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11年1月9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正式生效,中国禁烟最大的问题在于烟民的理念和背后的利益链。中国现在每年大概有10万左右的人死于二手烟。 |
B.专家分析政府网站为什么越来越受到黑客的青睐,原因是不少政府网站搞网上形象工程,摆花架子,甚至利用手中的信息权力追求个人经济利益,致使信息垄断造成的。 |
C.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继2008年“从紧”和2009年“适度宽松”后,我国货币政策再次回归“稳健”。 |
D.公众非常关注房市的走向,过高的房价会在下半年继续下降,还是会有反弹的空间,专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热烈的红色等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手法,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融合,诞生了美轮美奂的国家体育场——“鸟巢”。 |
B.东汉末年,刘关张情投意合,焚香礼拜,三人成虎,结为兄弟,成就了我国历史上一段“桃园三结义”的佳话。 |
C.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电视里传来耸人听闻的消息: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财产损失巨大,人员伤亡惨重,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更是让全世界谈核色变。 |
D.小张年纪轻轻,却长得脑满肠肥,连上下楼梯都很吃力,很多时候是走几步歇一气。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25分)
西南联大的闻一多
闻一多在联大中文系讲楚辞、古代神话和唐诗三门课,立论新颖,考证严密,深受学生欢迎。他的古代神话课,图文并茂,用整张的毛边纸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因此,不单是联大中文系、文学院的学生争着听这门课,就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学生也赶来听。
闻一多是一位浪漫的诗人,他会把讲课变成一个充满诗意的过程,所以他把上午的课换到了晚上。七点多钟,电灯已经亮了,闻一多穿着深色长衫,抱着几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稿抄本,昂然走进教室。学生们起立致敬又坐下之后,闻一多也坐下了;但并不马上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纸烟匣,打开来对着学生和蔼地一笑:“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不会有谁真的接受这绅士风味的礼让。于是,闻一多自己点了一支,长长的吐出一口烟雾后,用非常舒缓的声腔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之后才开始讲课,有时讲得兴致盎然,闻一多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光洒满校园的时候,才带着清凉的露水回到他的新南院住宅。
闻一多讲唐诗是联大叫座的课。他原来就是诗人,对唐诗的理解,其见解和感受有别于其他学者。闻一多最赞赏五言绝句,认为五言绝句是唐诗中的精品,二十个字就是二十个仙人,容不得一个滥竽充数。汪曾祺说:“能够像闻一多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因为闻先生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而且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他讲唐诗,不蹈袭前人一语,将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特别讲到“点画派”。中国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唐诗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
闻一多特别欣赏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他的《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曾把这首诗评价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有浓厚的唯美倾向,却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意味。何兆武评价说:“闻先生的思想主潮早年和晚年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还是个诗人,对美有特别的感受,而且从始到终是一包热情,一生未曾改变过。”
唐诗中有这样空灵唯美的诗意,有人生幻灭的虚无感,更重要的是,唐诗中的人间疾苦更能引起闻一多的感触。闻一多经常跟学生说起这样的事情,说完以后就讲唐诗,讲杜甫的三吏三别,他愤怒地说:“为什么隔了一千多年了中国的事还是这样悲惨,比那时候还不如?”学生还因此有这样一个作业“给蒋委员长的一封公开信”,令他们记忆深刻。
抗战期间,看到国家糟糕到这步田地,闻一多如坐针毡,他在给学生臧克家的信中写道:“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壳,放射出光和热来。”以1943年为时间标记,闻一多走出书斋,从一个学者变成了一个激情喷发的民主斗士,在许多公开场合作“狮子吼”。
1946年西南联大开始分批北上,为了工作需要,他坚决留在昆明。在白色恐怖下,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惨遭暗杀,闻一多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置生死于度外。7月15日,他义无反顾地前往参加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面对国民党特务,他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悲愤地表示为了民族“要像李先生一样,前足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坚定决心。追悼会后,又出席了民盟在《民主周刊》社为李公朴被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当天下午在回家途中即遭到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不满48周岁。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闻一多的课堂氛围富有诗意,为了创造意境,他可以把时间改到晚上,映着灯光和月光给学生讲,课堂上的闻一多很有名士风度。 |
B.闻一多将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诗歌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 |
C.闻一多特别欣赏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认为这首诗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意味。 |
D.闻一多也是美术家,他不仅善于鉴赏中外各种风格的画作,而且能将绘画意境和诗歌意境融为一体。 |
E、闻一多写的“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壳,放射出光和热来”,这句话是在痛苦自己没有迸发出激情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2.第四段末引用何兆武的评价:“闻先生的思想主潮早年和晚年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还是个诗人,对美有特别的感受,而且从始到终是一包热情,一生未曾改变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6分)
3.从本文来看,闻一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分点陈述。(6分)
4.关于闻一多的牺牲,有人十分敬佩,有人十分惋惜。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结合文章内容,阐明自己的看法。(8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11分)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5分)
2.词的下阕用什么手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词句作简要赏析。(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王若虚,字从之,槁城人也。幼颖悟,若夙昔在文字间者。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奉使夏国,还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正大初,《宣宗实录》成,迁平凉府判官。未几,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
②天兴元年,哀宗走归德。明年春,崔立变。群小附和,请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立见屠灭。若虚自分必死,私谓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曰:“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虽然,我姑以理谕之。”乃谓奕辈曰:“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奕辈怒曰:“丞相以京城降,活生灵百万,非功德乎?”曰:“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其门,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曰:“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祁等固辞而别。数日,促迫不已,祁即为草定,以付好问。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既成以示若虚,乃共删定数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后兵入城,不果立也。
③金亡,微服北归镇阳,与浑源刘郁东游泰山,至黄岘峰,憩萃美亭,顾谓同游曰:“汩没尘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乃令子忠先归,遣子恕前行视夷险,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年七十。所著文章号《慵夫集》若干卷、《滹南遗老》若干卷,传于世。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虚自分必死节分:料想 |
B.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喻:告诉 |
C.不意晚年乃造仙府造:制造 |
D.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诚: 如果 |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若虚珍视名节、不苟趋附的一组是( )
①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 ②虽然,我姑以理谕之
③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
④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 ⑤后兵入城,不果立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②④⑤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解的一项是( )
A.王若虚任县令期满的时候,百姓都来为他送行,致使他几天后才能动身出发,可见他执政时能够体恤、爱护民众。 |
B.他在辞令方面很擅长,在翟奕召见他让他为丞相撰写碑文时,他慷慨激昂地辩解,反映了性格中有机警善辩的一面。 |
C.在文中王若虚是一个重视名节、轻视权贵、血肉丰满、令人敬仰的文人形象;他曾想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名节,但是由于形势所迫,最后还是无奈屈从了。 |
D.在翟奕、元好问的不断催促下,刘祁虽然草拟了碑文,但实际上他不认为丞相以京城归降大元的行为是值得赞颂的,也不主张为他立建功德碑。 |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立见屠灭。(5分)
(2)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