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告...

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告子①曰性犹湍水②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③无分于东西无分子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4)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天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5)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注释】

①告子:生平不详,大约做过墨子的学生,较孟于年长。②湍 (tuan)水:急流的水。③信:诚,真。④就:趋向。⑤颡 (sang):额头。

告子和孟子讨论的是什么话题?两人对这一话题各持怎样的观点?

2.简述简述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认出玛丝洛娃的心理。(100字左右)(6分)

 

1.告子与孟子讨论的是人性善恶的问题。告子认为人性本身就不分善与不善,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没有不善的,人的本性发生变化,那是外力导致它这样的。(4分) 2.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聂赫留朵夫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他在法庭上认出了玛丝洛娃。这使他十分震惊,他的灵魂进行了强烈的斗争。他回想起与玛丝洛娃认识与交往的经过,认为自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人。他开始忏悔,反省自己过去的生活,并决心帮助玛丝洛娃。(122字)(6分) 【解析】 1.注意文中观点性的句子,翻译则可。告子认为: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4)下也。人性是有善恶的。 2.《复活》这本书之所以传大在于他深入人物的心灵,聂赫留朵夫看到了玛丝洛娃的不幸并认识到是自己的罪恶,所以他忏悔,从而在灵魂上得到了救赎。注意字数限制。 【译文】 告子说:“人性就像那急流的水,缺口在东便向东方流,缺口在西便向西方流。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就像水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一样。” 孟子说:“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但是,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加压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岗。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列问题。(8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开之曰公辅才也奇妙

B.以章献于寒微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怀政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延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李迪字复古先赵郡人②祈祷非迪所宜毋令往

B.①发兵捕久不得②周怀政诛帝怒甚

C.①时频岁蝗旱问何济②迪请发内藏库佐国用

D.①陛下有几子欲为此计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至于此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

①迪深厚有器局          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5.断句和翻译。(10分)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语迪曰卿向不欲吾欲国事殆过矣(3分)

②诏不许然甚壮其意(3分)

 

查看答案

阅读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5-8题(12分)。

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㈡.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

1.对下面句中的“颠覆”和“固”二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灭亡肯定

B.倾覆本来

C.倾覆肯定

D.灭亡本来

2.下列句子中,最能说明“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3.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忧劳可以国”相同的一组是(        )

A.虽大风浪不能

B.事不见耳闻

C.盖失强援,不能独

D.后人哀之而不

4.与“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赵尝五战于秦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不如而厚遇之

B.爪其肤验其生枯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曰忧之,其实仇之

相如弩,独畏廉将军哉

D.他植者不然

请立太子为王

 

查看答案

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汝殁六月二日         ②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③身死人手,天下笑者   ④洎牧以谗诛,邯郸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