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
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候进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万章上》)
1.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谆谆然命之乎命:命令 |
B.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示:显示 |
C.践天子位焉践:登上 |
D.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受:接受 |
2.下面的句子,划线的字在意义及用法上相同的一项是( )
A.“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此之谓也 |
B.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 |
C.谆谆然命之乎夫然后之中国 |
D.尧以天下与舜,有诸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
3.与“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
B.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
C.此之谓也 |
D.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
下列有关春秋时期思想家的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宣扬的礼,是对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对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一整套规范。他所张扬的中庸之德,有明确的原则,即德行符合礼的规定。 |
B.《孟子》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谈话,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所著,长于论辩是《孟子》的鲜明特征。《孟子》长于在论辩中运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使之富有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
C.庄子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庄子》一书中。《庄子》善于借助寓言来说理,书中的寓言表现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想象世界,表达了深邃的哲学思想。 |
D.孔子、孟子、荀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礼,其理想的人格的核心仁;孟子和荀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这种思想,另一方面又各自有所发展,但是他们都赞成“人性本善”的观点。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墨子以极其艰苦的生活方式,彻底忘我的牺牲精神,承担着无比沉重的社会责任,这使他的人格具有一种巨大的感召力。直到他去世之后,不仅这种感召力没有消散,而且还表现得更加强烈。 |
B.面对周朝日益紊乱的政治局面,老子消极悲观,提出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 |
C.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用和无用,庄子却告诉我们,境界决定了人们对事物判断的正误,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
D.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为人类的道德生活确立了最基本的准则,力图以仁爱的精神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并由此入手来解救社会危机。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目前,松花江中的鱼和沿岸鱼塘养殖的鱼中的硝基苯含量符合安全含量指标,污染量不过是偃鼠饮河,可以食用。 |
B.(鲁迅)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
C.为给那些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威武不屈的人员以实实在在的生活帮助,参加招 聘会的用人单位纷纷开出了不错的薪酬待遇条件,承诺免费提供食宿,月工资收入均在1200元以上,并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的工作时间、加班工资、社会保障等规定执行。 |
D.在买衣服时,我们一定要注重衣服的做工、款式等,稳重而不轻挑,时尚而不低俗,价格当然实惠最好,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且不可犯郑人买履的毛病,花费多却一点也不实在。 |
对下列划线词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②旷安宅而弗居 ③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⑤师行而粮食 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⑧饭疏食饮水 ⑨足食,足兵,民信之
⑩所谓立之斯立
A.①④|②③⑨|⑤⑦⑧|⑩⑥ |
B.①④|②③⑨|⑤⑦⑧|⑥|⑩ |
C.①④⑤⑦⑧|②③⑨⑩|⑥ |
D.①④⑧|②③⑨|⑤⑦|⑥|⑩ |
下列划线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饭疏食饮水(米饭)其良人出(丈夫)听而斫之(任意,听任) |
B.多见其不知量也(多数)利与善之间也(差别)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勤勉) |
C.抑为之不厌(不过)畜君何尤(喜欢)女将恶乎比予哉(何,什么) |
D.自伐者无功(攻战)举直错诸枉(通“措”,安排) 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