母摆下的蟠桃会,本来只为一人而设。因这人惊鸿一现后便无有消息,又寻访不得,这才设下宴会,请得天上地下各路仙子,希望这宴会的声名远播,那人若健在,或许可以因缘而来。这人便是周穆天子,那年他一时兴起,驾车西游,与西王母相会于瑶池。酒意阑珊之际,她明白他是要走的,她开始唱一首悲伤的歌:“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复能来。”他是个年轻气盛的男子,自然不会说什么丧气的话,许诺三年后治理好国家便回来看她。只是她如世间一切聪明的女子,早知道分手总会比重逢要多一次,故而并不因为他的诺言而欣喜,“吹笙鼓簧,中心翔翔”,她暂且只要这片刻的歌舞动人情。一个人的日子里,她种下桃花,那桃子,三千年一熟,六千年一熟,九千年一熟。

海子的诗里面有这样一句,“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和周天子的雪山,天马踢踏。”海子所说的周天子,一定便是周穆天子。他天马踢踏地穿行过中国芬芳的稻田,来到雪山之下,遇见西王母,惹得别人为他种下桃花,自己却逃之夭夭。

“逃”通“桃”,《思凡》《下山》里,小尼姑来自仙桃庵,小和尚来自碧桃寺,要的就是一个“逃”字。人世间真的有地方可以逃吗?周穆天子自西域逃回到他的镐京,许由从阳城逃到箕山,可他们仍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彼得在罗马城里传道,遇到尼禄的血腥镇压,他起初不愿意离开,后来经不住信徒们执意相劝,便决意逃离这座笼罩在疯狂中的城市。然而,就在罗马郊外的山上,他看见了基督迎面走来,他问主:“你往何处去?”基督回答道:“既然你抛弃了那座城市,我只好亲自前去那浸淫在鲜血里的罗马,再让他们把我绑上十字架。”彼得顿悟,转身回到罗马,从容就义。

有些死亡即是逃之夭夭,有些死亡却不是。只是我不能分辨得清楚,因为面对死亡,一如站在桃花面前,我只能是安静的。

注:①“桃之夭夭”出自《诗经》,夭夭:美丽茂盛的样子。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五人墓”后有人闲坐下棋,有人拨弄丝竹,“竟无一丝墓地的阴凄之感”,在作者看来,

是因为苏州人懂得“这五人的刚烈不屈不过是平凡人家小儿女的血性”,“自然是无惊与惧” 。

B.西王母摆下蟠桃会,是因为她觉得这宴会的声名肯定会远播四方,而负心的周穆天子听说了一定会想起很久以前的约定,前来赴宴。

C.行者八戒沙僧三人本来想在桃园里守着平和安稳的岁月,但蟠桃会居然不邀请他们,故而奋起反抗,结果三人为天庭所弃,发落人世。

D.在作者眼中,梅兰竹菊常常作为远放的游宦、失意的文人、与世寡合的志士的精神寄托,却各有凌厉不甘之气,未能真的彻底断绝名利的侵扰。

E、文章写周穆天子和彼得,采用了对比手法,一反一正,暗示出了自己的意图,即使“逃”最终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反不如直面人生,淡然以对。

2.如何理解桃花之“静”,请结合文本加以简析。(4分)

3.请赏析文章题目“桃之夭夭”的含义和作用。(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如何应对“文明风险”(节选)

张 炜

三聚氰胺事件、大连海上原油泄漏、南京废弃塑料厂爆炸……不由使人想起了德国著名社会学者乌尔里希·贝克的一段话:原本无害的东西突然间怎么就有危险了,肥料变成长期毒药,过去一度被大肆夸赞的财富来源(核子、基因科技等)变成了危险来源。

正如贝克在其名著《风险社会》一书中所揭示的,在后工业化时代,人类正步入“风险社会”。与传统的自然风险或者“外部风险”不同的是,今天的风险则更多地来自人类自身,所谓“人造风险”或“文明的风险”,它是人类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造成的。

如果说传统风险是源于“无知”,那么现代风险则更多地来自于知识和分工。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了自由与便捷,同时也带来了脆弱与风险。越是发达的科技,内部组成的密集度和复杂性就越高;越是细密的分工,相互的依赖和影响程度就越高;越大规模的城市,安全布局的合理性要求就越高;而一旦其中某个部位或环节出了问题,就会造成想象不到的风险。

与传统风险不同,人造风险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不稳定性,仅仅以一种“水来土掩”的方式,已难应对。面对 “风险社会”中种种非传统风险,政府需要从行政理念到管理手段上的一系列转变。政府要摒弃以往的安全主义文化,以及面对风险时的鸵鸟政策,而代之以风险文化。在日常的管理中,注意树立预防理念,防患于未然;在风险来临时,实现社会动员,最大程度降低损失。山西煤矿爆炸是非法藏匿炸药所致,南京废弃塑料厂曾被通报施工安全管理存在漏洞,这些都不能不说与政府风险文化的缺失有关。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公共风险发生后,人们向一个个机构求助问责,但得到的往往是“请向有关部门咨询”“与我们无关”等回复;甚至在情况危急的时刻,还有人在进行着归谁负责、向谁请示的“淡定”商讨。这种“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现象,往往会扩大和恶化风险。因此,面对风险,除了严格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还应该认真检讨风险决策机制,看看分工是否够明确、配合是否无缝隙、权责是否相一致。

在某种意义上,风险是与现代化伴生的一种代价。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农业与工业的更迭,使转型期中国比发达国家面临更加多元复杂的风险。但“风险也是一个致力于变化的社会的推动力”。在风险频发的今天,政府如何加强管理,如何走出“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的怪圈,如何培育全社会的“风险文化”,这将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解之题。

1.下列关于“文明风险”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发展、科技进步必然造成“文明风险”。

B.“文明风险”不是源于无知,它更多地来自于人类的知识和分工。科技越发达,分工

越细密,文明风险就越大。

C.作者指出改变理念,加强管理,明确责任,培育全社会的“风险文化”是现代化建设中减少和避免“文明风险”的必解之题。

D.“文明风险”与“传统风险”是人类在后工业时代和之前分别存在的两种不同的风险。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风险是与现代化伴生的一种代价,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要树立预防意识,政府部门在日常管理中要防患于未然。

B.“文明风险”比“传统风险”更具隐蔽性、不稳定性和突发性。要求政府以“风险文化”来应对。

C.转型时期的中国会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加多元复杂的风险,目前存在“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的情况也属正常。

D.文章说,城市规模越大,对它安全布局的合理性要求就越高,一旦其中某个部位或环节出了问题,就会造成想象不到的风险,因此作者不主张扩建城市。

3.根据文章,请对“如何应对文明风险”提几点建议。(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