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从头再来 刘欢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至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以“天地之间还有真爱”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劝学》)
2.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人间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
3. ,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 。(《琵琶行》)
4.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六国论》)
5.一箪食, ,在陋巷, ,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近日,上海警方破获了一起20多名女中学生集体“援交”的案子,在这起案件中,这些女中学生大都未满18岁,最小的仅不到14岁。援交一词起源于日本,是指少女为获得金钱而答应与男士约会(绝大部分都伴有性交易)的行为。(凤凰网2011年11月8日消息)对这一现象,结合两则材料中所体现的孔孟的思想谈谈你的看法。(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5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
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孟子的富贵观。(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7分)
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
战火曾烧赤壁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
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1.这首散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简析这首散曲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密阁,时孝宗新即位,浚起谪籍,开府治戎,参佐皆极一时之选。栻时以少年,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
会史正志为发运使,名为均输,实尽夺州县财赋,远近骚然,士大夫争言其害,栻亦以为言。上曰:“正志谓但取之诸郡,非取之于民也。”栻曰:“今日州郡财赋大抵无余,若取之不已,而经用有阙,不过巧为名色以取之于民耳。”上矍然曰:“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旋阅其实,果如栻言,即诏罢之。
知阁门事张说除签书枢密院事,栻夜草疏极谏其不可,旦诣朝堂,质责宰相虞允文曰:“宦官执政,自京、黼始,近习执政,自相公始。”允文惭愤不堪。栻复奏:“文武诚不可偏,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非惟不足以服文吏之心,正恐反激武臣之怒。”孝宗感悟,命得中寝。然宰相实阴附说,明年出栻知袁州,申说前命,中外喧哗,说竟以谪死。
栻为人表里洞然,勇于从义,无毫发滞吝。每进对,必自盟于心,不可以人主意悦辄有所随顺。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恶公天下之理。天下传诵之。栻有公辅之望,卒时年四十有八。孝宗闻之,深为嗟悼,四方贤士大夫往往出涕相吊,而江陵、静江之民尤哭之哀。嘉定间,赐谥曰宣。淳祐初,诏从祀孔子庙。
栻闻道甚早,朱熹尝言:“己之学乃铢积寸累而成,如敬夫,则于大本卓然先有见者也。”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此栻讲学之要也。 (节选自《宋史·道学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荫补官 荫:恩荫
B.除直密阁 除:解除
C.旋阅其实 阅:查核
D.命得中寝 寝: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其所综画 余嘉其能行古道
B.非取之于民也 月出于东山之上
C.说竟以谪死 洎牧以馋诛
D.病且死 穷且益坚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用宦官张说掌管枢密院,张栻连夜起草奏疏,极陈其不可,并在第二天早朝中当面指责虞允文,终于使宰相省悟,制止了这次任命。
B.张栻正直无私,每遇君臣问对时,不投人主之所好,不视君主之脸色行事,甚至在临终前,还写了奏疏劝说孝宗“亲君子远小人”。
C.张栻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很敬服张栻,认为“己之学乃铢积寸累而成,如敬夫,则于大本卓然先有见者也。”
D.张栻是南宋著名教育家,主张以儒家的政治伦理去教育和培养人才,以“天理”为义,“人欲”为利,强调“义利之辩”。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上矍然曰:“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3分)
(2)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非惟不足以服文吏之心,正恐反激武臣之怒。(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