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记念刘和珍君》选段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 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 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 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A.填入文中空缺处的词语,依次为:竟至,竟会,竟能。 |
B.文中划线句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表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高度赞扬了中国女子百折不回、临死不惧的气概。 |
C.“苟活者”是指那些没有是非观念,面对烈士的死难无动于衷,没有行动的苟活着的人们;“真的猛士”是指那些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奋斗不息的勇猛的革命志士。 |
D.文章结尾句,作者以“说不出话”再次表达了满腔的悲愤、无尽的怀念、深深的歉疚之情。 |
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搠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性情纵放,屡试不第。
1.第一、二句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4分)
2.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中的“明珠”指什么?这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题2分,共8分)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下列划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乖违、不顺 |
B.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等到 |
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狂放、不拘礼法 |
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远 |
2.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穷(且)益坚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宾主尽东南(之)美
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
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 |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
3.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望长安于日下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
B.都督阎公之雅望 |
C.怀帝阍而不见 |
D.俨骖騑于上路 |
4.下列划线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屈贾谊于长沙 |
B.宾主尽东南之美 |
C.外连横而斗诸侯 |
D.徐孺下陈蕃之榻 |
5.翻译下列语句:(第一、第二句各3分,第三句4分,共10分)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3分)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
B.《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
C.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
D.《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 |
下列句子按照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1)复驾言兮焉求 (2)农人告余以春及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4)既自以心为形役
(5)访风景于崇阿 (6)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7)彼且奚适也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急于星火
A.(1)(2)(3)/(4)(5)(9)/(6)(7)/(8) |
B.(1)(3)(6)(7)/(2)(4)(5)/(8)/(9) |
C.(1)(3)(6)(7)/(2)(5)(9)/(4)/(8) |
D.(1)(3)(6)(7)/(2)(5)(8)/(4)/(9) |
划线的词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臣具以表闻 |
B.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
C.屈贾谊于长沙 |
D.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