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①听秦筝,无限秦...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①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①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3分)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1.颔联主要运用比喻(或“通感”)修辞,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1分)诗人巧妙地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顿时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1分)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1分) 2.“独”灯前别无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见何等孤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1分)“空”楼上没有亲人,只见明月高悬,可见何等空荡。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1分)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增加了盼子思夫、离愁别恨的分量。(1分)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1分) 【解析】 1.首句“抽弦促柱听秦筝”,“抽弦促柱”点出弹筝的特殊动作。筝的长方形音箱面上,张弦十三根,每弦用一柱支撑,柱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量。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那忽疾忽徐、时高时低的音乐声,就从这“抽弦促柱”变化巧妙的指尖端飞出来,传入诗人之耳。诗人凝神地听着,听之于耳,会之于心。“听”是此诗的“题眼”,底下内容,均从“听”字而来。 诗人听筝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无限秦人悲怨声”。诗人由秦筝联想到秦人之声。据《秦州记》:“陇山东西百八十里,登山巅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山东人行役升此而顾瞻者,莫不悲思。”这就是诗人所说的“秦人悲怨声”。诗人以此渲染他由听筝而引起的感时伤别、无限悲怨之情。下面围绕“悲怨”二字,诗人对筝声展开了一连串丰富的想象和细致地描写。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筝声象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啁啁啼血。诗人巧妙地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顿时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那柳条摇荡、柳絮追逐、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现于读者的眼前;春风、杨柳、花、鸟,情怀逼露,更加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 2.随着“抽弦促柱”之声的变化,又唤起诗人更加奇妙的联想:“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上一联写大自然的景物,这一联则写人世的悲欢,更加真切感人。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似谁家的白发老母枯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啜泣;又好似谁家的红颜少妇伫立楼头,为丈夫远出而望月长叹。“独”、“空”两字,尤使画面显得分外凄清,增加了盼子思夫、离愁别恨的分量。“愁灯影”、“思月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灯前别无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见何等孤独,不能不“愁”。楼头没有亲人,只见明月高悬,可见何等空荡,不能不“思”。这两处倘若写作“愁灯下”、“思离人”,就索然无味了。这一联用暗喻,且用“谁家”、“何处”疑问句式,不仅显得与上一联有参差变化之美,而且更能激起读者想象的翅膀,让各人按自己的生活体验,从画面中去品尝那筝声所构成的美妙动人的音乐形象。 以上两联所构成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描摹出筝声之“苦”,使人耳际仿佛频频传来各种惜别的悲怨之声。筝声“苦”,如果听者也怀有“苦”情,筝弦与心弦同声相应,那么就愈发感到苦。诗人柳中庸正是怀着苦情听筝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贤士隐居者

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高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世之所谓知己其是乎?

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至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平旦起,俟卖菜者过门,问菜把直几何,随所言酬之。他饮食布帛亦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不事交游。

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

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①王氏:王安石

1.下列各项中对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岁四五访其庐 大概

B.自昼竟夜,忘寝食恐怕

C.虽细事不也马虎

D.辄一之求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不求知人②不拘于时,学

B.①不妄人接②欲呼张良俱去

C.①与缺而未知者②重为乡党

D.①苟一日之用足,玩心坟典②于其身也,耻师焉

3.以下各项中都属于直接表现“贤士隐居者”的“贤”的一项是(    )(3分)

①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      ②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

③廉介有常,安于贫贱                ④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⑤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 ⑥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⑥

4.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蒋季庄不仅看不起王安石的学问,而且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总是闭门研究经书,从来不与外人交往。

B.王茂刚和他弟弟不一样,他弟弟不喜欢做学问,他却潜心读书,不轻易外出,尤其对《周易》有很深的造诣。

C.顾主簿家中并不富足,买菜却不在乎价钱。如果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究典籍,不喜欢交游。

D.周日章家中很贫穷,经常断粮,但从不求人,连县尉谢生送给他一套衣服他也拒不接受。

5.用“/”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

6.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

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②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___ ,___ ,___  ,____,____。

①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

②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 

③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④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

⑤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

A.④②①⑤③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①③④②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教育应当从“三个面向”出发,确定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使之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B.王家岭透水事故救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进行了集中报道,肯定中国政府快速、高效的救援行动。

C.省考试院要求各地充分利用媒体、会议等形式,加强对考生诚信考试的教育和宣传,切实防范和制止各种形式的违规情况不再发生。

D.“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曲折动人、流芳千古,也为古老的传统节日“七夕”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面纱,这是只属于中国才会有的浪漫。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既称为小品文,它必须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相对地说,篇幅不宜太长。乐毅的《报燕惠王书》和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李密的《陈情表》,不能不说是肺腑之言和性灵之作,但由于它们的篇幅长,就不能算作小品文。有的文章虽短,而且具有一孔之见,如柳宗元的《读论语》和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可是作者在篇中毕竟过多地诉诸理性而不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当然也不能居于小品之列。

A.短小精悍

B.言简意赅

C.肺腑之言

D.一孔之见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

2.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4.                            ?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